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債的任務(wù)落在了李延的肩上,他在班上加班加點(diǎn),日復(fù)一日,月復(fù)一月的努力賺錢。
別人每月工資八九百,李延不是一千一,一千三,就是一千五百元。
每每開工資,倆人都要整錢還債,零錢留下自己花。
李延一千零多少,多少就是一家人的花銷。
錢太緊了,一分錢掰兩半的花也是不夠花,可倆人都不是欠債不還的主,只能省吃儉用的積攢還債。
李延抽煙都是老漢煙,若曦不僅不買衣服,連洗發(fā)膏也買不起,整天用洗衣粉洗頭,頭發(fā)干燥發(fā)黃。
小李超每次看到賣雪糕的,都在媽媽面前討好,“媽媽超兒不要雪糕,攢錢還債,超兒乖,超兒不要雪糕。”
每每聽到兒子的話,若曦心里都不好受,偶爾也會買一次。
也是因此,一來賣雪糕的,若曦牽起孩子的小手就進(jìn)院子躲躲。
而李超不敢回頭觀望,眼睛卻恨不得斜到腦后去。
大米沒錢買,一家人只有吃小米的份。
兒子每次吃飯都要說:“媽媽,超兒吃小米,小米吃了長大個。”
若曦被兒子的話說的很不是滋味,每每兒子看著奶奶家的白米飯,都要舔舔唇,可孩子太懂事,從不要求若曦買,也不要求在奶家里吃。
這些只有一家人理解有多苦,沒有人能夠可憐,沒有人心疼。
這一天,若曦的大哥來看若曦,“小二,好久沒回家了,你缺不缺錢,缺錢吱一聲,多的沒有,百八的還是有的。”
“謝謝大哥,我很好,在這吃飯再走吧,我做飯去。”
可一進(jìn)廚房里,若曦傻眼了,她家除了小米就是小米,連白面大米都沒有。
沒辦法,只好再次做了小米飯,好在有菜。
若曦炒了雞蛋,炒了茄子,拌了黃瓜,煮了咸雞蛋。
而李超窩在大舅懷里撒嬌,這時候外面又有賣雪糕的聲音傳進(jìn)屋里。
“雪糕,賣雪糕冰棍昂。”
“走,大舅給你買雪糕去。”
李延卻瞪著大眼睛問;“真的嗎?好大舅,我好久沒吃雪糕了,我很乖,不要媽媽買。
媽媽攢錢還債,奶奶家白米飯好好看,我吃小米長大個,不吃好看的大白米。”
李超的話,讓薛軍撲捉到了孩子話里的重大信息,他抱著孩子快速的走到院外,給李超兩根雪糕,自己和若曦一人一根。
也是薛軍的雪糕打動了孩子,李超一手一個雪糕,樂得眉眼彎彎。
薛軍趁機(jī)套孩子的話,這一打聽才明白二妹有多苦,二妹自從瓦匠走后,一直沒買過大米白面。
想想二妹的頭發(fā)如干柴,想想二妹的衣服也不是新的。
二妹在娘家一天三換衣服的習(xí)慣,整天描眉畫影的樣子不復(fù)存在,也沒有了以前的活波可愛。
雖是是成熟的美,卻和農(nóng)民村婦沒兩樣。
看來這日子是夠節(jié)儉的,想到此,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回家之后,給二妹帶點(diǎn)糧食來。
二妹吃的有,細(xì)糧卻沒有,這孩子話里話外饞大米,想想自己家的房子也有二妹的功勞。
二妹在家的存折都給自己蓋房子了,自己現(xiàn)在也得接濟(jì)一下二妹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