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姜寧到現在都不知道,為什么他父皇非得逼他迎娶北齊的六公主,甚至于以裴莘漁的性命來作要挾。
可在姜堰看來,熒惑星命既在裴莘漁,姜氏就要與她斷盡干系,姜氏子弟自然就不能跟裴莘漁染上任何情緣因果。姜寧的癡情,也只有暫作犧牲。
姜堰也曾想過殺了這個兒子來徹底斷絕與裴莘漁之間的關系,卻被袁淳一給制止了。
殺姜寧非但斬不斷情緣,更會沾染到熒惑星主的怨恨,到時候因果業力糾纏愈深,于姜氏族人而言,怕是更難窺破天道之缺。
熒惑再怎么是亂命,也是天道的熒惑,更是天道缺口的命門。熒惑一開,若天道難守而顯盈缺,則壓制六域武者的天道囚籠將會弱化,虛境巔峰的武道至強者便有了破虛入圣的可能,能夠最終以圣人之姿和天道比肩。
而若一旦沾染熒惑因果,則極有可能與天道共命,即便天道有缺,也因身陷其中而再難破開天道囚籠的種種束縛。
兩千余年前那場曠世之戰,天道借百族殺伐所遺落的圣人軀骸,補足最后一缺,四維穩固,百族武者最多掙脫肉身桎梏破境入虛、融身于天道,卻不再能破開天道囚籠以證圣道。
現如今的六域,幾乎所有被天道壓制的武者都盼著天道有缺的那天,直到今日,他們才因熒惑出世得了這么一個機緣,又豈會任由其錯過。
姜堰思索片刻,像是想到了什么,繼續問道,“若天道有缺時,可不可以殺熒惑以祭天?既消因果,又示好天道,助我破其囚籠而證圣道?”
“這個……圣上,萬載以來,未聽聞有能殺熒惑者。熒惑之起滅,也從來都是無聲無息。若貿然殺之,怕是會招來天罰。”
六域典籍,上至羲皇、下至禹皇時期,都曾記載過熒惑亂世這件事,可熒惑亂天道之后究竟是生是死、到了何處,都沒有詳細的記錄。
一些野史雜談的杜撰之言,也不值得一信。
也是如此,袁淳一才擔心夏皇若無故殺了熒惑,會無端招來禍事。
姜堰思忖片刻,又朝袁淳一說道,“天罰?熒惑主亂,天道難道會因為熒惑之隕落而降下天罰?袁愛卿,我是怕留她性命,會阻我日后征伐六域。”
姜堰的野心,可不僅僅是破虛入圣,更要在證圣之后,掃平六域,威壓七海,讓這寰宇之內,皆為他大夏人族之天下。
“依微臣愚見,圣上若真想殺她,也需在證圣之后。以凡人之力干預熒惑星命和天道運轉,沾染過多因果,實為不智。”
袁淳一自然聽出了夏皇言語中的殺意,也只有順著他的意思回答。
聽聞此言,姜堰也點了點頭,“那就證圣之后再說……待那丫頭回洛黛山后,先順其自然,待天道有缺、再作打算。免得做錯一步,干預了天機。”
與袁淳一說完,姜堰又朝韓人鶩吩咐道,“韓人鶩,二皇子的婚事也照著日子進行,這份孽緣,朕替他來斷個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