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大位處蘇南,占地足足2300余畝,總共劃分為三個校區:最北邊的江楓校區,中間的天平學院,以及最南邊的石湖校區。
其中,石湖校區是最大的、環境最好的一個校區,人文類學生最多,也正是袁勝所在的校區,江楓校區的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最多,同時也是蘇科大的王牌專業。
蘇科大三個校區,每個校區都有每個校區的特色,不過雖然如此,校區與校區之間,學生們的流動性卻并不大。
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蘇科大實在是太大了!
想從最北邊的江楓校區到最南邊的石湖校區,就算是坐公交車,也要差不多半個小時以上,而且還是在不堵車、不遇紅綠燈的情況下。
吃完早飯,袁勝按照每天的日常,繞著蘇科大石湖校區周圍走了一圈,仔細的觀察著周圍的地形。
他不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即使現在他還沒有百分之百確定,之后會展開“共享單車”這個創業計劃,但也在為此而事先做準備。
而據他觀察,他所在的石湖校區雖然面積最大,但是實際上周圍可停放共享單車的位置比較有限,學校里面倒是有很多空地可以規劃出來停放共享單車,但那畢竟是學校。
就算他打著創業扶持的旗幟,去找學校申請空地,也絕對不可能申請的了太多,估計兩千輛單車,就已經接近極限了。
不過如果把校外的場地也算上,林林總總,大概停個幾千輛單車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袁勝的目標卻不僅僅是這兒。
他打算,如果要做,就要將蘇科大的三個校區給完全拿下,期間他去過一次江楓校區和天平學院,打量了一番后發現,江楓校區和天平學院雖然不如石湖校區大,但是勝在周圍可利用空地多。
不管是江楓校區還是天平學院,可停車數量明顯要比石湖校區多接近一倍左右。
總得算下來,三個校區除去校內,校外最少可以停將近三萬兩單車,算上校內的話,五萬輛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今共享單車的市場還未被開發,也不會有人會趁著這個時機,跟他搶奪地盤。
所以,如果他想要利益最大化,就必須在其他資本家發現這塊蛋糕之前,先吃下它,之后的事情,他就只需要等著那些資本家們打起來,自己坐山觀虎斗,得漁翁之利,而后再脫手而出,全身而退。
這就是他目前的所有計劃。
不過這個計劃,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錢。
雖然他現在可以通過學校的大學生創業扶持計劃,直接免費獲得上千余輛的單車入庫,但是總得看來,還是差的太多了。
而且在收到兩千輛單車之后,他總不可能直接把那些破銅爛鐵就拉上去讓別人花錢騎車把,總得要定制車鎖、服務器、場地、鋪車、廣告,從而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資金。
這些成本,粗略一算,沒個幾百、上千萬根本拿不下來。
這還只是在石湖校區內鋪設共享單車所需要的花銷,之后若是想鋪滿蘇科大三個校區,其花費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
這也是為什么之前,聚文出版社的編輯李愁,在說自己有幾十萬繼續可以投資的時候,他的內心連一點波動都沒產生。
實在是幾十萬在這個創業項目里,當真連一點水花都掀不起。
“嗯……果然,最缺的還是資金,《圍城》出版,按照版稅制的分成,稿費估摸著也只有幾十萬,到時候要是想開展共享單車項目,還是只能賣版權了嗎....”
當然,這只是下下策,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可能賣版權的,至少暫時不會,畢竟《圍城》這本書,它的版權價值是會隨著它的銷量而節節攀升的。
當年,《圍城》在地球的銷量,可是從一開始的17萬冊的,到之后一路暴漲到100多萬冊,而后光是單單電子版權就賣了一百萬。
所以只要還留著版權,就算他今后發生了什么意外,變得一無所有了,僅憑這本《圍城》的版權,他也可以東山再起。
其實除了賣版權,還有一種方法是去拉投資,不過這樣的話,他的獨自斂財計劃就要暴露了,到時候資本家一旦嗅到了這塊蛋糕,那袁勝就要被迫提前離場了。
要如何拉到投資,而又讓那些資本家短期內不插手這件事情呢?
不知不覺間,袁勝就回到了小區門口。
圍城整本書,已經在昨天全部寫完,總共25萬字,耗時9天不到,這個速度,可以說是讓無數作家都望塵莫及了。
后半部分他已經發送給付李芹校對去了,等于說現在他就算回了家,也沒什么事做。
“好像忽然就閑了下來啊。”
袁勝情不自禁的感嘆了一聲。
上輩子,他的生活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從小學,到大學畢業,再到研究生畢業,當上了教授的助理講師,仿佛就沒有一刻離開過學習。
生活看似充實,但每天都重復著日復一日的行為,實際上也算是相當無聊乏味的人生了。
談一場甜甜的戀愛,它不香嗎!
袁勝笑了笑,轉身朝著學校教學樓走去。
蘇科大石湖校區因為重建過,所有就分為了兩個教學區,一個是之前的老校區,一個是后來新建的新校區。
在老校區上課的,基本都是一些大三或者是大四的學生,新校區則是一些大一和大二的學生,不過一些大三大四的學生也經常會來新校區上課。
不過其實到了大四,基本都沒什么學生上課了,該準備考研的考研,該出去實習的實習,剩下一些上課的,基本都是對未來還沒什么規劃,或者是掛科掛太多,需要重修學分的。
袁勝提著一口袋水果,來到新校區一教樓下的保衛室,學生們大都熟悉這里,因為這里是每次學生把東西遺忘在教室,一些打掃阿姨拾到后,就會放到保衛室。
所以一般來到這里的學生,基本都是來找回自己遺失的東西的。
袁勝來到保衛室,一個中年女人看了他一眼后,明顯有些意外的道:“喲,袁勝同學,你咋來這里了,是有什么東西丟了?”
大三的時候,袁勝其實還是經常會來這邊上課,而且因為他成績優異,所以那些保衛室的大媽大爺大都認識他。
袁勝笑了笑,道:“我沒落什么東西,就是太久沒來了,有些想念張姐您了,這不,給您帶了點水果,順便想請張姐您幫我個小忙。”
聽到袁勝的一口一個張姐的叫著,中年女人臉上差點笑開了花:“呵呵呵,哎呀你來就來嘛,還帶什么東西,真是的。”
話雖這么說,但她手上還是接過了水果:“行了,你說吧,有什么事情找我?”
袁勝樂呵呵的道:“是這樣的,我最近不是準備要考研了嗎,不過我對一些科目其實還沒有什么太大的把握,而且英語是大一大二學的,時間線拉的太長了,有很多知識點都有些遺忘,自學效率又有些低,所以我想借您這里的教室分配表看一看,找幾節英語課去跟著去聽一聽。”
“害,我以為什么事呢,就這事兒啊,”張姐一聽,立馬從抽屜里翻了幾下,找出一疊表格丟給了袁勝:“這里,是包括附近幾棟教學樓所有教室的使用分配表,看完記得還我就行。”
說完,張姐就提著袋子走到一旁,開始清點起里面的水果。
袁勝翻了幾頁,找到了付李芹所在大二四班的教室申請使用情況。
他拿手機將這一頁拍了下來,然后將教師分配表原封不動的放在桌子上:“張姐,我看完了,表我就給您放桌上了,我還有事兒,就先走了啊。”
張姐樂呵呵的道:“好嘞,你先忙,有空的時候再來玩兒。”
袁勝一溜煙兒的跑沒了影兒,張姐笑著搖了搖頭:“年輕人,性子就是急,來的快,走的也快。”
一邊自言自語的時候,她已經給自己洗好了一個李子,個大飽滿,一看就是那種甜甜的好李子。
然而,她一口下去....
“哎喲喂,我的媽啊,這啥李子啊,我的牙喲!”
看似很甜,但一口下去,差點沒把她牙給酸掉了,她扔掉手里那個,有些不信邪的又洗了一個。
然而,又是一口下去,臉都差點被酸變了形,喝了幾口水才好不容易緩過來!
看著那一大袋子水果,她怒罵道:“好你個臭小子,竟然買些最便宜的水果來忽悠我,別讓老娘逮到你,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
袁勝慢悠悠的走進五教,根據剛才的教室分配表來看,今天付李芹他們就是在這棟教學樓的5303教室上課。
看著走過的每一間教室上面的門牌號,差不多走到三樓最里面的一間教室,袁勝才看到5303的教室號碼牌。
他嘴角微微揚起,也不管現在教室里正上著課,就悄悄從后門溜了進去。
漢語言文學系的男女比例基本上是2:8,男生占兩成,女生占八成。
所以當袁勝一進教室,幾乎人人都朝袁勝投來疑惑的目光。
而且,絕大部分都是女生。
大學老師和高中老師不同,學生遲到對于他們而言,幾乎和喝水吃飯一樣稀松平常,只要是不遲到個半節課,他們基本都不會說些什么。
袁勝走進教室環視一圈,在教室的第一排發現了一個孤零零的身影,也正是他這次尋找的目標——付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