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黑科技從撿到一所醫院開始

第六十九章年輕人的榮耀

王然落座之后,作為發起者和組織者的林老走了上去。

“那好,我就借著今天這個機會,跟大家再多說兩句吧。”

“也是突然有感而發,都算是些老生常談,平時這種話我是絕不會說的,但今天卻是頗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

臺下眾人精神一振,林老平時的確不是一個喜歡空口說白話的人,他一向都是以研究學術為主,壓根沒聽說過他有說過類似什么心靈雞湯之類的話語。

今天竟然能讓林老主動站在演講臺上,可真是讓人非常意外了。

遂即就聽演講臺上的林老清了清嗓子道:

首先我要感謝王總給我們帶來的精彩演講,我不知道你們認同不認同,但我是非常認同的!

我們各自的研究方向不同,我本人也不是精研物理方面的。

但正如王總所說,解決那兩朵烏云的時候,有愛因斯坦等人站了出來。

那么解決我們現在已經日漸落在頭頂的陰天,會有什么人站出來?

說實話,我很期待。

或許,我們的時代正像是百年前那樣,處在另外一個黃金時代中。

只不過身處黃金時代的人,通常都會被自己所在的時空所迷惑。

這也是人的局限性。

沒有人能夠跳出時間的框框去看到宏觀意義上的發展。

然而所謂的黃金時代,他真的就是遍地黃金嗎?

可能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的確如此。

可那也只是因為我們僅僅只挑選了歷史中那些代表了輝煌和燦爛的片段!

如果將那些時間稍稍的向前推一點。

在愛因斯坦沒有站出來的時候,在量子力學沒有被發現的時候。

那個時代的人們,會不會也像我們一樣,越研究,就越發覺得迷茫,越發覺得絕望?

我不清楚那些過去的人到底有什么樣的想法。

歷史已經塵封在了時間的長河之中。

那些人,我說的絕不僅指代愛因斯坦那樣的偉人,他們在那個時代中,都積極投身于研究的浪潮里。

正是因為他們每個人的參與,每個人義無反顧的推動,才會將那個時代從黑暗中推向光明。

都說我們人類從歷史中能學到的其實就是我們從來不會吸取任何教訓。

這話說的的確有幾分道理。

(臺下眾人笑。)

不過我今天想說的是,關于歷史,別人可以不重視,不去看,但我們不行。

因為我們這些人,不,更確切的說,應該是你們,你們已經站在了這個風云變幻的年代中最重要的十字路口上。

到底是繼續選擇一頭扎下去,朝著最黑暗的地方去爭取最耀眼的光明,還是干脆就無動于衷的站在岸邊上?

大家都知道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和普朗克建立的方程式吧。

邁克爾遜和莫雷的實驗是1887年在美國做的。

他們測量順地球轉動方向的光速和背著地球轉動的光速。

簡單的想法是,順著地球轉動的光要走的快一點,反之就要慢一點。

但實驗結果是兩個方向的光速相同。

普朗克方程式是針對熱的物體如何發光的問題。

物體的溫度不同有不同的光譜,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能量的分配。

普朗克推測了這個能量的分配,提出了量子概念,得到的普朗克方程式與實驗符合,而經典的物理學是不能求得這個方程式的。

這兩個項目對20世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引出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普朗克方程式引出了量子力學。

因而到1925年,近代物理理論基礎被人們了解了。

隨后,原子結構,分子物理、核能、半導體、超導體、計算機、雷達、激光等等都產生了。

沒有量子力學,沒有相對論,就沒有這些20世紀的科學文明。

這兩個基本發現,引起了大批我們現在可以享受的應用。

同樣可以說,20世紀末到21世紀,也會有類似的發展。

我曾經在電視臺接受采訪的時候被問及許多關于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

什么樣的人才才能有所發明,有所發現,有所成就等等。

這個過程是怎么樣的?

這個過程當然很復雜,我從科學家做出重大發明、發現時的年齡來說明一下。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的時候才25歲。

1912年波爾提出量子論時27歲。

1925年薛定諤、海森堡和泡利建立量子力學時分別是37歲、24歲、25歲。

1927年狄拉克25歲完成了相對論性量子力學。

1935年湯川秀樹提出介子理論,28歲建立了核力基礎理論。

我在這里要著重強調一下,創建量子力學時,很多從事這方面工作的科學家都訪問過玻爾的研究所,那時玻爾的年紀也不大,40歲不到。

愛因斯坦的年紀也不大,按照我們現在的說法是中年和中青年。

可是建立量子力學的不是玻爾、愛因斯坦,而是一批更年輕的科學家。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又是一批年輕的科學家,36歲的朝永振一郎,28歲的施溫格,29歲的費恩曼完成了量子電動力學的理論基礎。

到1950年代,新的基本粒子被發現了。

這些新問題的解答,是由另一代年輕的科學家作出的。

蓋爾曼提出奇異量子數的時候才24歲。

楊振寧和李政道,分別是33歲,29歲發現了宇稱不守恒。

吳健雄44歲實驗證明了宇稱不守恒。

1960年代,29歲的格拉肖和34歲的溫伯格統一了電磁作用與弱作用。

1999年得諾貝爾獎的霍夫特和費爾特曼,也都是更年輕的一代。

物理學這些重要成就的創造在于青年。

關于生物學,DNA的分子結構是由39歲的克里克和27歲的沃森發現的。

我相信科學的成就屬于青年,這個規律不會變。

人才的成功,我認為有四個必要條件:要培養年輕人,要選準方向,要創造環境使得能夠專心做研究,要抓住時間和機遇。

怎樣才能做到這四點,就需要上一代科學家、政策和領導的支持。

我想,我們華國在這方面的國家政策是正確的。

上一代的科學家也是很關心的。

所以將來的成績會很大,21世紀,我們可以看到華國科學的發展。

這些,自然都要落在你們的肩膀上。

你們是年輕的一代,是更有希望的一代,希望未來的世界,能鐫刻下你們在座各位的名字。

讓我們重新追回歷史上屬于我們華國的榮耀!

敖景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教| 三门县| 东辽县| 巴林左旗| 太白县| 革吉县| 锡林郭勒盟| 同心县| 卢湾区| 报价| 永胜县| 崇明县| 东乌珠穆沁旗| 滨州市| 侯马市| 喀喇沁旗| 榆林市| 鹿邑县| 安丘市| 县级市| 涟水县| 清镇市| 临颍县| 固安县| 安宁市| 宜川县| 隆尧县| 洛宁县| 五家渠市| 昭觉县| 铜川市| 阜新市| 商河县| 麦盖提县| 五河县| 佛冈县| 晋中市| 许昌县| 故城县| 柯坪县| 安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