爸,媽,你們回來了。
寧寧來了,我們今天中午到的,媽媽給你買了衣服,我還專門問了你姑姑這里的天氣,你看看好不好看。
好看,謝謝媽媽。
謝啥,等下回家試穿看看啊。
媽,我想住姑姑這里,我和表姐有伴。
回家就沒伴嗎,你弟只是去找朋友了,等下也回家。
寧寧知道多說沒用,不可能真的過年不在家。
好。
你先上去收拾東西,我們和你姑姑聊幾句。
你是不知道,這次阿弟考了年級前一百名。
老師還說,如果一直保持穩定可以上重點高中的。
寧寧聽到這話,加快腳步進房間。
姐。
我來幫你收拾。
不用了,我就帶些衣服。
寧寧,好了嗎。
好了,就來。
寧寧一回家就進房間。
哎呀,這寧寧怎么越來越內向啊,媽,你平時要多說說她。
寧寧媽媽一看寧寧上樓進房間就拉著寧寧奶奶說話。
不會,寧寧可能是上去放東西,十幾歲小姑娘,啥內向不內向的,別亂說。
我也沒說什么。
對了,媽,阿弟回來了嗎?
阿弟是大家對寧寧弟弟的稱呼。
回來了,說累了,要睡覺,讓我們先吃。
那怎么行,在路上就說東西不好吃,沒吃多少中午在休息站的時候就只吃了個泡面。
媽,你先別開飯,我去喊他啊。
然后寧寧就聽到媽媽上樓梯經過二樓往弟弟三樓去了。
奶奶看著寧寧媽媽上樓,轉身嘆了口氣。
媽,你干嘛呢,好端端地嘆氣。
如果真的好,我能嘆氣嗎。
寧寧的情況你也看到了,她跟你們親近不起來,當初我就反對你們帶她出去,這次回來好不容易人開心了,現在又給回去了。
媽,寧寧這樣也不是辦法,醫生說了她必須學會正視問題。
你讓個小孩子怎么正視問題,你們大人自己都做不到。
媽,阿麗也不是存心的,當時的情況我不是跟你說了。
可是對寧寧的傷害已經造成了。
不怪寧寧喜歡去老二家。
奶奶口中的老二就是寧寧姑姑。
是,我知道二姐對寧寧很好,可是我們總是她爸媽吧。
阿麗也不是對寧寧不好。
是,不是不好,可是人都會比較的,她這樣,寧寧心里能過得去嗎。
寧寧坐在床上,看著桌子上的一部手機。
這是寧寧初一的時候,當時考上了年紀第六名的獎勵。
一部白色的翻蓋手機,那還是還是按鍵式的,屏幕很小,只能顯示幾行字。
不過在那個時候,初中生有手機也很少見。
寧寧拿到手機沒開心幾天,就看到阿弟也有了一部新手機。
黑色的,款式更新。
你們不是說這是學習的獎勵嗎?為什么?
那你有,阿弟也得有,這樣才公平啊。
寧寧拿起桌上的手機,翻轉到手機背面,上面用一張卡通貼紙寫著-記寧寧第一次考試獎勵。
其實哪有什么獎勵。給你的時候需要理由就稱為獎勵。如果真的想給哪用什么理由啊。
寧寧做夢的時候夢到自己學單車的時候。
一開始還搖搖晃晃,要停的時候也不會自己下車。
有次直接剎車跳下來還給摔了。
寧寧學單車的時間比別人長。
呀,我會了。
寧寧會了,那這個單車就給你騎吧。
好,謝謝媽媽。
哈哈,我也有單車了。
你為什么會有?
你有了我當然也得有,這樣才公平。
說好的初中才有單車呢。
其實哪有什么真正的公平,相差幾歲的兩人,同時有一樣的東西,又怎么會是公平。
寧寧又夢到了那個時候。
碰。碰。
啊。
快跑,快跑。
啊。
寧寧掙扎醒過來的時候,外面天已經亮了。
寧寧啊,下來吃早飯了。
好,奶奶,就來。
其實寧寧也不想比較,可是當你心里扎了根刺的時候,每次發生相關的事就相當于有人在撥那根刺,也許都是小事,可是撥著撥著,那根刺就越來越深,越來越扎心。
寧寧還老是賴床啊,真是的,媽,你快來吃吧。
嗯,知道了,去喊阿弟起來吧。
我喊了,說不吃了,再睡一會等下要和朋友去外面吃。
不喝粥啦?
呀,估計是想這邊的早餐了,難得回來,就讓他去。
嗯,吃吧。
媽,我今天和姑子去超市買年貨,你要不要一起去走走?
不了,我和寧寧去老宅收拾下,過兩天祭祖。
不用那么早收拾,留著我明天去弄就行。
沒事,我去把用的東西洗了,先晾著,后天用正好。
寧寧來了,等下和奶奶回老宅好不好。
好,我等下就去。
寧寧想,也得去看下那些煙花,不然老是心里怕怕的。
要不寧寧和媽媽先去逛逛,然后我們再一起回老宅。
不用了媽,我和奶奶回老宅,有些東西之前我放的,奶奶拿不方便。
那好吧。
要不等下讓阿弟也過去,反正他就去吃個早餐,很快。
哦,好。
這樣也好,如果煙花要搬動,自己一個人得搬很久。
奶奶,我去把東西拿出來啊。
嗯,去吧,我先擦桌子還有掃地。
寧寧到主屋里面提出兩個竹籃。
把竹籃放在水缸邊上,準備開始洗里面的碗盤這些。
老宅大門旁邊有口水缸,直徑大概有一米,高度到寧寧的腰。
水缸底下用水泥加固,這個是新的,寧寧小時候換的,據說之前的水缸用了幾十年,補得不能補了才換的。
缸里的水是干凈的,爺爺兩三天會來老宅一次,給天井的樹澆澆水,沖下地。
老宅的地面都是大石塊,越是過水,石面越是好看。
寧寧把浮在水面上的花瓣撈掉,開始舀水出來大水盆。
要洗的都是杯碗碟這些,祭祖用的,寧寧家祭祖按的是老傳統。
用的碗都是那種低矮的反口的大碗,是厚實,碗身繪的是公雞打鳴的圖案。
盤子是加厚的,邊緣都加高,盤底比平時家里用的盤子要高一些。
杯子都是大紅色的小酒杯。
茶杯也是大紅色的。
筷子是用了很久的竹筷,上著黑漆,筷頭是上的紅釉。
這些東西的數量都是有一定制式的,不能多不能少。
祭祖的時候幾葷幾素都是按老一輩的習俗辦下來的。
寧寧找出兩個竹篩,用刷子刷干凈,把碗這些洗好后,倒蓋在竹篩上,放天井晾干。
做完這些,寧寧坐在天井的邊階上,開始發呆。
好想上學的時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