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茜和子衿一起把東西搬下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她竟然買了這么多東西!20斤精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米,在這里大米可是個金貴的東西,一斤要25文,夠買一大塊豬肉了,所以平常百姓都舍不得買大米吃,白面粉就是大米磨得面粉,也要18文一斤,平常人家也不舍得買。因為玉米面才5文一斤,而署面才3文一斤,平常讓人家大多買這兩種面粉比較多,至于米也是買便宜的糙米和署米。在平常百姓眼中,精米和精面粉都是有錢的人才吃得起的。
兩個人拿著一大堆東西分兩趟才搬完,等到兩人回到山洞的時候已經正午了,而姜氏和嬤嬤也已經快急得上火了。一看到女兒的身影,姜氏連忙趕上來迎接:“糖糖,你終于回來了。娘和嬤嬤都著急了,往后可不許讓娘擔心了!”宋書茜知道姜氏兩人的著急,故一聲不吭任她數落,一邊乖巧應答。
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女兒身邊多了一個姑娘,姜氏用眼神詢問她,這時宋書茜才發硬過來,向姜氏介紹道:“娘,這是女兒買的丫鬟。您和嬤嬤身體都受了傷,讓大丫幫著照顧你們,你這樣女兒白天能出去找些吃的。對了,女兒昨日僥幸挖到了一株野山參,去藥鋪賣了50兩銀子。”說完她把剩下的銀子和大丫的賣身契給了姜氏。
大丫在一旁收拾著東西,這才起身向姜氏行禮:“奴婢見過夫人,奴婢原是家中長女,故取名大丫。奴婢一家是隴南旱災時逃難來的,自買自身給牙行,只是家中弟妹都餓死了,父母也病死了,只剩奴婢一人。因為家境貧苦,故奴婢已18歲未曾婚配。”
姜氏看著眼前的丫鬟,見她眼神清澈舉止大方,就默許了她留在這里。但還是少不得警告一番:“是個懂事的。既然家中親人皆亡故,那你今后便留在我身邊。只是你的名字····以后你叫子衿可好?等嬤嬤病好了就跟著嬤嬤先學規矩。”
大丫,不,現在已經是子衿,連忙磕頭謝恩:“奴婢謝夫人賜名。奴婢以后一定謹守本分,絕不辜負夫人小姐。”
因為已經正午,做飯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子衿做了野菜餅和玉米糊糊。吃了簡單的午餐后,宋書茜開始處理昨天打到的山雞。子衿燒了熱水,她把熱水把山雞褪毛,然后宰殺,并用鹽腌制防止雞肉壞掉。
雞處理好后宋書茜才想起來在藥鋪買的藥,趕緊拿出來讓子衿煎上,囑咐她煎好了讓姜氏和嬤嬤喝藥,而她自己拿著小柴刀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