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中午
“三兒,幾點過來?”
因為值夜班的關系,在家陪著妹妹看電視的易三,被胖子的電話打攪了。
易三接了起來,看了眼時間,開免提丟在一邊,一邊盯著電視,一邊問:“那么急做什么。不是說等你電話嗎?”
電話那邊,胖子催促道:“嗯,也是。那你趕緊的。我約好時間點過去拿藥材,等下你過來還得二十幾分鐘,車子沒什么油了,還得加油……”
“嘟嘟嘟……”
胖子看著被掛斷的電話,有些無語,易三這家伙……
倒是沒什么好說的。
這家伙向來就不喜歡別人啰嗦。掛了電話也早已習以為常。
于是,胖子將手機往枕頭邊一丟,繼續蓋被子睡覺。
半個小時后。
“你大爺的。讓我快點,你特么還在睡覺!”
易三一手牽著妹妹的手,在胖子住處門口,盯著對方那雞冠似的頭發,以及那惺忪的睡臉。
胖子擺擺手:“淡定。還早呢。咦,是蓉蓉妹妹啊。你好呀。”
易三:“……”
今天一身休閑防曬裝扮的易蓉蓉,抬頭看了看自己哥哥,又看了看曹志文,嘻嘻一笑,揮了揮手:
“志文哥哥,你好呀。”
“哈哈,蓉蓉你快進來,沒想到你哥也帶你來了。我這里有好多零食,你先拿著吃。三兒,快,帶你妹妹進來。外面熱,里面有空調。”
易三:“……”
麻蛋的,這小子是欠奏嗎!
約莫十來分鐘后,易三開著車,胖子坐在副駕,自己妹妹則坐在后面。
車子啟動,易三才說道:
“明天估計要搬家了。”
有自己妹妹在,易三沒敢抽煙,胖子則是不抽的。
正通過鏡子看發型的胖子聞言,忽然驚訝道:“在那個窩里住了三四年,怎么想搬了?搬哪里去?”
易三注意著行人和車輛,緩緩行進,邊說道:“鳳凰村,跟你那邊不遠。也就十來分鐘的腳程。”
胖子嘿嘿一笑:“喲,這可以啊。想哥的話,就來哥的店里坐坐!”
易三斜睨了胖子一眼,哼笑道:“想當我哥?你什么時候能翹起二郎腿再來談。”
胖子嗤笑道:“瞧不起人了不是?我翹給看!”
說著,他將座椅向后拉遠些,右腳就要抬起,結果膝蓋頂在車門,肚子壓著大腿……
胖子:“……”
“呵呵~!”易三瞥了一眼。將車子開出城中村,進入了道路。
“志文哥哥,你要減肥了。”后面的易蓉蓉補了一刀:“我哥哥說,漂亮的女生都不喜歡胖子。”
曹志文一臉黑線的盯著易三。
你這王八蛋教你妹妹啥了!
鳳凰區,北聯路,鳳凰中藥材交易市場。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車程,一輛途昂在市場一停車位上停下。
“等我,我打個電話。”
胖子下了車,便立即打起了電話:“陳師傅,我曹志文,我的藥材都備好了嗎……嗯好,我過去拿。”
易三這剛下車,來到后面給自己妹妹解開安全帶。誰知他這剛解開,這家伙就打完了。
“這么快?”
“嗯,事前有交代過,所以直接去拿就行了。”
曹志文笑了笑,一瘸一拐地往市場里走去。易三給自己妹妹戴上小花帽,牽著小手跟上。
鳳凰山中藥材交易市場,是南岳市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
除非是自己去外面收購,否則市內做中醫或者需要大量藥材的,都會來此處尋找采購。
曹志文開的是中西醫結合的診所,中藥的采購自然需要。
而他本科畢業,拿到南岳市戶口也就是簡單的事情。他自小在南云區長大,對于南云區的一切自然了解。
中藥市場里,曹志文父親在這認識的人不少。所以,胖子拿貨價格都優惠許多。
熙熙攘攘,摩肩擦踵的人群,嘈雜的各類聲音在靠近市場大門時,易三便領教了。
曹志文沒在任何攤位上逗留,擠過人群,徑直往里而去。
其口中的陳師傅易三見過一次,是在市場中開著一間三店面一起的藥材鋪。
曹志文的父親大部分藥材也是在其店鋪中采購。
易三倒是不急,跟在胖子的身后,時不時看著一些在比劃著手勢,有些人在拿著計算機,有些人蹲在地上看布袋中的藥材。
“望氣之法倒是能辨別出這些藥材的特殊之處。”
易三看著一些藥販子擺放在地上的藥袋子,幾乎都是看不出區別之處,但有些藥材倒是有散發出一些綠色的小光點。
很是稀疏,但起碼說明這些藥材是上了一定的年份,有了些許靈氣,那么藥效自然會好很多。
得到歸藏的岐黃之術,藥材的鑒別,即便不懂知識,但光看靈氣,也能辨別出各種各樣的藥材藥效。
此外,歸藏中記錄了許多藥材方子,隨便一張都是千金不換的藥物配方。
“誒,借過一下,借過一下啊。”前面的胖子在開路,易三抱著妹妹不急不忙地跟著。
易蓉蓉第一次來這邊,很是好奇地看著四周。
很快,來到市場盡頭一排門面區域,在一間三門面店鋪門口停下。門店上方掛著【陳氏中藥材】五個金色大字牌匾。
里面裝修得高大上,正對門口到店頂的紫檀色藥斗上,有兩個年輕人站在兩個滑梯上抓著中藥。
左邊一面則是一個藥架,存放各種盒子。右邊一邊則是一個大柜子,存放各種浸泡的藥酒。
柜子三面環成,左右留有一個可以收放進出的架板。
中央區域皆是空地,有許多客人在等著,也在抓藥,進貨。
“陳師傅,我來了。”
曹志文進去后,找到一個穿著奶白色寬松麻衣休閑衣服,頭發胡須花白,面色紅潤,精神抖擻的的老人。
“喲,志文,這么快啊。”陳師傅見到曹志文,笑呵呵地說道:“你爸這怎么沒來?”
曹志文笑了笑:“我爸去上城出診了。估計要幾天。所以讓我來給家里拿藥。”
“好。”陳師傅朝著柜臺里一個正在看單子的年輕人喊道:“啊偉,去后面,將標有姓曹的藥材拿過來,一共是十三袋。”
“誒好。”年輕人應了一句,跟客戶歉聲說了一句,先放下手頭的事情,去了后堂。
“志文,聽你爸說你自己出來開診所,做得怎么樣了……”
趁著閑時,胖子和陳師傅聊起了家常。
易三沒興趣聽,倒是對這里的藥材很感興趣。帶著妹妹自顧自地看了起來。
說起來的,得到傳承的他,如果想要,兌換所需的醫術,在將醫術熟練度升滿,也是一個頂尖的中醫了。
這個想法,他不是一次兩次在像。
若是能分析出那個藥館的藥材成分,他便可以自己制作,每個月能省大筆錢!
甚至,他以后還能憑此本事賺錢。
但這還需要將院子居住地穩定下來。
通過望氣之法,擦看起了店鋪內的所有藥材。
“果然,藥斗內的藥皆是尋常藥材,真正的好藥材在藥架上和玻璃柜臺下。至于更珍貴的,肯定不會隨意放在這邊。”
現如今的藥材基本上都是人工種植,野生的藥材就都不好找。能有靈氣存在的藥材,都是上了藥齡,也只有野外的才有。
慢慢的,他走道一處位置,半蹲下,看著柜臺里的被一長條形玻璃盒密封起來的黃芪。
這根黃芪有兩根筷子般粗細,土黃色,兩條經過修剪的支根,總長度目測下約有40公分。很不小了。
黃芪補氣,這點對許多喜歡用藥材煲湯的家庭來說,是最為熟悉不過的了。
這株黃芪是他在這間店里看過蘊含靈氣最為多的一株藥材。
雖然這“多”僅僅比其余上了藥齡的藥材多出部分,但也不少了。
“哥哥,這是什么?”
易蓉蓉也蹲在一旁,看著玻璃柜里的藥材。
易三說道:“這是黃芪,補氣用的。”
“不懂。”易蓉蓉微微搖頭。
“這株黃芪什么價?”易三對一正在開票的女孩子問了一句。
女孩子看了易三一眼,又看了看他說的黃芪,應道:“這株藥材六千五。”
“六千五?”
易三不了解行情,不知是貴了還是便宜了。
但相對尋常的黃芪而言肯定是貴了。
只是他看向黃芪旁邊的一株暗紅色的紅參,靈氣沒有黃芪多,于是又問了一句:“這株紅參呢?”
紅參是用人參經過炮制而成的,而不是天然種植。這點他聽胖子曾經提起過。
人參經過處理剪掉支根和須根,先洗后蒸,直至參根呈黃色,皮呈半透明狀是最適合的。之后進行曬干。雖然也能烘干,但曬干的話,效果會比烘干更勝一籌。
這根紅參經過炮制后,還能保存下些許部分的靈氣,說明炮制手法很老道。
“紅參八千七。這兩株藥材都是野生的,藥齡有十年左右。”
沒知識,也就沒辦法看出藥齡。
至于為何將十年份的野參炮制成紅參,那就不是他所關心的。
“價格似乎很高啊。”易三呢喃了一句。
女孩子似乎聽到了,解釋道:“這武道修煉所需的藥材。隨著需求增加,價格也是日益上漲。而且,這是野生的藥材,藥效要比人工種植的強一些,因而價格自然貴上許多。”
易三恍然地點點頭。
黃芪和紅參皆是補氣藥材,按常理而言,紅參的補氣效果強于黃芪,但黃芪既然經常用于食補和泡水,那補氣作用是較為溫和的。
只不過,兩者也可以配合服用。
但從兩者的靈氣程度而言,黃芪反而更好。
至于武道修煉配置的藥方……抱歉,他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