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運峰問道:“倪老財,你這些肥料是從哪兒搞來的?”
倪光浩說道:“是從山下的養豬場和養牛場搞來的。現在村民種地已經很少有人愿意用這些東西了,他們都嫌麻煩。這樣一來,這些養殖廠為了處理這些糞便,對于用慣了化肥的村民,即使送到他們的田間地頭,他們也還是不愿意用,他們覺得豬牛等動物的糞便用起來太麻煩了,因而這些養殖大戶對處理牲畜糞便也很頭疼。我就主動找到幾位養殖大戶,提出幫他們處理這些糞便,既解決了他們的難題,又為我的茶園提供了上好的有機肥料。”
尚運峰贊道:“倪老財,這樣做就起到了物質循環利用的效果,也很環保,你的確了不起。“
倪光浩說道:“老同學,我只是個生意人,沒有你說的這么好,我建這個有機茶園也是為了賺錢。不過我有一個底線,就是不能干損人利己的事,而是要利人利己。這樣才能長久,若做什么都只單單考慮自己的利益,生意絕對難以做長久。”
張立軍接過話說道:“要是所有的生意人,都能有你倪老板的這條底線就好了。”
倪光浩說道:“這是為人的起碼標準,損人利己的事做多了,會報應到后代子孫的,我決不會干這樣的事。“
尚運峰說道:“老同學,我們就不耽擱你干活了,我們到十六組去看下。”
倪光浩說道:“十六組沒幾戶人家在山上了,剩下的幾戶都是煙葉種植大戶。這段時間他們都閑下來了,我把他們都請來幫我干活了。而且現在已經是吃午飯的時間,吃飯了再說。”
尚運峰笑道:“倪老財,那我們就不客氣了。”
倪光浩說道:“如果你講客氣的話,那就是沒當我是老同學了。”說完,又對那正在干活的十多人說道:“大家都停下,吃中飯了再搞!”此時,他的電話又響了,是老婆曾蘭英打來的,說午飯已經擺好了。
于是,眾人在冬日中午的陽光下,向右邊幾百米處的那幾棟房子走去。
尚運峰對歐陽曉說道:“曉哥兒,你把車開過去。“
歐陽曉便將車開到那幾棟房子前停下,下車在路上等著其他人。
尚運峰和張立軍、魯自在與倪光浩及那十多個村民一邊攀談,一邊向歐陽曉走過來,很快便來到他的身邊。
此時,路上坎的那棟洋樓里走出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正是倪光浩的老婆曾蘭英。
倪光浩對著曾蘭英喊道:“蘭英,來客人了!”
曾蘭英聽見男人的喊聲,向倪光浩身邊一看,不覺有些意外,但立即熱情地說道:“真是貴客臨門,快到屋里坐!”
尚運峰說道:“弟妹,你好!”他其實只比倪光浩大一天。
張立軍和魯自在及歐陽曉也與曾蘭英打招呼此后,眾人便在水龍頭邊用肥皂洗手。
進屋后,見堂屋里已經擺好兩桌飯菜,桌上中間的酒精爐上架著一鍋兒臘肉,讓人食欲大增。
倪光浩招呼眾人坐下后,自己便坐在尚運峰身邊。
農村人大多比較樸實直爽,那些女人大多集中到一桌,開始吃了起來。男人們則集中在尚運峰等人這一桌。那位開犁槽機的中年漢子對尚運峰等人說道:“幾位領導,喝一口。”
這個漢子歐陽曉和魯自在都認得,是十四組的建檔戶李華山。李華山在從地里過來的路上,與尚運峰及張立軍已經熟識了。
尚運峰說道:“華山兄弟,你們喝,我們下午還有事,以后有機會再陪你好好喝幾杯。”
倪光浩知道尚運峰他們有紀律,而且現在又是中午,就更不能喝了。要是晚上,以老同學的私人身份,尚運峰絕對不會推斥的。便對李華山說道:“華山,尚主任他們中午是不能喝酒的。”
李華山笑道:“這個我們理解,那你們就吃飯。”他便給自己和幾個一起干活的人倒上。
尚運峰等人一邊吃飯,一邊與眾人交談。張立軍問道:“各位,現在對村里的發展有什么看法。”
坐在張立軍身邊的一位老漢喝了口酒說道:“我活到六十歲,從來沒看到村里有這幾年發展得快。以前種地肩挑手提,上山下嶺,累個小死。可自從精準扶貧開始后,村里的水泥路也修好了,電網也重新拉了。以前稍微一天干,吃水要到幾里外的狗熊溝去挑,現在每個小組都修了水池,家家戶戶通了自來水,今年(農歷)夏天這么天干,都沒缺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