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家的每個人都殷切盼望著老太太的身體能夠出現轉機,老太太周改兒自己也告訴自己要挺住,春兒和陽兒每天都祈禱著自己的奶奶身體能夠好起來。但是,病痛的折磨還是一點一點的耗盡了老太太的生機,到底,還是走到了讓人無比心痛的那一步。在剛踏入新世紀的那年盛夏,老太太就算再怎么不舍,還是沒能喝到小兒媳的那碗孝敬茶,甚至都沒能見到小兒子崔愛華最后一面,帶著遺憾永遠的離開了這個她哭過笑過,充滿希望又滿懷失望的世界。
那時候大家每天都充滿希望的期盼著老太太周改兒的身體能夠出現轉機,兒女們每日都輪換著守在她的身邊,希望陪伴她的同時也能讓她暫時緩解身體上的疼痛。崔愛家每夜都守在母親旁邊,瞇都不敢瞇一會兒,兩個眼睛里面充滿了紅血絲,身體也是看得見的日漸消瘦。翠鳳因為在老宅和自己家兩邊拉扯著,每日里也都是慌慌亂亂忙忙碌碌,身上的衣服頭發看著也都油膩膩的。其他的幾個人眼瞅著也都好不到哪兒去。這時候要說家里精神狀態最好的,也就是崔老爺子崔海深和幾個孩子了。孩子都還沒有經歷過生活太多的磋磨,所以他們不能明白老太太的離去到底意味著什么。而崔老爺子則是因為幾個兒女的嚴密“保護”,生怕他勞累過度,如果老太太挺不過去,他再倒下了大家那就更是手忙腳亂了。
就在大家心知肚明又滿懷希望的期盼下,老太太周改兒艱難的挺過了三天,然后在第四天黎明到來之前,依依不舍的停止了呼吸,最后眼睛都沒能閉上。二兒子崔愛家在母親咽氣之后,嘗試了幾次,都沒能幫助母親把眼睛合上,這讓他在以后的日子里難受了相當長的時間。小兒子崔愛華最終還是沒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在老太太去世一天以后,他才急急忙忙的趕了回來,趴在母親的身前久久不愿起來。后來以致多年以后,我想他心里悔恨估計是不少的吧。只是當時年少,不明白,有些事情一旦錯過了,那就是一輩子。在老太太沒了呼吸之后,兒媳英香和翠鳳給婆婆最后擦洗了身體,穿上了之前就準備好的壽衣,最后又一絲不茍的梳好了頭發,讓老太太體體面面的走。但是由于疾病長時間的折磨,老太太人已經瘦的不成樣子了,只剩下一副皮包骨,看的人心酸不已,眾人看了淚如雨下。第二天早上,當春兒和陽兒興沖沖的來看奶奶的時候,才知道奶奶已經徹底沒了,哭的那叫一個難過,撕心裂肺。
但是眾人來不及長時間的痛苦,因為還有很多事情要安排。墓地需要選址,需要請人挖墓穴,需要趕緊漆棺材……家里也要緊著去趕集,準備辦喪事時招待親戚朋友街坊領居的米面油菜煙酒果茶,還要安排人去趕緊給各家報喪分發孝衣,壓面、挑水、劈柴等等等等……總之,事情又多又雜又亂,沒有多余的時間來讓你悲傷。從老太太咽氣那天早上開始,崔家一大家子就開始了忙亂緊張的生活。兒子們在外面忙,女兒和兒媳在家里忙,族里關系親厚的兄弟妯娌也都趕過來幫忙照料。嗩吶吹起來了,戲臺子搭起來了,放電影的放映隊也趕過來了,親戚朋友街坊領居都湊在了一塊,鬧哄哄亂糟糟,崔家老太太的喪事正式拉開了序幕。這場崔家的盛事,一共持續了七天時間,崔家大大小小的人也都忙碌了七天。
二兒子崔愛家是個愛操心的,在母親去世之后就一直奔波在外面,請人看墓地的風水,給母親選墳址,又親自參與墳墓的挖掘工作,每日里渾身都是土,走路腿都拖拉著了。同時還要給前來幫忙的人端茶送水遞煙倒酒,時不時的還要被傳喚回家里找這干那。翠鳳自家里來人幫忙開始,就日日守在老宅,不是在廚房燒水做飯,就是打掃屋前屋后,或者接待前來祭拜的親友街坊,總也是閑不下來。大嫂英香每日里倒也是過來幫忙,但都是每天早上在自己家吃過早飯之后,收拾妥當了才會過來。每每這個時候,翠鳳早已打掃好了衛生,燒好了幾大壺水,早飯必是早已吃過收拾好了。中午做飯要用的菜面什么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著在外面忙碌的人回家,就可以開始炒菜下面。但是當大嫂英香踏進廚房的時候,翠鳳總是會自覺地回到燒火的位置。在崔家莊,英香到處宣揚的都是自己做飯有多好,翠鳳做飯就有多難以下咽,說得多了,自然信的人也就多了。所以翠鳳每次都是自覺地“退位讓賢”。
崔家莊這個地方,無論紅白喜事,宴席上必有的一道吃食就是臊子面。據說已經流傳了幾千年,是當年炎黃二帝攻打蚩尤的時候殺了一條蛟龍,犒勞將士們的時候發明的。后來因為沒有蛟龍肉,后人們就用豬肉代替,一直流傳至今。臊子面做法相當的考究,制作起來非常的麻煩,當地人只有在紅白喜事或者過年過節的時候才做。如今崔老太太去世,翠鳳今年養的兩頭豬又都派上了用場,雖說還是半大豬娃,但是兩頭豬的話也夠吃了。最后殺了豬一稱,肉也有百十來斤,光臊子就做了滿滿的三大盆,其他的紅燒肉、排骨、糟肉、豬頭肉、肘子……等也是做了不少,最后還用豬皮熬了幾大盆的凍肉,吃的來客很是滿意。最后辦完喪事的時候臊子還剩了大半盆,都送給了前來幫忙的族人或者鄰里。
因為還沒到最后發喪那天,所以這幾天每頓飯都是做臊子面,再配上幾個涼菜熱菜。這其中,臊子因為做起來麻煩,所以都是提前做好了的。做的時候要把豬肉用涼水沖洗干凈,然后切成拇指大小的薄片,鍋里倒上小半鍋自家壓榨的菜籽油。等油溫燒到五成熱,開始有細小的氣泡不停冒出的時候,放入提前切好的蔥段、生姜片。煮出香味之后,加入香葉、桂皮、八角、干辣椒、小茴香等大料,然后再倒入切好的豬肉,開大火煮開之后轉小火慢慢熬煮。等豬肉逐漸變得晶瑩剔透一夾就爛的時候,加入鹽、自己家碾的辣椒面翻攪均勻,等鍋里的豬肉都均勻上色,整個鍋里都變的紅彤彤的撒發出濃濃的香氣的時候,再加入自己釀造的糧食醋攪拌,大火收汁之后撈出大料,然后就可以美美的出鍋啦。整個過程因為沒有加一滴水,所以需要不停地攪拌,防止粘鍋。也因為沒有加水,所以這個臊子常溫就能夠儲存好長時間,只要不沾水,完全可以從過年吃到年中。村里人一年到頭吃不了幾回肉,所以過年時候的做臊子就顯得非常珍貴,每次吃飯都只放一點點,一直能吃很長時間。
崔家這幾天做臊子面用的臊子是翠鳳和大姐崔愛霞在廚房忙了整整一個下午才做好的,一次性煮了好幾大鍋,才勉強夠這幾天的使用。每日里做臊子面,翠鳳先把胡蘿卜、土豆、西紅柿、木耳、青椒、芹菜等切成丁,用少量的油迅速炒出底菜,注意,底菜不能炒的太爛,要有些嚼頭才好吃。再把攤好的薄如蟬翼的雞蛋餅切成小拇指般大的菱形,把新鮮的小蔥和蒜苗切成末,泡發的黃花菜切成小段備用。然后鍋里放一小勺鹽翻炒,等到鹽變色成了焦黃色,再加入自家釀造的糧食醋煮開、然后依次加入花椒粉、雞精、味精等調味料大火熬煮,等鍋里翻滾開來的時候,按比例加入熱水,等鍋里的湯汁大火燒開散發出酸香味的時候,再把之前炒好的底菜、臊子、雞蛋餅和蔥花、黃花菜、蒜苗花一并加入湯里,然后不停地熬煮攪拌。等到滿鍋紅的黃的綠的的飄起來了,賞心悅目香氣四溢煞是好看的時候,放在一邊溫火加熱備用。然后燒一大鍋開水,放入用自家種植的小麥磨成的面粉壓制的掛面,大火燒到鍋里的面和水滾開了,然后迅速撈出面放在涼水里使其迅速降溫,防止面條粘連的同時能夠保持它的爽口筋道。然后再用筷子從涼水里撈出一筷頭面條,澆上一勺在一旁不停熬煮的備用的臊子湯。端上桌等人一口下去,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真是香的讓人欲罷不能,吃了一碗還能再來一碗。所以,這里的人吃臊子面都會數吃了幾碗,以此來判斷臊子面做的是否成功。翠鳳他們幾個人做的臊子面就很受大家的歡迎,這段時間受到了很多人的贊揚,這也算從難過傷心中是收獲了一些慰藉吧。
崔老太太去世的消息不但引得崔家自己的親戚朋友前來吊唁,同時,也引來了翠鳳娘家人的祭拜,翠鳳的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和大哥大嫂也都一同前來表達哀思。但是因著翠鳳在婆家不怎么受待見的緣故,這行人的到來被崔家人刻意的無視了。只在進門時妹夫崔愛家與他們寒暄了幾句,剩下的人都沒有過來打招呼,大有不屑一顧的光景。為此,翠鳳的大嫂和姊妹們沒少在翠鳳跟前抱怨,但是翠鳳只能很無奈的圓場說大家都太忙了,所以禮數不周忽略了。翠鳳的姐姐和哥哥因此很生氣,本來應該在發喪的當天再來一次的,但是大家這次回去之后就再也沒有來過。翠鳳因此事在丈夫崔愛家面前念叨過幾句,反而招致了崔愛家的一頓訓斥,不由讓翠鳳很是心寒。而大嫂英香因為娘家離得遠,所以不存在娘家人上門吊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