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尼所穿越后的世界與前世地球有許多相似的地方,科技相似,文化相似,甚至網絡發展的時間節點也都有所相似。
目前而言,互聯網誕生的時間還不長,市面上第一款瀏覽器甚至才剛剛研發出不久,“眼光獨到”的伯尼雖說搞了一個個人網站,但每日流量并不多,一來目前整體互聯網用戶較少,二來他也始終沒用心經營過這個網站,平時在上面也就只是更新一些他曾經發布在別的地方的文章雞湯或者日常隨筆之類的。
因此,盡管在寫完第一篇稿子的第一時間,伯尼就將文章上傳到了網頁上,但這卻并沒有造成什么反響,甚至都沒有哪怕一個留言。
直到一篇名為,《科幻小說中的情節正在成為現實——增長率超3000%的互聯網及其孕育出的相關產物對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沖擊》的文章發表在銀鷹聯邦發行量遍及全52個州的聯合日報上,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觀。
該文章的標題看起來就很夸張,但內容比標題還要來的引人眼球,其中不僅描述了互聯網這一新興產物的大致面貌,還詳細列舉了其誕生以來極快的用戶增長數據與目前催生出的一些互聯網產業,甚至還預言了互聯網未來的一些發展前景,以及會對每個人生活的嚴重改變。
文章作者稱互聯網未來必然會成長為全人類的第二世界,一個虛擬的第二世界,在這里,全球文化與用戶可以毫無阻礙的融匯在一起,碰撞、交融、分享……
隨著發展持續,現實許多產業的重點也必然會逐漸轉移到這個第二世界當中,圖書館、購物中心、公共教育、甚至銀行與政府的統治手段————如同某些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一樣。
而與科幻小說不同的是,它實際上是正在發生的!
“我們都知道出版商的作用是不斷將一些有趣或無趣的文字內容曝光至大眾視線當中,他們搭建起了一個遍及全世界的出版平臺,想要在上面發表演講,你必須與他們合作。但互聯網的存在卻能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出版商——有了它的存在,我們可以隨意在大眾面前輸出各自的見解與想法,而根本不需要紙質媒介承載。”
“與此同時,作為出版行業的重要支柱,小說出版業想必也會有另外一番現象發生。筆者在發表本篇文章之前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只需要在你電腦地址欄內簡單的輸入****,你就能進入一個獨特而又新穎的平臺當中,在那里,一位來自威爾斯州的普通高中學生正在以一種前所未見的方式登刊連載著一本小說,它對所有人開放,作者與讀者能夠直接互動,無需任何媒介。”
“它的存在看起來還很稚嫩,但我們不僅要思考,這種越過報紙、雜志、甚至出版商平臺的出版現象,未來是否會對出版業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既然小說能夠在互聯網上登載,那么電影呢?
“這是否意味著,遍及我們全聯邦五十二個州,甚至全世界的龐大影院行業,在未來也會受到一定的沖擊?”
……
……
彼時,銀鷹聯邦的媒體人們正對允許同性戀人士參軍這一國會提案的合理性進行激烈探討,基于此的許多相關話題也接連占據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
長久的基情轟炸本就讓許多民眾暗感不耐,發現這篇關于“第二世界”的稀罕文章后,他們簡直像是發現了一股清流——
主要是這篇文章有著新穎、清晰、而又不脫離實際的想象力,文章中所說的互聯網書店、互聯網小說在這個時代似乎也真的出現了,那么其他描述看起來好像還真是那么一回事。
而雖說目前計算機比較昂貴,但也只是相對其他日常用品而言罷了,實際上每個中產家庭都能用得起——只是正常人沒必要購買。
也就是說,這篇文章的內容基本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這就導致了文章甫一出現就引來了非常熱烈的反響。
科幻小說大多人都看過,而科幻小說中常常會有一個概念那就是虛擬世界,所以雖說讀者們對于文章中描述的互聯網沒有一個直觀的認知,但這并不妨礙他們開始找了解的人打聽或者與旁人議論這種事。
相比之下,專業讀者們對于這篇文章就有些不以為然了——
雖說文章中講述的一些概念在他們看來比較有趣,但這些概念實際上只是嘩眾取寵罷了,因為這其中有很多技術難關需要跨越。
可惜的是,專業人士往往屬于少數人士,縱然有人跳出來科普,他們那種以技術講話的復雜風格在普通人看來也往往深奧到過分——簡單來說就是聽不懂。
再加上某人聯絡了一些利益相關者在背后煽風點火刻意炒作,這篇文章在各個報紙與雜志上的熱度一直在持續發酵。
發表第二天,一檔觀眾遍布全聯邦的著名訪談類節目,就引申了該文章對于未來出版業的觀點采訪了一位資深出版業人士。
“近3000%的增長率看起來很驚人,我想除了細菌培養皿外很少有什么能有如此快速的增長,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增長率是以目前而言比較少的數字來計算的。”
臉龐消瘦有些禿頂的聯邦著名出版人貝塞斯坐在一位黑黑胖胖的女主持人對面,邊說邊推了推自己的眼鏡。
“今天互聯網只有一個用戶,明天他增長到了30個,這也可以說是3000%的增長率,所以忽視這點后,我們實際上所發現的真相其實很可笑。”
“再談及現在聯邦的出版業,我認為并不會有什么能改變出版業格局,因為它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產業了,從上游到下游,每一處都很成熟。它的門檻也不高,甚至只要用心,就算是上小學的孩子們也有能力并且更有機會去出版自己的書。”
“我們還要提一提該文章所舉的例子,一個威爾斯州的普通高中生在他的個人網站上登刊了一篇小說。坦白的說,那篇小說寫的不錯,但我看不到任何能夠單憑互聯網就能賺錢的可能,所以最后那篇小說的作者要么只限于個人愛好去創作,要么就只能找出版商合作出版,這樣他才有賺錢的可能……”
……
明顯這是一種有力的反駁,事實上不只是該訪談節目,很多沒那么有影響力的節目與平臺上也接連有人出來發表反駁言論,然而不論獲得的結果是反駁還是贊同,文章以及文章中的概念都在持續傳播著,或者說越有人跳出來反駁,它的傳播速度就越快——
因為大家漸漸發現,文章中所說的第二世界這個概念并不是完全虛假無法實現的,甚至一些計算機行業的頂級人士對于與此相關的許多概念早就有提出過設想,并且他們其實一直走在設想中的道路上!
在這種局面下,互聯網這個“第二世界”的熱度持續升高,附帶著的,某人目的也正在飛快達成。
這個年代比較單純,沒有誰受到過互聯網信息時代的轟炸,大家也顯然發現不到這篇登刊在報紙上將互聯網吹的天花亂墜的文章實際上只不過是一篇軟文廣告——尤其是廣告背后的“商品”還是免費的。
但發現不到并不代表這則廣告沒有達成效果,或者說,因為其拉大旗扯虎皮式的一番操作,它的廣告效果出奇的好。發表后,伯尼的網站流量從零星的兩三個瞬間以成千上萬的爆炸形式開始增長。
與此同時,“第一部網絡小說”、“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小說”、“你前所未見過的一部特殊小說”,“與我們每個人未來都息息相關的一部小說”,“虛擬世界所醞釀出的第一篇小說”……這類身份標簽正隨著文章熱度的持續而不斷被炒作。
其網站上標注的不限制轉載免費公開發表權的聲明也讓聯邦各地一些雜志報刊紛紛有所動作——
大的雜志或報刊或許不屑于理會這篇互聯網熱度下所附帶的小說,但規模不大的,缺乏獨家新聞及稿件的二三流平臺卻很樂意利用這種免費卻又擁有足夠噱頭的東西來提高自己的銷量。
而雖說這類出版方普遍沒什么影響力與發行量,但數量上去之后,所造成的影響力卻同樣是覆蓋性的!
于是在這種不成體系但卻連續不斷的曝光下,關于這部小說的話題也跟著越來越火,發現其潛力的一些出版公司甚至紛紛放棄以往的高冷作風,不斷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打聽信息,以希望聯系到那位威爾斯州的“普通高中生”,商談字數足夠后的出書事宜,或希望者簽下它的獨家代理權。
然而大部分出版商都找不到作者的聯絡方式,少數能聯系上的還沒得意多久就紛紛吃了個閉門羹——
那位年輕作者對于簽署獨家代理權以及相應的版權費用沒有任何興趣,對于未來字數足夠后的成書事宜似乎也沒什么熱情。
他最開始還耐心解釋幾句免費對大家都好這類的話,后來被人電話打進來勸說的多了甚至直接關了機,惹得一眾人郁悶的夠嗆,卻又沒有誰想這么簡單的放棄。
怨不得他們如此主動,只因在頭條作用下,那篇原本不過是還算不錯的短篇小說,價值在無形之中早就已經被拔高了好幾層,甚至隨著時間流逝還在愈發高漲!
或者說,被弗雷澤這位資深作者以及他那位雜志社侄子以專業眼光看來認為只是還不錯的《地獄神探》,本身還不錯的評價就并不正確——
它那種當前年代還沒有人嘗試過的“生活流”寫作方法,在擯棄了一切自以為專業的剖析之后,正悄然在普通讀者群體當中散發出它的真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