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你肯答應(yīng)?”謝出沒好氣。
謝含景嘿嘿笑。
“阿耶真好。”謝含景甜言蜜語。
“去去去。”謝出笑罵:“但我有言在先,你不能因為要訓(xùn)練他們就在干出前幾日的事情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知道嗎。”
還是擔(dān)心她,不想讓她陷入險境。
“我知道的。”面對謝出的眼神,謝含景有些心虛。
她知道自己身經(jīng)百戰(zhàn),也知道自己原本的身體素質(zhì)還在是一回事,但“謝含景”的人生履歷中從來就沒有和人打過架是另一回事。
謝出不知道她早就不是她了,擔(dān)心也是尋常。
“好了,去忙吧。”謝出揉揉眉心,有些疲憊。
臺城被困這么長的時間,謝出始終未能好好休息過。
平暨和王謝兩家有仇,本身也不是甘于安穩(wěn)之人。于公于私謝出都不希望平暨能當(dāng)?shù)牧嘶实邸?/p>
他是誓死抵抗的那一批人,最近的壓力也大。
如今平暨敗退覆舟山,謝出回了家,難得能好好歇一歇。
平暨敗退,謝出心情很好。
但他好了沒幾天就又開始煩躁。
蕭集先打敗了平暨,然后在玄武湖又被平暨打敗了。
蕭集跑了。
建康城重新回到平暨手里了。
這次,平暨徹徹底底的占據(jù)了建康城。
蕭集封地距離建康最近,其余的多半都還在路上。等到他們到的時候,只怕平暨早將建康營造的水潑不進。
到那時候,可沒有另一個人像蕭文光一樣做內(nèi)應(yīng)開城門了。
蕭集敗退,大家現(xiàn)在不敢再自己出兵了,預(yù)備等集合之后再行攻城。
謝含景也很失望。
她本來還以為南梁還是有好的將士的。誰知道蕭集后來大敗而歸,反而還不如平暨。
她失望之余再次加重了操練兵甲的力度。
一眾人苦不堪言。
謝含景的大哥謝衡看的心驚膽戰(zhàn)。
他的體力還不如他們,要是也讓妹妹這樣訓(xùn)了,一天下來他就不用活了。
謝含景比較明白自家老哥的能力,怏怏的將人扔到外頭和第一遍就刷下來的人一起訓(xùn)練去了。
“阿兄你實在不用擔(dān)心,我不會讓你和他們一起訓(xùn)練的。”這是謝含景在把謝衡丟到最差一批里頭之前說的,還說的很是認(rèn)真:“我是不會因為你一個人破壞了他們的訓(xùn)練進度的。”
然后謝含景就將人丟到了最差一批里去了。
謝衡敗退而會。
但小弟謝回就沒有那么好運氣了。
他年紀(jì)小,可塑性高,謝含景專門按照自己小時候的訓(xùn)練方法為謝回量身定制了一套。
訓(xùn)練強度比謝衡高多了。
謝回眼淚汪汪。
不久之前才因為阿姊英雄產(chǎn)生的滔滔敬仰之情因為阿姊的魔鬼消失得一干二凈。
可是阿姊說只要他能堅持的下來,他長大了也可以像阿姊一樣,謝回流著眼淚也沒有放棄。
“阿姊,我要長到多大才能像你一樣啊?”謝回問她。
謝含景騙他:“你現(xiàn)在還只有七歲,等你到了十三歲的時候就可以了。”
謝回吃驚,嘴巴張的圓圓的:“那豈不是比阿姊還要小一歲?”
謝含景笑瞇瞇的:“是啊,比阿姊還小。”
謝回握了握小拳頭,興致高昂的扎馬步去了。
桃李在一旁問謝含景:“小郎君真的十三歲就可以了?”
謝含景轉(zhuǎn)頭看她一眼,像是看傻子:“你覺得可能嗎?”
她十三歲的時候剛剛開始進軍隊好嗎。十三歲的時候就如此,豈不是把她的臉踩在腳底下?!
謝含景不否認(rèn)這個世界上有天生就聰明和適合戰(zhàn)場的人,也不覺得她是最厲害的人。
但怎么說她好歹也是聰明和適合里頭的那一撥。謝回即便是,也不可能十三歲就能做到和她三十歲一樣。
謝含景死的時候,已經(jīng)三十歲了。
十二月,鄱陽王、西豫州刺史與衡州刺史、司州刺史南陵太守與新林王游苑會師,共合兵十余萬。
雙方以秦淮河為界,對峙開始。
梁軍以司州刺史為大都督,統(tǒng)領(lǐng)六軍事。
平暨想要先發(fā)制人,奈何司州刺史選擇堅守不出。平暨無奈之下把已經(jīng)派出來的兵力又重新收攏了回去。
同時他開始加速猛攻臺城。
平暨引了玄武湖的水,想淹了臺城,沒成功;他還想用火攻,但也沒有成功。
臺城幾乎水火不進,平暨幾度攻城最后都是以失敗告終。
一直到年關(guān)底下謝含景早早派人去始寧縣運糧草的都帶著大批糧草回來了,平暨還沒有攻破臺城。
可是同樣的,各方來勤王平亂的人也一樣始終沒能過的了秦淮河。
局勢在秦淮河上僵持住了。
而皇帝的第七子湘東王時任荊州刺史,在江陵起兵,聯(lián)合河?xùn)|王湘州刺史與岳陽王雍州刺史等一起增援建康。
而北徐州刺史則投降了平暨,在歐陽阻遏湘東王,沒成功,接著又在廣陵繼續(xù)阻遏湘東王,還是沒成功。
至此,湘東王順利從江陵東下,一路勢如破竹。
陳郡謝氏的消息網(wǎng)還算完善,戰(zhàn)線推進的怎么樣謝家人心里幾乎都有一個大概的數(shù)。這些事情謝出并沒有瞞著謝含景,而當(dāng)謝含景得知司州刺史是在知道了湘東王已經(jīng)東下才開始部署諸軍進擊平暨之后,對于局勢就隱隱有種不祥的預(yù)感。
秦淮河邊上在打仗,烏衣巷的氛圍也不好,除了除夕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頓團圓飯之外,大家連鞭炮也沒有放。
而年前歸屬到謝含景名下的兵丁倒是感覺日子比起之前來說好得多。
謝含景給他們的待遇和他們自身的能力成正比。能力越強,待遇就越好。
當(dāng)然相對的,訓(xùn)練的強度也越強。
大家都能吃飽,但吃飽和吃肉之間有區(qū)別。吃肉和吃更多的肉也有區(qū)別。哪怕就是為了吃到更多的肉呢,大家也都玩兒了命的操練。
謝含景每五天重新篩選他們一次,于是這些人的狀態(tài)越來越好。
年夜飯大家都吃到肉了。
幸福感是在對比之下產(chǎn)生的。
對比起邊上的其他部隊來說,陳郡謝氏這些已經(jīng)變成部曲的人幸福感就是慢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