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花小魚覺得唯一開心點事的是花小南到月底的時候,中秋和國慶會回明市一趟。
月底就是中秋和國慶節了,她有一個星期的假。
她沒有把這個消息和花小魚說,而是和花媽媽說了。
花小魚和花媽媽打電話的時候,花媽媽告訴花小魚的。
花小南沒有直接告訴花小魚她們,她打電話的時候,直接和花媽媽說了。
花小魚最近因為花小弟的事,搞得精疲力竭,不管怎么勸說,他就是不聽。
花小魚覺得最后花媽媽他們一定會妥協,一定會讓花小弟去讀技校的。
花小魚和花小弟打電話的時候,發了狠話,要是去讀技校的話,不用叫她姐姐了,她也不會給他任何錢,他的事她再也不管了,就當沒有這個弟弟。
他回了花小魚一句話,說他的讀不下去了,就把花小魚的電話給掛了,氣得花小魚恨不得回去抽他兩巴掌。
花小魚把他的醫院賬號刪了,以后再也不幫他交矯正牙齒的費用了,讓他自己解決。
他不是很有本事嗎,讓他自己的事自己做去。
不是說所有的技校出來的人都過不好,但是身邊的大多數例子告訴人們。
技校只是學習最基本的技能,但是這個在學校學,還不如直接去工作的地方學有用。
上高中的目標是去讀大學,在大學里,可以學習很多的東西。
不僅僅只是學習技能,還能找到你的理想。
不知道為什么他的眼光就不能放得長遠一些。
只看到了眼前的辛苦,卻不知道,有句老話說的“吃不了讀書的苦,以后就得吃沒文化的苦。”
這個社會就是這么現實,你學歷高,還能有機會去爭取一翻。
你什么都沒有,你拿什么去和人家爭取,人家又憑什么要你一個技校生而不是大學生呢!
這點問題都想不明白的人,花小魚覺得也不值得自己費心費力的勸說。
若是以后他真的過不下去了,那就回老家種田去算了,這是他的選擇,往后即使后悔,也沒有機會了。
這個年紀正是努力儲存能量的時候,若是現在放棄了,將來一定會被這個社會淘汰。
花小魚覺得奇怪,他們家就只是種地的,沒有什么家產可以給他繼承,他不努力讀書尋找出路。
竟然還想著去讀技校這個沒有出息的地方。
花小魚之所以對技校這么反感就是,她有個表妹,以前也是在讀技校,她剛開學的時候,還挺正常的。
第二個月回來的時候,就已經畫著妝了,還畫了眼線,眉筆比花小魚的還多,包包里竟然還有好幾支口紅。
花小魚把這件事和花媽媽說了,讓她和花小魚的小姨說一聲,讓她管管自己的女兒,不要和別人學壞了。
但是不知道表妹是怎么和花小魚的小姨說的,她竟然說,在學校里畫著妝是正常的,不畫才不正常。
花小魚聽了,氣得都不知道說什么好。
好吧,人家認為是正常的。
正常個屁,學校是學習技能的地方,要是個個都這樣妖妖嬈嬈的,那還是學習的地方嗎。
不會管束自己的孩子就算了,竟還讓她隨波追流。
不知道是哪位同學把一只熊娃娃送給了她,她放假的時候拿回了花小魚那里。
花小魚也不敢問她太多,只知道是同學送的。
這次的事,花小魚沒有和花小姨說,因為知道,即使說了,花小姨可能還會閑她多事。
看到那個熊娃娃,花小魚想到了以前的花小妹,花小妹讀中學的時候,也有一個小男生送了她們熊娃娃。
這個小男生的外婆呢,是和花小魚她們同一個姓氏的,但是不是同一個祖宗,兩家離得挺近的,小時候花小魚都叫他們家的孩子哥哥姐姐的。
現在他們家的大女兒生了一個男孩子,放在老家和他外婆一起住,順便在這邊讀書。
他的年紀和花小妹的一樣大,他小的時候也經常來花小魚家玩,喊花小妹小姨喊得賊溜。
上了中學也還是改不過來,在學校的時候,不知道她們約好了什么。
只知道小男孩送了花小妹一個熊娃娃,花媽媽看見了,就問她“你現在收了人家的禮物,你拿什么回給人家?”
花小妹說“他生日的時候,我們也送了他相冊的,再說了,也不只是送了我啊,某某也拿了。”
花媽媽問道“那他送這個給你們的理由是什么?”
花小妹說“小侄子說,本來是送給我們的新年禮物,但是遲到了,就成了七夕禮物了。”
花媽媽讓她以后不要隨便接受人家的禮物,還說人家送了你東西,你是要回禮的。
不能憑白無故的接受任何男生的禮物,因為你不知道這個禮物代表的是什么,即使接受,也要回同等份量的給人家。
但是花小姨不是這樣的人,她只聽得到好的,壞的都過濾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