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總。。”一局游戲打完,阿淼和藍公主都有些惴惴不安,要是因為他倆,讓王總沒了投資意向,那可就成了AG的罪人了啊!
“也別叫王總了,以我的年齡,你們叫我哥就行。。”王嘉看著兩人都不到18歲的年輕人,道:“你們也不用緊張,剛剛那兩局,的確打得不順很好,但年輕人嘛,我們可以犯錯,就怕錯了之后不改,不怕rank坑了,在排位里坑,不是總好過在比賽里坑嘛!”
阿淼藍公主驚愕的看著眼前這個國民老公,以前這位國民老公出現在新聞和熱搜中,要么就是炫富,要么就是懟人,誰能想到,現實生活中的王總居然是這么溫柔的一個人?
居然這樣鼓勵我們!
“謝謝您嘉哥!”阿淼道:“我和藍公主,一定會加油的!”
“嗯嗯!”王嘉點點頭,扭頭道:“高宇,明天帶上合同到金山大廈15樓,找趙君竹簽字!”
已經是晚飯時間了,按理說作為新老板,王嘉應該請隊員們吃個飯呢,但他前世是個窮光蛋,哪里請人吃過飯?
現在自然也是沒想起來,而是急匆匆回了公司。
公司里空空蕩蕩,一個人也沒有。
“趙君竹是不是已經回去了?”王嘉皺眉,打電話給安姨。
“沒回來?”王嘉有些愕然,再打給趙君竹,卻提示電話不在服務區?
這姑娘哪里去了,該不會是丟了吧!
魔交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專項研究所,趙君竹聽從安排,將手機放進了儲物柜中,而后跟著兩個學生進入了實驗室。
“其實一開始說您找我們,我們還有點不信呢!”一個學生說道。
“主要也是公司的業務調整。。。”趙君竹會當著王嘉的面罵人,但在外人面前自然不會這樣。
“是嘛,我們都以為王總會搞一些影視娛樂行業的事情呢!”另一個學生說道。
趙君竹笑道:“也不是沒有啊,他現在正在考察一個電競俱樂部,或許今年就有他的戰隊進入世界賽呢!”
不過想起AG,她又一肚子氣,她自己看了那個戰隊成員名單,感覺沒有一個靠譜的隊員啊,怎么就非要這支呢?估計還得來個大換血,到時候4000萬還能剩多少?
“真的嗎?”兩個學生倒是很驚喜:“買的那支隊伍?”
“初步決定是AG!”趙君竹道。
這也沒什么可隱瞞的,春季賽都快要開始了,這兩天決定下來,很快估計就公布了。
“AG啊!”兩個男生有點失落:“今年的AG不行啊,能打的都退役了,剩下的都是些臭魚爛蝦!”
“王總那么有錢,應該會買強力隊員的啊!”另一個男生反駁道:“最好把AD之神買了!”
“哼,買毛線,買得起嗎!”趙君竹臉上笑嘻嘻,心里MMP,不過終究還是沒有反駁。
三人來到一間實驗室,老遠趙君竹就聞到了一股中藥味兒,進去之后,藥味兒就更重了!
“這邊換衣服!”兩個學生道。
趙君竹點點頭,跟著兩個學生來到更衣室,換上白大褂,口罩,護目鏡,而后進入實驗室中。
她見過的實驗設備也不少,華點的電子實驗室,芯片實驗室都是世界一流的。
但畢竟專業不同,生物專業用的實驗室,和電子的區別自然很大,因此來到這里后,趙君竹只感覺看什么都感覺新鮮,又感覺有些恐怖。
總感覺這種環境,就像是電影游戲里那種會研究出致命病毒毀滅世界的地方。
越過幾個實驗員,趙君竹見到了這里的負責人,魔交大學教授,長江學者孫芳林。
“孫教授您好!”趙君竹對這種角色還是很恭敬的,畢竟教授一級在華點其實也不多見。
“趙秘書您好您好!”孫芳林今年五十多歲,慈眉善目,面相保養尚好,但鬢角已經有了些白發,看起來就會讓人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
他沒有因為趙君竹只是個秘書就輕視,畢竟這個趙君竹,可是代表錢呢!
誰會跟錢過不去呢?
更別說一次性就在養豬上投資4個億,這代表著什么,代表著魄力!
他就喜歡跟澤中有魄力的企業打交道!
“我們的論文已經發表兩年多了!”孫芳林笑道:“我本來以為,這個發現都要埋沒在論文庫里了,沒想到還真有企業對這個感興趣啊!”
“他們不是不感興趣,這是為成本考慮,實在是負擔不起罷了!”趙君竹笑道:“我們嘉禾不一樣,我們的豬,吃得起!”
《****對豬的免疫力及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標影響的探討》,發表在國內雜志上,影響因子不高,又研究的是中藥醫理,因此這篇論文在國際上并未引起什么討論。
但在國內被提起的很多,因為不少飼料廠會以這個論文為依據,給自己的飼料漲價。
嘉禾雖然才剛剛起步,但畢竟資金雄厚,自然不用找那種小公司合作,而是直接找到了論文作者孫芳林。
“坐吧!”實驗室的會議室中,孫芳林抱著個電腦坐在趙君竹面前,道:“我是從丹麥留學回來的,當時學的就是農學。。”
趙君竹心中吐槽,這簡直太謙虛了。
哥本哈根大學,可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學,其中農學更是穩穩地世界第一。
“丹麥的養豬業很發達,國土面積4萬平方千米,只比南海省大一點,但每年向全世界供應生豬3000萬頭!”孫芳林道:“550萬人,3000萬頭豬!”
趙君竹眨眨眼,問道:“那我國呢?”
她還不太明白這個數據的意義。
“我國?7億頭!”孫芳林道。
“啊,哦!”趙君竹點點頭,明白了。
丹麥人平均一人6頭豬,國內兩人一頭。
差距是很大。
“一頭母豬每年提供斷奶仔豬數,是母豬繁殖性能的重要參考指標。這個指標名稱叫PSY,我國養豬場的PSY均值為17頭,但丹麥全國養豬場的PSY平均達到了30頭,是全世界養豬業PSY最高的國家!”孫芳林繼續道。
“這個指標,卻是由母豬的生產性能決定的,母豬每年產幾窩,就是母豬生產性能。產窩數越多,母豬的空懷時間越少,可以有效減少母豬的養殖成本。丹麥最少的年均產窩數為2.25,我國的年均產窩數約為1.7左右!”
“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我們明明才是農耕文明發源地,5000年前就開始養豬了,為什么到現在養豬反而比不過外國人了呢?”孫芳林問道:“就是因為現在的養豬,已經從單純的農牧業競爭,轉變成了科技投入方向上的競爭!”
“丹麥有農學世界第一的大學哥本哈根大學,有2.4萬平方公里的農場,實驗室出了成果,很快就可以應用到農場去!”孫芳林說道:“農場賺得多,能投入到科研上的錢就更多,養出來的豬就更好,賣的就更值錢,已經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我們這邊一直以來豬肉主要是供應國內市場,缺乏和國外市場競爭的經驗,到目前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正循環機制,雖然現在有些企業已經開始重視在養豬技術上的投資,但這種重視只是流于表面。。。”
“你們能來找我,我很高興,雖然你們只是為了這個中藥方子來的,但我能看出來,你們嘉禾,和其他的養豬企業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