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到現在還是難以置信的。
“甄先生,你太令朕驚訝了,可以好好跟朕與國后介紹介紹一下嗎?”
甄風點點頭,將戲曲《梁祝》和小提琴協奏曲選段《化蝶》簡要地介紹。
小周后對那曲調唱詞嘖嘖稱贊,道:“本宮對那《化蝶》甚是喜愛,方才聽了記得八九不離十,屆時還需要先生請方才彈奏的樂師斧正。”
“好說,好說。”甄風聊了幾句之后,道:“官家,請借一步說話。”
在李煜的疑惑中,兩人走到角落,甄風道:“官家,此次收益一萬八千貫錢,去除這院子花費四千貫,剩余一萬四千貫,其中五成七千貫已經裝箱,請官家回宮之時一并拉回內庫。”
“哪來的這么多收益?莫非王公大臣家眷來此也是收了錢?”
甄風搖搖頭道:“官家多慮了,所有王公大臣都是免費,只有十張請柬是收錢的,而且是他們哭著喊著要送錢來,我們也止不住。”
“那往后朕若是不來,豈不是沒有請柬的收益了?別誤會,朕不是為了錢,朕是怕這新梨園往后經營不下去了。”
“官家覺得剛才喝的茶水如何,價值幾何?”
李煜恍然大悟,點點頭道:“剛才那茶水確實不一般,就連宮里都未曾喝過如此清爽的茶水。怎么不見有人送進宮呢?”
甄風一臉黑線,這是貪得無厭,他解釋道:“官家,現在不是季節,草民只做了一點點,等到明年清明后,天氣轉暖,就可以加大數量,現在只能一泡供多人。往后新梨園平時少賺點就收茶水費,有大佬來就收請柬費,偶爾為了口碑和人氣做做公益。總能玩出花樣來。”
得到甄風的盈利模型匯報,并嘗過了甜頭之后,兩人回到人群里,甄風便提議道:“官家,是不是如草民所說,這是個顛覆性的藝術。只有官家這樣的大師,才有資格帶領它翻越更高的山峰、穿越更寬的河流。所以草民請官家執掌新梨園,繼續將這戲曲發揚光大!”
這一突如其來的請求,在場的除了徐游,都有些驚訝,心想這甄風也太大膽了吧,讓官家當一個戲曲院子的主人,豈不是開玩笑。
更讓他們吃驚的是,李煜同意了。連小周后都投來異樣的目光,只不過她的目光是明亮閃爍,是星眼如波,那是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與向往的光芒。
在白天的時候,甄風去找過蕭儼,打聽了登陸案情進展。當下兩邊證據矛盾暫不問罪,已經上報官家,此案目前確實疑點重重,很大可能是被陷害,只是阮昊還未歸案,秦天咬死不松口,要想徹底脫罪還需一個突破口。
于是甄風見機說道:“官家、國后娘娘,新梨園初創,不可能只靠一曲《梁祝》存活,未來還需要有更多新劇目,可是眼下新梨園缺少這方面的人才,恰好草民知道有一人可以擔此重任,他有文豪之才,在《梁祝》成型時也有諸多貢獻,特向官家、國后借此人一用。”
李煜疑惑地問道:“甄先生運籌帷幄,何人不是手到擒來,何需找朕和國后要人呢?”
“此人名登陸,如今身陷囹圄,草民特意找蕭老拜求,可是蕭老鐵面無私,他說雖然也有證據證明此人有被陷害的可能,可是最初人贓俱獲也是眾目睽睽,此案難斷還需時日。草民不知此日為何日,萬一還需一年半載,怕是要耽誤新梨園新作了。”
這話一出,眾人都知道甄風是在為登陸求情。當初褫奪侯爵,其中一個原因是李煜后來冷靜下來覺得恩賞過厚,以至于揠苗助長,縱容驕奢yin逸,可是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無罪之前,就算是當初的心腹,李煜也不想落人口實。
現在有了臺階下,李煜只好做出為難的表情。小周后看了后道:“官家,既然甄先生有所請求,便應了吧。有甄先生作保,又是為官家執掌的新梨園盡力,應該是無大礙。”
“既然國后為登陸求情,他還有此才情,便這樣吧。蕭卿但有公事,以公事為重。若是登陸有為非作歹之舉,甄先生身為保人可是要擔連帶責任的。”
甄風將名和利提前加持上去,終于實現了曲線救登陸的目的。
甄風朝陳喬使了個眼色,道:“官家、國后娘娘,諸位大人,草民那邊還有些瑣事要去處理,想先告退一步,讓三娘陪著你們再聊聊。”
陳喬呵呵一笑,道:“現在官家乃是這新梨園的主人,風哥兒確實也該做好交接了,不知官家覺得是不是?”
“對,對,既然朕是這里的主人,就不需要你這個臨時主人了,有三娘作陪也是一樣。你去吧。”
甄風揮一揮衣袖就走了,徐游有些失落,往常都是自己出面,此次似乎有點局外人。結果沒多久,何三娘就單獨找他,塞過來一封信道:“徐公,風哥兒特意交代妾身轉告于您。這是新梨園一成份子的轉讓書函,他說官家是正主兒,給徐公多了怕是要讓徐公為難,因此只留了一成,希望徐公不要介懷。今日的一成利計一千四百貫錢已經差人送到府上,數量不多卻光明正大。”
徐游發出經典的哈哈大笑,道:“這小子,真有他的,那老夫就卻之不恭了。”
不多久,戲臺前面就傳來怒喝的拍案聲:“何方小子,竟敢在這江寧城行兇!”
李煜聽到異動,召喚人前來一問眾人都驚掉了下巴。原來樓里是皇甫繼勛、朱令赟等人在發飆,究其原因竟是他們的寶貝兒子在花間樓因為爭風吃醋被人揍了,而揍人的是以陳德誠之子陳皮為主的地方將帥公子、校尉們。當然,報訊的人忽略了京城紈绔子弟也揍了對方。
這個消息傳入大家的耳朵里,立刻轉化成了可能產生的軍政矛盾,一邊都是京城武將子弟,另一邊是地方將帥校尉,這種內斗處理好了還會留疤,處理不好就是給唐國軍政雪上加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必須壓下去。可是怎么調和?李煜、徐游、陳喬等直接軍政領導頭大如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