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初中迎來了升入新年級第一個學期的期中考試。
這周一的升旗儀式,學生代表站在主席臺上大聲向全體學生朗讀考試紀律。
“考生在每科開考前5-10分鐘進入考場并按規定位置就座。”
“考生進入考場只準帶規定允許的文具。”
“考生不得帶通訊工具進入考場。”
“不準夾帶、偷看、抄襲或有意讓他人抄襲,不準接傳答案或者交換答卷;不準交頭接耳、左顧右盼。”
夏桐在下面的人群里抬著頭盯著那個“高高在上”的學生看。他把下巴揚著,于是不得不耷拉著眼皮向下瞧著手里的文件,連著念著“禁止”“不準”。
夏桐“噗嗤”笑出了聲,站在旁邊的宋愨瞟了她一眼,問“你又在笑什么?”
“你瞧,那個人的樣子像不像電視劇里的太監?”
“這是在宣讀考場紀律,要嚴肅!”宋愨一本正經地沖著夏桐說道。但她看見宋愨轉過頭去的時候,嘴巴都咧到耳根了。
從小到大都是這樣,主席臺是一個神圣的地方。站在下面的人群仰望著臺上的人,看他們朗誦,看他們領獎,看他們得到老師的表揚,看他們站在離國旗最近的地方,看他們帶領大家宣誓。人群的眼里盛滿了羨慕,結束之后便說一聲“切,趾高氣揚的樣子。”
一朵紅花,一個滿分,幾頁優秀,家長口里別人家的孩子。背后說他們是老師的愛寵,可機會輪到自己的時候也沒誰推讓。
所以說,永遠第一的模范生真的是最讓人討厭嗎?
學生在考場外面擠成一團等著教室開門,有人嘻嘻哈哈地說笑,但絕大部分都選擇拿著紙片或者課本再看最后一眼。
夏桐瞧著自己班的張恬捧著歷史課本在不停地碎碎念,“米芾蘇軾蔡襄黃庭堅,北宋書法四大家”“顧愷之,《女史箴圖》”。
“別背這些了,這次考試不會考到的。”
張恬瞥了夏桐一眼,沒反駁,但嘴還是在那碎碎念沒停下。
非要把自己弄得這么緊張嗎,夏桐撇了撇嘴。
要是把每個考場都布置得單人單桌,教室里根本坐不下,于是學校絞盡腦汁開辟出了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考場。
有在書法教室考試的,答題的時候還能聞到留在空氣中的墨汁味;有在美術教室考試的,數學考試看不懂題的時候就啃著筆桿盯著正前方的大衛雕像看;還有在階梯教室考的,在那里坐著就要盡量避免自己的腿不受控制向前一排的同學那里伸過去。而夏桐這次,輪到的是實驗室。
實驗室的桌子很窄,椅子也沒有靠背,每張長條桌子上都會有個水池。坐到水龍頭不好的桌子旁邊,考試的時候就要小心水珠濺到自己的卷子上。
但是夏桐挺喜歡這里,因為可以聞到酒精的味道。
第一次參加這樣正規的考試,說不上有沒有緊張,倒是很害怕,害怕自己買的2B鉛筆是黑心商家生產的,填好的答題卡掃描不出來,最后得一個零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