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要提前下一個定論:
曹操沒有的這個家族,他最后是擺不了這么大的攤子的。
這個家族為曹操提供了大量忠誠的人才儲備。
第一代宗族大將中,曹仁、夏侯淵、夏侯惇、曹洪、曹純這都是各挑一攤的方面大員以及核心崗位上的干部;
夏侯淵虎步關右,夏侯惇督導東部戰(zhàn)區(qū),曹仁把守南大門,所有的重要軍區(qū)全是曹操自家人極其忠心給力的支撐著。
第二代像曹真、曹休、夏侯尚還有他本人自產的曹丕曹植曹彰,那仍然是二代接班政權中的翹楚。
并不是說曹家將們就比外姓將們水平高多少。
而是說只要自家宗族的人才是水準之上而且大量產出,那對于一個初創(chuàng)政權來講就是頂級配置。
這句話可能比較費腦子,簡單的說一下。
政體創(chuàng)立之初,很多關鍵崗位,比如說軍區(qū)司令,只要不出亂子,能正常的讓轄區(qū)軍事班子維持下去,不讓敵人占便宜,這就是水準之上了。
一個水準之上的自家司令和一個頂級的外姓軍神你會用哪個?(討論的是古代政權)
當然,人家劉邦肯定用外姓軍神,但中國古往今來有幾個劉邦呢?
頂級大神他頂級好用的另一面則是頂級的監(jiān)管難度。
權力結構上,永遠有一個親疏遠近的放心成本。
夏侯惇也許無法開疆拓土的打出關二爺那種威震華夏的戰(zhàn)役,但是他能“督二十六軍”不出事,所有的外姓將領聽話肯干疆土不失,這就是太給力的宗族成員了。
司馬懿就是頂級人才,曹家對他不可謂不薄,但人家七十多了一看機會到了誘惑來了也得讓兒子扶我起來試試。
大領導再能干他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權力的監(jiān)督也是有成本的。
在至高的權力誘惑下,只要是外姓人,就永遠不如血親靠譜。
但是吧,這事也得具體分析,最親不過兒子,你有一大堆厲害兒子就好了嗎?
也不見得,因為兒子們都覺得自己能耐,都覺得該自己繼承老爹,這樣往往又會造成巨大的火拼和內耗。
最好的配置,就是宗族里面族長核心明確而且是最厲害的那一個,剩下一幫叔伯兄弟們在繼承權上沒有參與機會但素質都還不拖后腿能干事。
曹操最終能夠稱霸漢末,除了自身的亂世大才之外,家族助力功不可沒。
后面司馬家能祖孫三代把他曹家拱下去也和司馬宗族中出了大量的水準之上人才有很大關系。(不光司馬三父子)
像袁紹,很大程度上,最終就輸在這上面了。
曹操回老家后帶上歷史舞臺的諸曹夏侯們和曹操的關系有一點比較疑惑。
曹家和夏侯家到底是個啥關系。
《三國志》中直接說找不到曹嵩的出身來源(莫能審其生出本末);
有一種說法,曹家是曹參后人,夏侯家是夏侯嬰后人,當年幫劉邦打完天下,后代們繼續(xù)著祖宗的革命友誼,結果四百年下來好成了一家子。
這種說法已經在近代的基因科學研究后證實是假的了,曹家這支和曹參沒關系。
像《曹瞞傳》和《魏晉世語》等不太友好的書中又記載,曹嵩本姓夏侯,后來過繼曹騰改的姓,曹嵩是夏侯惇的叔父,曹操和夏侯惇是叔伯兄弟;
從后面曹操對夏侯惇的表現來看,確實有著很大的可能,但是吧,這又不太符合常理。
因為曹騰公公他爹并非就他這么一個孩子,曹公公還有四個哥哥,按照當時的宗法制度來講,曹騰收養(yǎng)子繼承爵位應該是在自家宗族中挑一個孩子,而不是挑一個外姓家的。
在那個時代,血親宗族是最近的,曹騰這么牛的大宦官要是選外姓孩子過繼自家首先就得打爆炸了。
而且曹騰并非跟宗族鬧翻了,曹仁和曹洪都是曹操的堂弟,曹仁的爺爺曹褒是潁川太守,父親曹熾干過侍中、長水校尉;曹洪的伯父曹鼎是尚書令。
曹騰明顯是利用自己歷任四帝的深厚資源帶領全族一榮俱榮的。
綜合判斷起來,更合理的解釋應該是曹嵩是曹騰宗族孩子過繼的,曹家跟夏侯家則是譙縣兩個關系淵源特別深厚互相通婚的家族。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一大幫曹操在老家的豪族兄弟們全都開始隨著曹操大哥的一句話加入到了漢末紛爭當中,并為后世貢獻出了歷代三國志游戲中,統帥和武力全都沒有下八十的戰(zhàn)神團隊表現。
由于曹操家強硬的巨大宦官背景后臺,曹操家族在漢末這些年非常幸運的趕上了可以野蠻生長的西漢豪族發(fā)展模式。
比如說曹家第一戰(zhàn)將曹仁,就是“陰結少年,得千余人,周旅淮、泗之間”的當地黑社會頭目。
曹仁他弟弟曹純則走的另一種風格,成為了白道混的地方名流。“僮仆人客以百數,純綱紀督御,不失其理,鄉(xiāng)里咸以為能。好學問,敬愛學士,學士多歸焉”
曹操的從弟曹洪在家族的安排下干過蘄春長的起步官,后面能在曹操被打禿后迅速帶領“家兵千人”去揚州幫著大哥繼續(xù)拉隊伍。
夏侯惇14歲的時候能殺了侮辱他老師的人,然后還沒見有啥司法后果反倒以“以烈氣聞”。
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淵則是曹操回老家當富二代惹了重罪官司后義無反顧幫著頂罪的“內妹夫”(淵妻,太祖內妹,“內妹”是指舅舅的閨女)。
總體來講,他曹家和夏侯家在譙縣是那種最惹不起的那種深不見底家族。
中央有最頂級的官僚保護傘為底色(太尉曹嵩、尚書令曹鼎等中央高官);
家族中有儲備的后備中央梯隊干部(曹操)和地方官僚梯隊(曹純、曹洪);
黑道上同樣在地方上全面發(fā)展,有本地惡霸(夏侯惇、夏侯淵),更有縱橫淮泗的黑老大(曹仁)。
中央通著天,地方上的司法審判根本無效,家族財力和人力儲備超級雄厚。
但是,這樣全面發(fā)展的譙縣頂級黃四郎家族,在曹操回到老家后發(fā)現,他起步遇到了頂級難度的張麻子。
對于曹操來講,有一個非常不利的起步因素,因為他家譙縣是豫州牧的政府所在地,而豫州又是這幾年黃巾起義的重災區(qū)。
由于黃巾鬧得比較嚴重,去年靈帝第一批打包外放的州牧中,就有豫州牧。
“黃巾之亂”那章中我們說過,州牧的力量比刺史要大太多了。
總攬軍、政、財三項大權。
豫州牧承擔著總剿豫州黃巾的責任后成為了漢末第一批土皇帝。
此時的豫州牧是黃琬,這幾年刷黃巾戰(zhàn)績全國知名成為感動東漢的杰出代表。(琬討擊平之,威聲大震。政績?yōu)樘煜卤恚怅P內侯)
本來地頭眼鏡王蛇的曹家在朝中倒臺后意外的遇到了手里有兵的黃琬,而且黃琬當年和陳藩是好同事,后來被黨錮之禍牽連,沉寂了快20年。
你曹操貌似投誠了士族,但你曹家是太監(jiān)起家,我看你能順眼了?
黃琬對中央的勁爆事件此時選擇了讓子彈再飛一會兒,你董卓混蛋不混蛋我暫時不知道,但我知道老曹家現在不行了,不僅曹嵩倒臺了,連曹家大小子都成通緝犯了,這小子逃回來后還在我的地界上搞反政府武裝。
尤其曹操這小子當年擱我這當富二代時就總嘚瑟,這回我打不死丫的。
黃琬對曹操展開了相當殘酷的鎮(zhèn)壓。
比如說被《三國演義》黑成狗的曹真他爹,就是在這段時間被黃琬給殺了。(三國志: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眾,為州郡所殺;魏書:太祖興義兵,邵募徒眾,從太祖周旋。時豫州刺史黃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獨遇害)
為啥曹操后來會把曹真當親兒子一樣的養(yǎng)起來還給了這么大的發(fā)展空間?
就是因為最開始舉事的這個階段太艱苦困難了,他爹跟我親兄弟有什么區(qū)別!
袁紹八月將大戲導完,隨后票房全歸了董卓,然后曹操跟袁紹前后腳離開洛陽,九月初曹操開始在老家陰謀起事,結果被地方政府各種折騰。
在老家被痛打,眼瞅孟德兄還沒咋地就要成為歷史中的幾個字之時,袁導的續(xù)集又來了。
九月甲午(二十一日),董卓任命豫州牧黃琬為司徒,黃琬等在地方上有實力的大員被調進了中央當三公,曹老板因此開始解套。
當初跟袁紹一塊在何進府干幕僚的棋子周毖、伍瓊等開始竄動董卓(侍中周毖、城門校尉伍瓊、議郎何颙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陰為紹),說領導您老人家日理萬機,現在天下太大了,憑咱們現在是搞不定的,那幫士族們還是要拉攏一下滴,給了他們好處他們就該認命知足啦,就不再反對咱了。
在一系列的說和與忽悠下,董卓對關東士族的態(tài)度其實最開始也是非常友好的。
董卓追授平反了當年的陳蕃、竇武那幫黨錮之禍的反革命集團,恢復了陳蕃等人的爵位,開始任用他們的子孫入仕,相反他自己的人卻相對比較克制,并沒有安排在什么顯耀的職位上。(卓所親愛,并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
對于周毖、伍瓊的建議,董卓也覺得很對,隨后外放了一大批士族集團去關東任職。
有名氣的比如說尚書潁川韓馥為冀州牧,侍中東萊劉岱為兗州剌史,潁川張咨為南陽太守,陳留孔伷為豫州剌史,東郡張邈為陳留太守,剩下還有一大批的士族外放官員出任關東的地方郡守。(并非就那幾個有名有姓的)
董卓在非常積極的表態(tài):我也當把外戚,你們士族集團雖然沒當上王莽,把控不了中央,但我把關東的利益讓給你們,咱們接著好好過吧,都別鬧了成不成?
現在可比你們20年前的局勢強太多了,咱就這么過日子了,成不成。
不僅這幫關東士族得了好處,董卓對操大盤的袁家其實也是非常客氣的。
袁氏在京城的一大家子啥事沒有,而且袁紹還被下臺階的給了新的編制。
周毖這幫對董卓說:領導啊,這個廢立大事啊,常人是沒有魄力干的,袁紹這貨不識大體一害怕就逃跑了是可以理解的,這不是他敢跟您來勁的表現,現在要是給他逼急了,他家樹恩四世,門世故吏遍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那么山東就不再是領導您所能掌控大局的了。
不如現在赦免其罪,給他干個郡守,這貨一定成溫水青蛙了,咱就沒有禍患了。
袁紹被董卓官方任命為了勃海太守,封邟鄉(xiāng)侯。
與此同時,袁術被任命為了后將軍。
董卓是想討好袁家,將袁術扶植為袁家下一代的族長跟著他混,讓跟他拔刀的袁紹在外面溫水煮青蛙的自生自滅。
但他忽略了袁紹這人的志向和水平。
你也不想想,操這么大盤的袁紹導演能看上這個官嗎?
你還拿他當溫水煮的青蛙?咋這么逗呢!
董卓同時也忽略了袁術這位爺對于自己的人生也是很有追求的。
袁紹不買賬,袁術抽冷子也逃出了洛陽。
常常說,隨著董卓的入主洛陽,亂世的帷幕被正式拉開。
但實際上,是董卓被忽悠后官方正式委派了一大批的士族官員,隨后亂世正式開啟了。
這是董卓的致命失誤,也是亂世喪鐘的正式敲響。
關東士族集團人家當初是瞄準皇位的!是瞄準大漢的統治權的!怎么可能和你這西北的死胖子達成和解!
隨著189年11月董卓的外放官員,僅僅一個月后,各就各位的關東士族集團們就聚攏了手下的兵力財力來找你董卓的麻煩了。
公元189年12月,東郡太守橋瑁第一個豎起了大旗,詐稱京師三公發(fā)信給各州郡,陳述董卓的惡行,號召各地舉兵討董。
曹操帶著從老家攏來的一部分隊伍于己吾正式起兵,北上投奔了陳留太守張邈。
曹操為啥要去投奔張邈呢?
倆原因。
第一,他跟張邈有舊交,關系非常好。
第二,張邈在此次討董的會盟中地位非常高。
先來說說最開始這事是怎么發(fā)起的。
張邈的弟弟廣陵太守張超的功曹,廣陵射陽豪族臧洪竄動張超說:現在董卓禍亂社稷,你和你哥哥并據大郡,應該報效朝廷去啊!現在咱們廣陵郡境尚全,吏民殷富,家底我都給你算好了,能出兩萬兵,咱得為國鋤賊,為天下先啊!
張超隨后帶著臧洪去陳留見他哥哥張邈。
張邈很快也興奮了,隨后這哥倆又找來了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軸等人一塊商量,大家都紛紛表示我們也早就興奮了。
隨后在東郡太守橋瑁出頭號召集體討董后,出現了非常神奇的一個場景,在酸棗,各位領導在討董盟誓環(huán)節(jié)時要出一個領誓的人。
最終,廣陵功曹臧洪神奇的成為了那個領誓的。
這就好比一大堆市長在集體開會時由一個處長做大會致辭動員。
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幫人從最開始時信心是嚴重不足的,畢竟都剛剛上任,多少年沒正式打仗了,董卓那邊這些年卻一直跟羌人拼殺,大家都害怕當那個出頭鳥。
最終這個級別最低的臧洪升壇操槃歃血而盟,原文很重要:“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并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jié),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翻譯一下:董卓王八蛋,國家要完蛋,我們這一大幫要跟他拼了,這幫發(fā)誓的人,要齊心打董卓,死了也不能有二心,違背誓言的,天打五雷轟,天、地、祖宗、神仙們都作證。
在這個壇場歃血盟誓的,除了一個人之外,他們全都違背了誓言,在討董的過程中全都沒有做到“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jié),殞首喪元,必無二志”。
最終除了那個人之外,也全部“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的不得好死了。
因為“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指天盟誓這活兒無論何時盡可能別干。
你做得到嗎?做不到把蛋扯天上去干啥呢?
且不論這其中的科學依據是啥,咱們讀歷史是為啥呢?
趨利避害,總結智慧,爭取成功唄。
繼“光武中興”中我們提到過的隗囂引領隴西群雄對天發(fā)誓盡忠劉家后,我們再一次談到的對天盟誓。
古往今來對天發(fā)誓的極大概率都沒啥好下場。
因為普遍做不到,動機還不純。
作為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那些小心思,往往在當下這個形勢下,這個情緒中,對某些事,對某些人會比較激動。
但過倆禮拜就不一定了。
這個可以理解,千萬別把話說的太滿,或者說出于種種目的拿自己的誓言當工具。
剛剛所說的那個唯一的例外是誰呢?
是人家曹操。
曹操為了兌現討董的誓言后來差點死在汴水。
但很神奇,最后就人家站到了最后。
最終,自兗州地區(qū)首倡義兵后,在190年正月,董卓入洛陽的一個季度之后,各地有十二路兵馬齊聚響應,分別是:
勃海太守袁紹、后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袁氏故吏)、河內太守王匡(何進府袁紹同事)、陳留太守張邈(士族大咖,袁紹朋友)、廣陵太守張超(張邈弟)、山陽太守袁遺(袁紹從兄)、濟北相鮑信(何進府袁紹同事)、豫州刺史孔伷(士族,袁紹朋友)、兗州刺史劉岱(士族,袁紹朋友)、東郡太守橋瑁(士族,袁紹朋友)、長沙太守孫堅。
曹操沒給算進去,因為他并沒有朝廷的正式編制,人馬談不上雄厚,比不上到地方聚斂郡兵后“眾各數萬”的那幫正式編制,屬于暫時依附張邈的狀態(tài)。
張邈對曹操的幫助最開始還是很大的,比如說著名的陳留伯樂,評論曹操“平天下者,必此人也“的孝廉衛(wèi)茲,散家財資助曹操,其實有很大的張邈成分在里面。(邈遣衛(wèi)茲將兵隨太祖)
最終,這十好幾路人馬又公推出了一個盟主。
這回由于范圍又擴大了,猛人更多了,沒再把那個廣陵功曹推出來當挑頭的,是袁紹同志出來當了。
由于袁紹第一個跟董卓拔的刀,名氣上又是市場認可的大導演,所以在這個袁家故吏的大朋友圈中被公推成為聯軍的盟主。
但并不是說,袁紹此時就比這十幾位領導就高出一頭了,就由他領導了。
其實各懷鬼胎。
比如說此時實力最強的冀州牧韓馥,他是袁家故吏,但在討論是否討董時就跟手下商議:咱現在是助袁氏還是助董氏呢?
治中從事劉子惠說:這打的是國仗,興兵是為國家,如何說什么袁氏、董氏!“
最終迫于形勢,韓馥支持各位關東同僚們討董,而且只出糧,不出兵,還動不動就減扣軍糧。
其實,在討董的開始,都是想在混亂的時局下,自己變成下一個袁家。
討董聯軍是這么布置的:
袁紹、王匡屯河內,冀州牧韓馥做大后勤供給糧食,攻擊洛陽北面。
兗州的劉岱、張邈、張超、袁遺、鮑信、曹操屯酸棗;孔伷屯潁川,攻擊洛陽東面。
袁術、孫堅屯魯陽,攻擊洛陽南面。
隨后的故事并不存在十八路的諸侯,關二爺也沒溫酒斬華雄,呂布也沒跟三英碰著面,當時的劉備還在曹操那討生活。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劉備先生跟曹操的關系可著實不淺。
當年靈帝末年的時候,劉備同志就已經經常在洛陽當盲流了。(靈帝末年,備嘗在京師)
而且在董卓篡權前夕,何進派毌丘毅去丹陽募兵時劉備是跟著一塊去的。(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
然后呢,劉大胳膊在轟轟烈烈189年八月底的風起云涌后也做出了他的選擇。
他跟了一位他眼光選出來的牛人。
比他大六歲的曹操。
劉備跟著曹操回老家?guī)椭粔K招兵買馬。(后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眾)
然后跟著曹老板起兵打董卓去了。(備亦起軍從討董卓)
包括關張在內,劉先主和曹太祖之間的關系其實并沒有被呂布偷襲后去投奔才第一次正式握手見面那么簡單。
關羽在下邳跟著曹劉圍毆呂布時,也并非沒啥交情就上來張嘴找曹老板要秦宜祿他媳婦那么唐突。(蜀記曰: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
起家相隨,雪中送炭,患難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