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17
以下主要是一些常見用品的個人使用感受,有緣看到的同志就當是幫您拔草了。為了免除消費主義的影響,在此不寫具體品牌,僅就主要設計/成分進行評價。
1.王妃梳/梳齒長短不一的軟齒梳
我是之前看留長發的同學用而知道這玩意兒的,現在因為疫情不方便去理發店,頭發長了又分叉,所以買了一把試試。使用感還行,但是不拉頭發是不可能的。的確不會像普通梳子那樣梳起來費勁,但它梳不開。因為當梳到纏結處時,短齒被纏結攔住,梳齒插入頭發的有效深度降低,會讓梳子自動脫離頭發。
總體而言,如果對于“梳子”沒有需求,那也沒有很大必要單純為“王妃梳”這個設計花錢。但如果要換一把新梳子,買這個設計還是有點用的。
2.泥狀面膜
面膜這玩意兒從原理上是不太能有除了清潔和保濕之外的其他作用的,但或許是因為安慰劑效應,我個人感覺用過之后還是有點迷之效果。作為一個角質層比較厚的人,泥狀面膜在臉上摩擦時似乎角質層可以磨下去一點,再加上角質層水合,洗掉之后可能會看起來稍微清透一點。但隨著角質層失水,效果會明顯減弱。長期效果可能是去角質,因此皮膚角質層薄的同志還是要謹慎嘗試。
3.無菌包裝的噴霧
指不可拆開再填充的噴霧,主要作用僅為補水。個人感覺這個東西還是有用的,但僅僅是噴霧瓶本身有用。而且無不無菌說實話問題不大,對于不含有營養物質的溶液而言生菌是非常困難的,否則實驗室的各種無機試劑一旦打開也就沒法存放了。
不過能噴出很細水霧的噴霧瓶的確有用。但是因為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水質都很硬,一般的噴霧瓶反復填充用時間長了噴口也會堵或者磨損導致噴霧效果變差。因此個人感覺可能還是用純凈水比較好,但也沒有試過不好下定論。
4.氨基酸洗面奶
上面提到北方水質太硬,導致長鏈脂酸會與鈣鎂離子產生沉淀,因此在硬水中使用皂基清潔劑可能會對皮膚產生刺激。但是這個刺激到底會有什么傷害,我也不知道,因為在氨基酸清潔劑大面積推廣之前,我一直用皂基洗面奶好像也沒怎么樣。
反正用氨基酸類表面活性劑代替長鏈脂酸鹽可能是個有用的發明,如果是在水質比較硬的地區,選擇氨基酸類洗面奶也有道理。
5.功能性成分:神經酰胺、煙酰胺、377、熊果苷、維生素C、維生素E、肌肽
神經酰胺:個人僅使用過一些以神經酰胺為宣傳成分的乳液和面霜類,感覺在保濕方面還是有點作用的,但不能確定是神經酰胺成分的作用,因為一般面霜乳液類的主要保濕成分都是甘油。
煙酰胺、377、熊果苷:分別使用過一些宣傳這些成分的產品,都還有點效果。但是如果這些成分加在底妝產品里,個人感覺實屬沒用。
維生素C:外涂的個人感覺沒用,而且從原理上見光分解快,內服可能有用,但這玩意兒吃多了也未必好。維生素C被神話是上個世紀在美帝,相關發表文章可是有爭議的。不過對于吃蔬果少的同志,補充一點還是有道理的,但別的水溶性維生素怕是也需要補充。
維生素E:維生素E(生育酚)是脂溶性維生素,不屬于人體必需的維生素,一般人體內不缺,所以大量補充也沒什么用。這個成分個人感覺主要作為外涂的抗氧化劑,但是以維生素E為宣傳成分的護手霜,個人沒有覺得跟普通的有什么區別。保濕還是看甘油。
肌肽:傳說中的抗糖化成分,原理是作為更容易糖基化的底物防止組織蛋白被糖基化。但是人體內正常也會產生很多肌肽,而且外部肌肽很難透過表皮進入活細胞,所以……原理上也就是抗氧化成分的作用。個人使用沒發現有什么神奇的效果,但好像也沒什么壞處。
6.速食螺螄粉
個人認為這個東西比泡面好吃,而且很多原產地產的甚至比這附近螺螄粉店里的品質更好。可能是由于北方城市吃這種東西的人少,店里的是真的良莠不齊。
我也很好奇作為一個北方人為什么會喜歡吃螺螄粉,但后來發現不管哪里的人都有不少喜歡吃螺螄粉的。總之如果是本來就喜歡螺螄粉,那么我認為買速食的自己煮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主要是便宜。
隨感:
回想一下自己為什么會那么關注營養學的部分,可能是因為我上高中時是學的鄭集版的《生物化學》。鄭老爺子作為一名營養學家,自己也活了110歲,很厲害了。但我反正是沒法健康生活,理論講得賊溜,自己做不到也沒轍。
突然想起來,協和的于康教授還是我們高中出來的……上高中時在學校看鄭集版的《生物化學》,回家看《養生堂》里的于康,都學魔怔了,后來才發現營養學的各種觀點不少都是有爭議的,于是該喝肥宅快樂水就喝,該吃燒烤油炸食品就吃,我高興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