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的站樁訓練還是很有效果的,這一次的武術比賽中,得獎最多的就是三一班的同學。
原本在三年級四個班中處于末尾的三一班,現在也一飛沖天,在各個比賽上幾乎都拿了第一名。
比賽之后,李正初再一次恢復到之前那種上課、站樁、看書的循環了。
班級比武的是事情還沒結束多久,三一班便再次迎來了一件重大的事情,這件大事便是黃河杯武術比賽。
宋江武校并沒有參加過什么全國性的武術比賽,這一次黃河杯武術比賽雖然不是全國性的比賽,但那也是省級的。
黃河杯項目組的人能邀請宋江武校參加,宋江武校的校長又怎么會不同意。
李陽是宋江武校校長的師弟,而他又是縣武術冠軍,剛剛還將原本處于吊車尾位置的三一班給拉到了第一名。
這校長在接收到黃河杯武術比賽的邀請之后,第一個想到的自然就是李陽和三一班的學生了。
當李陽將黃河杯武術比賽的事情告訴給班里的學生時,李正初是并不關心的。
可是,讓李正初沒有想到的是,李陽竟然在選宋江武校比賽隊的隊員時,將他也給選上了。
“李老師,我這幾個月就學了扎馬步和沖拳,我也不會別的,你選我去不是湊數嗎?”李正初在聽到李陽說出他的名字之后,對李陽說道。
“沖拳是和馬步一樣的基礎,你沖拳打好了,就是打好了基礎。
就算是蓋一百層的高樓,也要打好地基,而且樓層越是高,地基就越要打的深,打的牢。
沖拳是上盤基礎,馬步是下盤基礎,你這上下盤的基礎練得都很不錯,后面練拳也會快一些。”李陽說道。
宋江武校比賽隊最后確定下來的人共有二十個,全部都是從三一班里選的。
三一班一個班也就四十來號人,比賽隊抽了二十人,占了三一班一半的人了。
第二天,之前被李陽選中的二十個人都來到了一處奶牛場。
這奶牛場還是宋江武校的校長靠著個人關系和奶牛場的老板商量,才讓他準許比賽隊的孩子們到這里來進行封閉式訓練的。
未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這比賽隊的二十名學生也將在這里度過。
“報數!”比賽隊的二十個人一到場,李陽便讓他們報數。
一、二、三……十八、十九、二十。
“我們是強化訓練,怕苦怕累吃不消的,馬上就走。”李陽又說道。
“報告,我們吃得消。”孩子們也異口同聲地喊道。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人群中卻是傳來一個聲音。
“報告,我吃不消,我可以走嗎?老師。”喊出這話的是李正初。
李正初對李陽并沒有像其他學生那般有一種對老師天然的抵觸和懼怕,在與李陽相處的這一個多月時間里,李正初與李陽的關系倒是很和諧且有一種朋友之間的隨意。
“你吃不消?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之前練站樁的時候一天站多長時間。我都和你說過了,練功雖然要刻苦,但是也要適度。
當時我本以為,你那樣搞沒幾天身體就會受不了,你自己就會放棄的。
我倒是我沒想到你還是堅持了下來,而且身體也沒出什么事情。
你那個時候站樁一天站到晚都堅持下來了,現在吃這點苦就說吃不消了,你以為我會信嗎?”李陽一見到說這話的是李正初,當場回絕了,并沒有準許他離開。
李正初沒有想到,李陽竟然知道他之前剛開始練習站樁的時候、上文化課和休息的時候也在練習。
因此在李陽說過這么一段話之后,他也沒再多說什么。
“同學們,現在我宣布,宋江武校比賽隊封閉訓練現在開始……”之后,李陽又說了一些在在奶牛場進行封閉訓練的注意事項,并進行了此次比賽的分工。
“妞妞劍術,宋佳刀術,賈虎槍術,王大掛和李狗娃是散打……”李陽說了一大串,為此次比賽隊的每一個隊員都安排了任務。
對于李正初的安排,李陽放在了最后一個。
“李正初,拳術。”最后,李陽報出了他給李正初的安排。
“老師,拳術前面不是有人了嗎?”聽到自己要參加的比賽項目是拳術,李正初有些疑惑。
因為李陽前面已經選了幾個參加拳術比賽的人了,按理說人已經夠了。
而且,李正初到現在也就學了一個馬步沖拳,他可不認為自己靠著一個馬步沖拳就能去參加黃河杯武術比賽的拳術比賽。
“反正多你一個也不多。”李陽隨意地說過這句話之后,他們的訓練很快便開始了。
“其他人先開始訓練,李正初,你跟我過來一下。”遣散了其他人之后,李陽唯獨留下了李正初。
“我看你平時練武也挺勤奮的,怎么就不愿意參加武術比賽呢?
之前學校里舉行的班級武術比賽你也是一個都沒有參加,而這次的黃河杯武術比賽你也是推三阻四的。”當只有李陽和李正初之后,李陽這才對李正初問道。
“老師,我沒參加學校里舉行的班級武術比賽,是因為我的確沒學啥啊。”李正初解釋道。
“其實你每天可以少花一點時間在站樁上的,我看你現在花在站樁上的時間也沒之前那么長了。
多余出來的這個時間,你可以學習學校里的那些武術套路嘛!
劍術、槍術、刀術都行,甚至就連九節鞭、棍術等套路我們學校都是有的,這些你要是都不想學,還可以去學散打。”李陽又道。
李正初沒有說話,因為李陽說的這些除了散打之外,其他的他都不想學。
因為那些所謂的刀術、劍術更多的只不過是表演性質的罷了,如果想要用他來打斗,那恐怕是不行的。
見李正初沉默不語,李陽表情認真且嚴肅地看著李正初,又道:“你覺得學校里教的那些套路都是花拳繡腿,是嗎?”
李陽見李正初不說話,便又問道:“那你想學什么?”
李正初再次沉默,他想學真功夫,殺人技,但李這話李正初能說出來嗎?
“你知道我學什么出身的嗎?”李陽見李正初又沒說話,便沒有再詢問李正初武術比賽的事情。
“不知道。”李正初搖了搖頭。
李陽和宋江武校的校長都師從同一人,宋江武校的學生們都稱他為師爺爺。
但是,要說李陽跟著師爺爺學的什么功夫,這他們就不知道了,畢竟不管是李陽,還是師爺爺,都沒和他們說起過。
“我是學杜家拳出身的,你師爺爺更是于杜家拳中浸淫已久。”李陽說道。
李陽所說的杜家拳,李正初知道。
來到這個世界的兩個多月以來,李正初除了上文課和練功之外,對于武術文化方面的事情也知道了一些。
杜家拳又被稱為五步架、神拳、長壽拳等,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拳術。
不過,這套拳法經過宋如一收集、整理并匯總武林眾家所長之后,已經改名為了文圣拳。
據傳,文圣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年間,后來趙匡胤的后代將趙匡胤所習練的老洪拳和文功靜坐法相結合,慢慢演變為了今天的文圣拳。
在明未清初的時候,文圣拳又被叫做神拳。
清朝時期文圣拳的代表人為山東冠縣的楊四海,楊四海將拳法傳給了嘉祥的杜洪信,那之后杜家拳便叫杜家拳了。
在后來八十年代的國家武術挖掘中,汶上宋莊村的宋傳平和宋如一取杜家拳中文功、武功,以文成之意更名文圣拳。
這些,就是李正初所了解的文圣拳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