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你真的決定要暫時離開田徑隊去支教嗎?”看見葛長寧從訓練室外面走了進來,李斯銳放下手中的訓練器材走到葛長寧跟前,到了大四階段,本來已經沒有參賽任務,也不用再做日常訓練的李斯銳照例還是來到訓練室做著日常的力量練習和拉升。
“是的斯銳,下周我就要出發了,其實在半年前我就已經有這個計劃了,只是當時還在備戰大運會所以一直沒有告訴你們,對于下屆大運會的參賽名額我們還是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的,下一屆我們一定可以再進決賽圈。”葛長寧笑了笑。
李斯銳低著頭沒有出聲,由于剛才大運動量的訓練,額頭和臉頰上滲透出的汗水不停的往下流,運動背心也濕透的緊貼在身上。
“沒事斯銳,每個人都有狀態起伏的時時候,不用太介意和自責,勝敗乃兵家常事。”葛長寧安慰的拍了拍斯銳的肩膀。
李斯銳是否一直還在懊惱于上周的全國大學生運會的十公里比賽,對于志在跑進前三的他因為在比賽過程中身體的不適導致中途退賽。因為這次失利也導致了葛長寧所在的中長跑田徑隊直接失去了晉級下屆大運會十公里的決賽名額。而要想拿到下屆的十公里決賽名額,必須要在下屆大運會舉辦之前重新參加一次附加賽才能拿到入場的決賽門票。
李斯銳從大一開始就展示了極強的長跑天賦,后被葛長寧選入校隊,連續兩次獲得校運會五公里、十公里中長跑冠軍,獲得過一次省大學生運動會五公里、十公里跑冠軍,并雙雙打破這兩項的賽會記錄。大二的時候還去BJ參加過一次BJ馬拉松賽,首次全馬就跑進了330。
“教練,是我太心急了,本想在最后一次代表校隊的比賽中跑出好成績,結果沒能按照你的戰術來執行,最后把節奏打亂了,都是我的錯。”李斯銳自責道。
“這也不能怪你,在比賽場上有很多不可控的事情發生,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對于一名中長跑選手,要想在十公里項目里保持每一公里的節奏跑需要掌握好每一圈的配速,當然還包括跟人戰術,中間稍微有不對,就會前功盡棄。”
“斯銳,我們不談已經過去的這次比賽了,別待在訓練室了,我們到外面走走吧,順便聊聊你明年畢業了有什么打算。”葛長寧繼續說道。
從田徑場上旁邊的訓練室出來,葛長寧同李斯銳走在塑膠跑道上,此刻正值傍晚五點多鐘的時間,已經有不少學生已經吃完晚飯開始來到跑道上在鍛煉身體了,而正在球場上來回奔跑踢球的學生不時發出吆喝叫喊的聲音。
“斯銳,還記得你第一次參加校運會的情景嗎?”葛長寧問道。
“記得呢教練,那時候還是剛進大一不久第一次代表學院參加學校的運動會,結果就是第一次參加校運會就拿了五公里的第二名和十公里的第三名。”李斯銳清晰的回憶道。
“沒錯,就在那時候我就開始關注你了,你有很強的跑步天賦,之后你進了校隊,大三的時候代表學校參加了省大學生運動會,并拿到了五公里和十公里跑的冠軍,并雙雙打破賽會記錄,給學校爭得了榮譽,教練也為你感到驕傲。”
“教練,那都是你訓練有素的結果,沒進校隊之前,我并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訓練,很多跑步的方法如果沒有經過你的指導,恐怕我的跑步速度一直還是停留在原來的水平。”
“你的刻苦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斯銳,你覺得這四年收獲最多的是什么?”
“收獲?”李斯銳猶豫了一下。
“我想,我想最大的收獲還是跑步吧,能夠進入學校的田徑隊,跟著大家一起訓練一起比賽,能夠在省大運會為母校爭得一份榮譽。不過也有遺憾,就是沒能在全國大運會上發揮好。”李斯銳又嘆了嘆氣的說道。
“其實遺憾也是一種收獲,至少讓我們明白了贏得比賽的同時也會有失敗的時候,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沒有永遠的勝者,只有永遠的強者。強者是不會懼怕失敗的打擊,只會在失敗的教訓里讓我們變得更強大,無論是出來工作了從事自己的職業或者是生活,也都是如此。”
“是的教練,我明白了。”
“我從研究生畢業出來就開始來到學校做體育教學兼做長跑教練,這些年來帶過不少學生,每次臨近畢業的時候我都會問你們這個問題。其實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每個人都會告訴我不一樣的收獲,大學四年其實很短暫,但是收獲的東西卻會一直伴隨你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李斯銳點了點頭,并沒有說話。
“對了,對于明年畢業有什么打算,選擇好就業的方向了嗎?”葛長寧問道。
“我的專業是會計學,我想還是會從事自己的專業吧,不過聽很多畢業的師兄師姐說很多企業招會計都是要有經驗的,我們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很難找到會計的崗位。”
“那倒也是,做會計光會理論也不行,還是要有實操做賬的經驗。”葛長寧笑了笑。
“所以每次看到有招聘簡介上說要有三年以上的會計工作經驗,我就感到頭疼,到底還要不要去從事這個職業,你不做會計哪里來的經驗。”李斯銳無奈的笑了一下。
“哪你覺得你喜歡這個專業嗎?”
“說不上喜歡也說不上討厭吧,不過我覺得出來從事這個職業再考個中級會計師證的話以后再找工作也會更好找點。”
“其實每個人都不一定會從實自己喜歡的職業,先就業再擇業才是一個人的常態,只有在工作過程中才會發現最終的興趣和定位。”
“嗯。教練...能問你一個問題嗎?”李斯銳沉思了一下的問道。
“什么問題?”
“你為什么想著要去支教呢?”
“這個嗎,其實很簡單,就是想再回到農村去體驗一下那里的生活,去感受一下現在的小孩跟我們那時候有沒什么不一樣,當然更重要的還是給這些孩子們上課,以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去調研有關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的一些方案和報告。”
“這樣啊,教練從小就生活在農村嗎?”
“是啊,從出來讀大學到現在離開農村生活已經有十二年了。”
“十二年,是挺長時間的了。我的大學四年學習生活也感覺一下子就這樣過去了。”李斯銳感嘆道。
“呵呵,所以大學四年是人生一段很美好的經歷,畢業后再回想起來你依然會歷歷在目的。”葛長寧笑了笑。
“教練,說句心里話,你是我遇到過最不像大學老師的。”
“哦?”
“更像是朋友。”
“是嗎?”葛長寧哈哈的笑了一下。
“雖然平時訓練的時候你也很嚴厲,但感覺你更像是朋友一樣在教我們,至少我是這么感覺的。”
“可能是跟你們平時交流比較多吧,我也比你們大不了多少歲,沒有什么代溝和距離感吧,我一個人住在學校有時候也挺悶的,所以訓練完我也挺喜歡跟你們在一起聊聊天,特別是在這樣寬敞的跑道上,沒事的時候就喜歡跟你們聊聊,感覺我更像是你們的輔導員不像是教練了。”葛長寧說完,兩個人哈哈的大笑起來。
“教練,你這次去支教要待多長時間?”
“定下來是兩年時間,不過也說不定會延長,視情況而定。不過也沒關系啦,我現在還是單身一個人,不用顧慮那么多,所以也沒什么要分心的。”
“哦,知道了。教練,明年要是工作定下來,我會找個時間去到那里看你的。”
“好啊!隨時歡迎你的到來。”
“快六點了,走,我們先去飯堂吃飯吧。”葛長寧看了看自己的運動手表。
“好。”李斯銳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