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茜拿著這一千兩銀子帶嬤嬤去了濟德堂,想讓何掌柜再給瞧一瞧,然后再給姜氏配一些太子參和艾絨。因為她發現姜氏的身體確實很不好,脾胃虛弱且宮寒很嚴重,所以才那么難以受孕,最關鍵的是因為長期體虛,她的免疫力也很糟糕。為了不損傷姜氏的元氣,宋書茜選擇了溫和的太子參來調養姜氏的身體。
何掌柜給嬤嬤診脈后才告訴宋書茜嬤嬤的病已經大好,只需要再吃幾日鞏固幾日便可痊愈。把剩下的要吃完就不用再吃藥了,只需注意休息何飲食即可,不能做體力活,也不能熬夜,飲食溫補清淡就行。
謝過何掌柜后兩人乘坐驢車回了村里,姜氏正坐在椅子上等著她們,還在繡著荷包。看到她的樣子,宋書茜又忍不住勸她去休息:“娘,您怎么又在繡荷包?快回屋去躺著休息,子衿,快扶著夫人回里屋。”
子衿聽到后連忙走過來,看到小姐回來就要請罪,唯恐宋書茜責罰她。嬤嬤看到她的動作輕輕對她搖搖頭,示意她扶著夫人去休息。
姜氏聽到女兒的話欣慰地笑笑,卻又無奈的嘆息。她們被趕出來后銀子已經不多了,她作為母親必須想辦法掙銀子。沒有別的拿得出手的手藝,只有繡技還過得去,所以她才趁空閑時繡起了荷包,想多少掙點銀子。她知道女兒自從這次醒過來后,變了很多,懂事了很多,也能干了很多,還會掙銀子了。可她是母親,女兒都會掙銀子了,她只會花銀子真的過意不去。
宋書茜何嘗不知道她的想法,可她既然已經成為了她的女兒,她們就已經是母女了,不需要這么生分。
拗不過女兒,姜氏只得跟著子衿回了屋歇息。
一個個白天黑夜過去,轉眼已經到了再次去濟德堂復診的日子,誰知還沒出發內室就傳來了子衿慌張的叫喊聲:“夫人!夫人!您怎么了?夫人···”
宋書茜聽到子衿的叫喊聲連忙跑了進去,卻看見姜氏暈倒在塌上,臉色慘白。她瞬間也慌了:“娘!娘!您醒醒!娘···”
喊了好多聲都沒反應,宋書茜顫抖著探了探呼吸,瞬間松了一口氣。冷靜下來還是叫了趙爺爺的驢車去鎮上。沒錯,村里趕驢車的人是宋書茜第一次坐驢車時趕車的那個老伯,姓趙,準確的說村里的人基本都姓趙。
在快到鎮上的時候姜氏終于慢慢醒了過來,等到了濟德堂宋書茜連忙叫了何掌柜去驢車里給姜氏問診。因為姜氏渾身無力,所以只能讓何掌柜出來。
何掌柜給姜氏診了脈之后,良久才收回手。他單獨叫了宋書茜出來,臉色無比凝重:“丫頭,咱們打了這么多次交道,何爺爺也不瞞你,你娘有孕了。之前或許是你娘體弱或者是月份淺的問題,老夫都沒有察覺到你娘有了身孕。有孕并不是關鍵,關鍵是你娘因為體質問題和之前受傷的原因,她的身體早已不適合有孕了。丫頭,何爺爺說句難聽的話,月份越大,你娘越危險。胎兒很有可能不到足月就出生,稍有萬一母子皆亡啊!”
聽到何掌柜的話,宋書茜宛如晴天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