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在他們開始準備實習的時候,蘇遠還在糾葛著路在何方,在茫茫人海中他找不到方向。
直到林秀兒瘋狂的闖入他的世界。
從那時候起,一切好像都有了顏色,不管朝哪里走,都感覺腳下有路。
不知不覺,三年多了。
這夢幻般的三年,比他過去的十八年加起來還要精彩。
這個時間算不上長,但也算不上短,如果真要掐指一算,那也超過一千零一夜了。
剛到成都的時候,兩個孑然一身的人。
他們已經比很多人都幸運了,可開始那段時間也真的是熬過來的,只是后來回憶起卻都是笑容。
蘇遠至今想不明白,他當時是哪來的勇氣帶著一個剛在一起的人私奔到成都的。
如果非要填一個答案。
他會填——被林秀兒的瘋狂感染了。
直到有一天,那個瘋狂的林秀兒回去了,而他是那個推波助瀾的人。
那個三年之約——
那時候他曾隱約察覺到了什么,但絕沒有想到,他們會在兩年之后走向分崩離析的局面。
如果讓他回到兩年前,他也不確定會再做怎樣的決定。
他至今記得,第一個月的工資不到三千。
現在呢?
蘇主管的工資已經穩定在了八千以上,這在公司已經是相當優秀的存在了,在收入和影響力上,他都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躍遷。
他一度很滿意現在的收入和成就。
在畢業的時候,他的收入就已經是全家最高的那一個了,也算是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
畢業兩年后,在以負債五萬為條件后,家里破舊漏風的老木房子變成了一棟嶄新的磚房,也算是解了他的后顧之憂。
對未來,他也一直懷有期許。
直到那一天,世界崩塌了,他自己動的手,可謂親力親為,盡在掌握。
如果有機會,若干年后的他很想抽這個時候的蘇遠一巴掌,然后再一巴掌,再一巴掌……
第二天。
頭疼欲裂,這是他記憶中第一次喝醉酒。
可悲的是,盡管頭都要炸了,昨夜發生的一切卻都記得那么清晰,甩都甩不掉。
那猩紅的未接來電的數量,分外刺眼。
“上午我幫你請假了,下午記得來上班。”
看到李銘的留言,蘇遠才注意到,已經十點半了,早已經過了日上三竿的時候。
蘇遠苦笑了笑。
沒想到有一天他會被人請假,他可是一個上學都沒有遲到過的人,一個大學四年沒曠過課的人。
在他洗漱完畢準備做早餐的時候,一個熟悉的鈴聲響了起來。
不想接,不敢接。
甚至誰打的電話他都不想看,就想放任不管,可是以往悅耳的鈴聲此時聽起來實在聒噪的很。
林楓?
他怎么會打電話過來?
雖然心中不解,蘇遠還是接了這個電話,就聽到林楓焦急的問道:
“姐夫,我聽我姐說了,你們怎么回事啊?”
還是那個熟悉的音腔,只是聲音好像比以前成熟了一些。
蘇遠嘆了口氣,說道:
“以后別叫姐夫了,你要是看的起,可以叫一聲遠哥。”
“好。”林楓答應了,又緊接著問道:“到底怎么回事啊?”
蘇遠沉默了一會兒,只感覺腦子亂糟糟的,什么也不想說,便對著電話那頭說道:
“我現在不想說這些,如果你想聊,就來成都吧。”
情緒低落的蘇遠簡單的回了幾句,然后草草的掛斷了電話,只是他是真的沒有想到,幾天之后林楓真的來了。
這讓他再次感嘆。
瘋子,這一家都是瘋子,那種讓人羨慕不來的瘋子。
這時候他已經做過多次調整,卻依舊被林楓的登場震驚了,因為他帶來了一個人,一個女人。
她女朋友,或者說妻子。
“這是內人田江,一個剛懷孕就開始作威作福的女人,她非要跟著來我也沒辦法。”
信息量太大。
蘇遠在風中凌亂,這真的是那個兩年前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的少年嗎?這是那個當年建議蘇遠和林秀兒晚點結婚的人?
林楓聳了聳肩,感慨的說道:
“遠哥,緣分就是這樣,你要是看她不滿意,我現在就讓她回酒店,讓她自個兒玩去……”
林楓瞇眼笑著。
蘇遠絲毫不懷疑,如果他敢讓田江走人,林楓絕對會跟著一起走,頭都不帶回的那種。
事實上他也做不出這種事,不然林楓也不會開這種玩笑。
蘇遠笑了笑,打趣的說道:“怎么說話呢,不怕回去跪搓衣板啊,請吧,去我那里坐坐。”
這一天,蘇秀開心了。
久別重逢的喜悅,在蘇秀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他又找到了一個久違的熟悉的氣味。
在屋子轉了轉后,林楓發出感慨,說道:
“遠哥,你這是一切如舊啊,擺件還是那些擺件,這陽臺的花草還比以前更加茂盛。”
蘇遠笑著問道:“你還記得?”
林楓感慨,記起以前那些日子,說道:“好歹在這住了一個多月呢!”
兩人笑了笑,好像又回到了兩年前,那段多少有些滑稽的日子。
“還是忘不掉我姐吧。”
冷不丁的林楓來了一句,讓空氣都安靜了下來。
思索過后,蘇遠嘆口氣說道,
“回去幫我勸勸吧。”
林楓聽著一驚,笑中帶怒的說道,
“你知不知道我是來干嘛的?我是來當說客,順便來旅游的,你倒好,開口就讓我回去倒打一耙……”
一天后,
蘇遠成功多了一名說客。
如果還是兩年前的林秀兒,應該在林楓之前就殺過來了,可終究,已經是兩年后了。
“好好監督,那個人一定不能比我差!”
這是蘇遠對于林楓最后的囑托。
“那,我的婚禮——”
“人我就不去了,心意不會少的,你們好好過日子,把我們當成前車之鑒就行了,可千萬別重蹈覆轍。”
若干年后回憶起。
風云莫測,不過如此。
時間,確實改變了很多東西,有了一定的距離,也讓彼此有了更多的認知。
時也命也,終究是沒有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