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美食垂釣園

第51章:飛龍湯

飛龍又名榛雞是HLJ省的名菜之一,屬于龍江菜系,產于興安嶺。飛龍湯是將榛雞脫毛去掉內臟后,用高湯煮熟即可,湯中不需放任何調料以保持湯原汁原味。飛龍湯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適合用作滋補湯品。

中文名飛龍湯

主要食材飛龍(榛雞)

口味湯肉質鮮美,營養豐富

產地興安嶺

作用用作滋補湯品

其他清燉人參飛龍湯

簡介

飛龍(榛雞)是盛產于興安嶺山林中的一種較小的飛禽。鄂倫春人用飛龍氽湯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洗凈剁成小塊的飛龍肉放進已加鹽的沸水中煮,約二分鐘就須將湯從吊鍋子里倒出來,再放上一點“俄歐特“-野蔥末后即可食用。另一種是先將鹽末撒在飛龍肉上,待吊鍋子水滾開時,一手拿著飛龍,另一只手不停地用勺子將吊鍋子里的沸水掏出來澆在飛龍肉上,邊澆邊轉,燙至六分熟時,再將整個飛龍連同野蔥末一塊放進鍋里,在沸水中煮十來秒鐘就可倒出食用。無論是那一種氽法,事前都必須把吊鍋子擦洗干凈,使其不沾一點油性。為了使飛龍湯保持原有的鮮味,不得加入任何調料或醬油。

清燉口蘑飛龍湯

原料

飛龍2只(重約400克),發好的口蘑50克,料酒40克,精鹽5克,味精3克,胡椒粉1克,蔥、姜各20克,雞湯3000克。

做法

1.將飛龍收拾干凈,去盡腹內血塊雜質。口蘑洗凈,蔥、姜洗凈,適當切片待用。

2.將飛龍入開水中氽過,撈出洗凈,放入一不銹鋼鍋中,添上等雞湯3000克,將口蘑、蔥、姜片、料酒一同放入,燒開,移至小火慢烤,視飛龍煮爛粥時,將飛龍和口蘑撈出放在碗中,揀凈蔥、姜,湯中適量放入精鹽、味精、胡椒粉,燒開,澆在碗中即可。

操作關鍵:烤燒飛龍,火不可太大,湯要微開;若火大,湯急開,湯片刻變少,而飛龍未爛。

特點

此菜以飛龍(榛雞)為主要原料,配以口蘑,湯呈乳白色,味極鮮美。三味同食,極富營養,是滋補之美味湯菜。

清燉人參飛龍湯

介紹

此菜以飛龍(榛雞)為主要原料,配以人參,湯呈乳白色,味極鮮美。三味同食,極富營養,是滋補之美味湯菜

原料

飛龍2只(重約400克),人參50克,料酒40克,精鹽5克,味精3克,胡椒粉1克,蔥、姜各20克,雞湯3000克。

做法

(1)將飛龍收拾干凈,去盡腹內血塊雜質。人參洗凈,蔥、姜洗凈,適當切片待用。

(2)將飛龍入開水中氽過,撈出洗凈,放入一不銹鋼鍋中,添上等雞湯3000克,將人參、蔥、姜片、料酒一同放入,燒開,移至小火慢烤,視飛龍煮爛粥時,將飛龍和口蘑撈出放在碗中,揀凈蔥、姜,湯中適量放入精鹽、味精、胡椒粉,燒開,澆在碗中即可。

操作關鍵:

烤燒飛龍,火不可太大,湯要微開;若火大,湯急開,湯片刻變少,而飛龍未爛。

飛龍湯

原料

飛龍…………2只

香菇…………50克

蛋清…………l只

味精…………2克

鮮筍片………25克

油菜心………30克

火腿片………25克

熟豬肉………5克

鹽……………6克

雞湯…………750克

紹酒…………15克

做法

1.飛龍宰殺后,去毛、去內臟洗凈,去骨,凈肉切成小片。加精鹽、酒、蛋清、淀粉拌和,入沸水氽后撈出,瀝干水。香菇切成片。

2.將飛龍骨架放入雞湯中,上鍋蒸20分鐘取出。香菇、筍、菜經開水略焯后取出。

3.鍋中加雞湯500克和清水250克,燒沸后,將飛龍肉片和筍、香菇、菜一起下鍋,加鹽、酒,再燒開,撇去浮沫,倒入湯碗內,淋少許豬油即成。

工藝關鍵

1.飛龍肉開水逐片下鍋見肉色變白撈出。

2.湯不要大開,否則湯混。

特點

1.“飛龍湯”是東北的“食中珍品”。在東北民間,曾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說法。所謂龍肉,指飛龍肉而言。相傳,飛龍是曾受過封的一種專給皇帝進貢的山珍,世上罕見,其肉細嫩,味鮮美,早在14世紀就聞名于世。

2.此菜湯清見底,湯中紅、白、綠、黑四色相間,其味鮮咸異美。

櫻桃畢羅。

材料:櫻桃、水、黃冰糖、藕粉、粘米粉、面粉、油、白砂糖、酵母。1、把面粉米粉混合,加85度以上熱水加白砂糖和酵母用筷子攪拌均勻。2、發酵成一倍后,揉搓成光滑的大面團,排氣,再醒一會兒。3、分成若干等分的小圓子。4、把櫻桃用筷子頂出核。加水加黃冰糖小火燉5分鐘。出鍋前用藕粉加水打濕勾芡。放涼待用。5、取碗刷油,把餅皮壓扁放入,把櫻桃餡放入,包好壓扁。上鍋蒸5分鐘即可。

湯圓

湯圓

陳志歲詩《湯圓》

湯圓,是中國元宵節的傳統美食,因地域的差異,叫法與制法不盡相同。北方叫做元宵,是將糖餡放入笸籮中不斷滾搖,用類似滾雪球的方式,使糯米粉逐漸包裹在糖餡外制作而成。南方叫作湯圓,則是用上好的精致糯米粉和成面團,再揉捏入餡料的方法制作而成。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湯圓

外文名稱:Glue?Pudding

作品出處:《中國新聞網·閑話冬至》《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

文學體裁:七律

作?者:陳志歲

作品原文

湯?圓

陳志歲

顆顆圓圓想龍眼,耋齠愛吃要功夫。

拌云慢舀銀缸水,摶雪輕摩玉掌膚。

推入湯鍋驅白鴨,撈來糖碗滾黃珠。

年年冬至家家煮,一歲潛添曉得無?

注釋

1.龍眼:又稱桂圓,益智,常綠喬木龍眼樹的果子,圓形,因產地、植株不同,直徑約1.5厘米至2.5厘米不等。中國南方及西南部多出。

2.?耋齠:泛指老人和兒童。耋:八十歲的人。《詩·秦風·車鄰》:“逝者其耋。”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齠:兒童換齒。又同“髫”。古時未成年男子下垂的頭發。引申指兒童。

3.白鴨:糯米粉和水加工成的保持原色時的湯圓,煮時被手撥下鍋猶如白鴨下水。此為形象寫法。

4.黃珠:湯圓煮熟撈出鍋后放到廣口大盤里滾粘上由紅糖和干橘皮等物經輾擂而成的粉狀物后,形如黃色大珠。

5.一歲潛添:承上句,冬至節屆即一陽生,新歲實始。“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陳志歲《載敬堂集》),故曰。

鑒賞

湯圓,一顆一顆圓圓的,猶如龍眼,不論老年人還是兒童們都是喜愛的小吃,然而,湯圓之作卻是要些功夫的。開始,用洗得干干凈凈的手去拌弄,觸著精白的米粉呵就像搞動著白云,一手拌著,一手舀來發著銀光的陶缸里的清水,邊拌邊加(水)。成泥狀后,就用手去摶了,這時的湯圓料就像白雪啊,摶到一定程度后,把它做成若干比如同手指粗的條狀,然后斷成一小節一小節的,再把這些小節物放在嫩白如玉的掌心,用兩手掌上下合含著,隨著上下手掌的旋揉動作,功到時,那圓圓可愛的湯圓胚也就做成了。當把無數的湯圓推入湯鍋時,煞是好看,無異于一群憨態可掬的小白鴨跳入水中。一會兒,煮熟了,撈起來,放到敞口大木盤(湯盤)或陶瓷盤里,和黃糖等物制成的湯圓粉一起攪動攪動,一顆顆湯圓外周便遍粘湯圓粉,就像誘人的黃珠。在南中國,人們的習俗,每年冬至日,家家戶戶都要煮湯圓吃呀,可是,誰又知道,大家高高興興得吃了節日的湯圓之后,不覺暗中又長一歲了啊!

評論

《BJ晨報》:“周代的正月等于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雖然冬至不是年節,但人們習慣把冬至看成“節氣年”的分界點’(《載敬堂集·風物記》)。陳志歲《湯圓》詩就反映了冬至節湯圓制作和人們度節意覺。”

《七彩冬至》:“詩人陳志歲也有《湯圓》詩:‘顆顆圓圓想龍眼,耋齠愛吃要功夫……年年冬至家家煮,一歲潛添曉得無?’母親做的湯圓是多彩的,有白色的白糖湯圓、紅色的山楂或者花生湯圓、黑色的芝麻湯圓、綠色的蔬菜湯圓等等,盛在碗里,那是怎樣繽紛的色彩呀!一碗冬至湯圓,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中國新聞網:“冬至這天有吃湯圓的習俗,‘顆顆圓圓想龍眼,耋齠愛吃要功夫。拌云慢舀銀缸水,摶雪輕摩玉掌膚。推入湯鍋驅白鴨,撈來糖碗滾黃珠。年年冬至家家煮,一歲潛添曉得無?’陳志歲的這首《湯圓》詩詳細而生動地描繪出古人冬至這天制作湯圓以及吃湯圓的情景,湯圓之白、滑嫩也被渲染到了極點。”

俞肆唐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芒康县| 栾城县| 洪雅县| 宿州市| 黎平县| 长岛县| 顺义区| 鄄城县| 禹州市| 达尔| 平邑县| 拜泉县| 鹤峰县| 奎屯市| 巢湖市| 彭山县| 石泉县| 乌拉特中旗| 永年县| 突泉县| 元氏县| 聊城市| 浦江县| 崇明县| 井冈山市| 平安县| 平罗县| 香港| 织金县| 澳门| 洛宁县| 井陉县| 晋江市| 瑞昌市| 绥滨县| 岫岩| 长沙县| 改则县| 睢宁县|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