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常負手站立,環視三人。
“好,你們對自身都有比較清晰的認知,那么我就按照你們給自己定的目標來制定訓練計劃了。”
“在開始訓練之前,有一句話我要先強調一下,軍隊是一個公平的地方,任何回報都要有相應的付出?!?/p>
“從今天起,我會以公平為核心,來為你們制定訓練計劃?!?/p>
“第一個,是吳卓群。”
張子常的目光停留在了吳卓群身上。
吳卓群挺了挺胸,站的更挺拔了。
“你需要提升的兩個方面,是法術和實戰經驗,這兩個方面,屈如歌和王明玉都可以提供幫助。”
聽到這里,吳卓群有些錯愕,難道不是張教習來指導他嗎?
張子常沒理會吳卓群的反應,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你在中階戰技上面,已經完全符合軍士階的標準了,但是,你的實戰太過急躁和粗糙,因此我要求你不準使用中階戰技,只能使用初階戰技。”
“以一對二,與屈如歌和王明玉對戰,提高自己的實戰經驗,并夯實初階戰技的基礎?!?/p>
“第二項訓練,就是向屈如歌請教法術,既然屈如歌說各種類型的法術他都懂一點,正好檢驗一下。”
“如果屈如歌能夠幫助你補齊法術上面的短板,那么我自然會認定他符合了軍士階的標準?!?/p>
“如果卓群你在他的教導中發現了問題,及時向我反饋,我會介入的。”
“屈如歌,你沒有問題吧?”
屈如歌還是掛著淡淡的微笑,鎮定自若。
“張教習,我會認真完成這項任務的?!?/p>
張子常點了點頭,繼續自己的布置。
“屈如歌,我認為你有兩項需要提高,第一項是戰技的實戰訓練,軍士階要求熟練掌握初階戰技,這方面你自己在與吳卓群的對戰過程中,逐漸提升?!?/p>
“具體結果,我會根據你們一對二的實戰情況,來評定是否符合軍士階要求?!?/p>
“第二項是你所說的戰場經驗和野外生存知識,這一點我已經想好了一位教習,最適合傳授這兩項知識?!?/p>
“而你也需要付出相應的回報,就是幫助這位教習,指導他的學生法術?!?/p>
“王明玉的情況也是類似的,我也想好了另一位教習,適合傳授草藥和醫學知識,而你也需要幫助這位教習,指導他的學生法術?!?/p>
“當然,你可以讓屈如歌代勞,我沒有意見?!?/p>
說最后一句的時候,張子常朝著屈如歌和王明玉眨了眨眼睛。
屈如歌表情如常,王明玉則臉上微微泛紅,有些害羞的樣子。
最后,張子常又轉向了吳卓群。
“屈如歌和王明玉的收獲都有著對應的付出,而你還沒有?!?/p>
“這樣吧,你負責教會申宏盛真武劍法和真武步法這兩種初階戰技,并且讓他學會服從軍令?!?/p>
“我允許你對他進行懲罰?!?/p>
“如果你做得好,我可以向斥候營主管給出你適合帶領和管理下屬的評語?!?/p>
“這樣,你很快就可以晉升為隊長了。”
吳卓群的瞳孔略微放大,張子常很滿意,知道他心動了。
這三個人,訴求不同,張子常就依照他們不同的訴求來進行安排。
吳卓群,很明顯是抱著提升自身修為和職階的心態來的。
張子常不知道他跟王室的關系如何,也不知道他為什么要來到危險的斥候營參軍。
但他是渴望向強者學習的,也是渴望在軍中立下功勞的,想來不外乎是向自己的父親證明自己的能力之類幼稚的想法。
說幼稚也不好,就說是年輕氣盛的想法吧。
年輕真好啊,跟二十幾歲的小鮮肉比起來,我這個五十多歲的大叔,真是滄桑。
屈如歌,其他的心態還不知道,不過他應該是要跟吳卓群建立良好的關系。
那么,我就給他提供指導吳卓群法術的機會。
一者可以提升雙方的認同感,二者可以提升吳卓群的生存能力。
這兩點,都是屈如歌個人訴求的核心內容。
王明玉,很有可能只是陪著屈如歌來的,那么就做相似的處理好了。
剩下的,不過是說服劉昌黎和蘇夏之兩位教習同意這樣的交換方式。
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吧?
好歹我還是個領導。
張子常定了定神,“好了,我去跟兩位教習溝通一下,你們可以開始對戰訓練了?!?/p>
“卓群,兩個時辰后記得把申宏盛那小子放下來?!?/p>
“如果他身體不適,王明玉你給他做個簡單的治療,正好增加一些治療的經驗?!?/p>
“沒有問題的話,現在開始訓練!”
眼看著三個人各自手持訓練木劍,戰在一起,張子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還是天才學生好啊,天才學生可以自己教自己,我這個教習也可以有時間修行咯!
……
劉昌黎是普通教習,年齡頗大,估計有個七八十歲的樣子。
他年輕時候也上過戰場,當時就擔任過追蹤手,只不過資質不行,一直無法修行到通脈期大周天境,無緣晉升軍正階。
混了很多年后,也算得上是戰場老油條了,五年前退下來擔任教習,正式開始養老了。
他手下有十二個學生要帶,而且他本人不擅長法術,張子常很輕松就說通了。
另一位蘇夏之也是普通教習,年齡看上去跟張子常自己差不多,是斥候營罕見的女性。
以前她在后勤部的醫療處擔任醫士,三年前被斥候營要過來擔任教習,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小隊中的醫療手。
張子常以王明玉本身是女性,她比較方便指導為理由,也安排妥當了。
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己修行了!
張子常剛回到教習處,突然,黃源從外面沖了進來。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黃源氣喘吁吁地停下腳步,上氣不接下氣,重復著“出大事了”這四個字。
莫學文顫巍巍地站起身來。
“小黃,別慌張,慢慢說,出什么事了?”
黃源拿起桌上的一杯水,一飲而盡,用小胖手擦了擦嘴,才算緩了過來。
“我剛剛看到邸報,齊國的靈寶真君證道元神,號稱上清靈寶道君!”
莫學文沒多說什么,默默地坐了回去。
張子常卻要驚訝得多。
齊國相距楚國,隔了整個晉國,他甚至沒聽說過靈寶真君的名號。
這是從哪冒出來一個人,直接就證道了?
而且這個名字,上清靈寶道君,跟太清道君是什么關系?
難道此世,也有三清嗎?
那是不是還有一個玉清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