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換了一身衣服,穿了套素白兩開袖衫,戴著象征鳳初道的頭巾,上面繡著一只在火海中振翅的丹鳳。
邵子石也是一般打扮,白胖師父張天華也換上了一身繡著丹鳳翱翔的月白長褂,只是他戴的不是頭巾,是一頂鳳紋道冠。
拓東城雖然沒有什么古老世家,但駐扎在這里的朝廷軍方的修士,也有不少子孫后輩,實力不俗。
目前看來最強的幾個人分別是拓東城主的嫡子——胡鴻云,他也是拓東縣試武科里唯一一個魂動境界的修士。
寧飛、尚元亮、杜煜祺三個人都有軍方背景,也處在開光圓滿的境界。
還有一個寒門子弟鄒興生,他年幼時有幸被云游至此的一位洞玄修士傳授了修煉法門,天資不俗,也是開光圓滿,只是年齡稍大一些,已經二十九了。
讓李漁意外的是崔茂學也在其中,這個公子哥竟然也是開光圓滿,著實有些深藏不露。
崔茂學看見李漁和邵子石,笑瞇瞇揮揮手,打了個招呼。
開光境圓滿可以省略前幾輪,直到還剩一百人的時候再抽簽比斗。
李漁和崔茂學站在一起,聽他介紹這次參加縣試的修士。
“城主家的公子可有點東西,他奶奶的,專門從京城回來,想拿縣試第一?!贝廾瘜W毫不在意地評價著城主嫡子胡鴻云。
李漁看著自己的師弟邵子石正在跟一個二十來歲卻滿臉胡茬的塑基圓滿大漢正在肉搏,感慨自己的小師弟還是很有潛力的,
一旁的崔茂學繼續說道:“這鄒興生是個好運氣的,他那便宜師父已經生出第九道道蘊,要沖擊真人之境了?!?/p>
這時候李漁看著邵子石終于以一招丹鳳扣爪,成功把那早熟的大漢打落擂臺,長舒了一口氣。
“喂,你聽沒聽我說話啊。”崔茂學發現了李漁走神的事實。
“哦哦,聽了,快到咱們了?!崩顫O拍拍他的肩頭。
終于只剩下一百人了,站了半天的開光圓滿及以上修士也要參與抽簽,進行比斗了。
......
李漁看了眼自己的簽,喲又看了看崔茂學和邵子石的簽,松了口氣,他也不想跟自己的師弟和朋友這么快就分個高下。
“你這運氣不太行啊,李兄弟,”把頭伸過來看了看李漁手上的竹簽的崔茂學,指了指不遠處的寧飛,“第一局就遇到開光圓滿的對手?!?/p>
李漁聳了聳肩,他覺得遇到也無所謂,正好檢驗一下自己的實力
李漁上場比較早,在負責考場紀律和公正的一個督察的宣布下,李漁和寧飛登上了擂臺。
那是一塊巨大的青石擂臺,上面銘刻著法陣,保護擂臺的地面。
擂臺高地一尺,被打落的就自動出局。
李漁打量著對面的寧飛,一身玄黑的軟甲護住要害,有一股肅殺的氣質,裸露的小臂上有一條猙獰的疤痕。
早知道自己也穿個軟甲了,李漁想起自己的白胖師父臨考前說的話:“哎呀,這個氣質最重要,你穿這身很合適?!?/p>
果然是不靠譜的師父啊。
李漁打量寧飛的時候,寧飛也打量著李漁,在寧飛眼里,李漁像是憑空冒出來的競爭者,他之前從未聽說拓東城里還有這么一位開光圓滿的天才。
寧飛修煉的是軍中法門,揮拳長驅直入,一層淡淡的黑光包裹著他的拳頭,李漁不知道虛實,挪步向后一退。
腦后日月異象生出,李漁伸出手掌,日象上升,月象下落,形成一個二色渦旋,將寧飛的力道引導向周邊。
寧飛也不遲疑,順勢一個鞭腿,狠狠掃向李漁的腰部。
那道鞭腿似快實慢,但偏偏給人以避無可避之感,李漁一沉腰,將雙掌齊推,日月輪轉,迸發出一股巨力,鏗鏘的低沉顫音響起,李漁連退數步,寧飛也倒飛而去。
飛在空中的寧飛將腰一擰,沉沉落在地上,露出一抹笑容。
“不錯不錯,我也要拿出些真本事了?!避娭心袃鹤杂行┲彼?,似是在提醒李漁注意自己的下一招一樣。
寧飛的精氣神開始攀升,一股壓迫感從那里傳來。
一桿血色大槍從寧飛的雙手之中浮現出來,槍芒振動,李漁感覺眼前的擂臺平空黑了幾分,似乎天色將晚一般。
“是軍中的弒殺槍術?!边h遠注視著擂臺上自己徒兒情況的張天華皺了皺眉。
寧飛握住血色大槍,一抖槍花,那大槍似凝成實質,凜冽的殺氣直奔李漁的面門而來,巨大的壓迫感,讓李漁的黑發也向后揚起。
李漁嘗試閃避,可那槍尖似乎是鎖定了李漁,無論怎么李漁如何閃身,都無法避開馬上要落到李漁眼前的一點寒芒。
李漁退無可退,靈覺在一霎那間提升到極致,雙目隱隱綻放出金青色的微芒。
剎那永恒
他身前的日月輪轉成兩道極光,蒙蒙之中似乎也凝聚成實質,閃爍著迎擊向那鋒芒的槍尖。
一聲顫響,從擂臺中響起,李漁和寧飛都如遭雷擊,同時悶哼一聲,齊齊后退。
寧飛手中的大槍被壓彎到極限,行將崩裂,李漁身前的日月輪盤也似乎要被震碎了,顯現出道道裂痕。
李漁仗著自己的體魄更強,欺身而上,一掌推出,如丹鳳探爪,眼看著就要拍在寧飛胸前。
寧飛咬牙,表情猙獰,他不信自己的體魄不如李漁,也竭力伸出一掌,他學過軍中錘煉之術,體魄堅固,遠勝常人。
雙掌在半空中狠狠碰撞在一起,一股氣浪自兩掌相擊之處掀起,兩人的頭發都倒豎起來,模樣猙獰。
“砰”的一聲,只見寧飛的身軀飛出擂臺,落在地上,震起一地灰塵。
李漁狼狽地站立在臺上,那身素白衣衫的袖口被撕裂了,頭發散亂,但是難掩一股睥睨的氣質。
李漁成功晉級。
縣試百強的比斗是有休息調整的時間的,勝者明天才會繼續下一場,
兩場之間的間隔,還會有官府的人特意送上一分補湯,為參加武科的修士恢復精力,調養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