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沙看到銀票,一把搶過,把酒壇往黃沖的腿上一放,小心翼翼地把銀票放進香囊內。
“你一個公主缺錢,說出去多丟北漠王的臉。你把錢都花哪兒去了?”
“秘密。兩天后,司馬靜流讓你去怡然居見他。”
“他殺了昂王,族長他們很生氣,要他償命。”
“你就沒為他說句話?我想起昂王是笑著死去的,司馬靜流幫他解脫了。”
“你這么為司馬靜流著想,是喜歡他嗎?”
落沙紅著臉,道:“我們從小到大都是朋友,他這人做事很牢靠。”
“我做事也極妥當,你把我當朋友嗎?”
“你燒菜好吃,銀子又多,我這個窮公主巴不得有你這樣一個有錢的朋友呢。”
“能當公主的朋友是我的榮幸,我聽到最新消息,曦月被賜婚給慕容幸。”
“我怎么沒聽師傅提起,你從哪里得到的消息?”
“千真萬確,只是還沒下召書。”
“幸王兄是為了舉來求婚的,結果幸王兄娶了代表南朝的曦月,舉一定會與幸王兄反目,皇舅舅這是使的反間計呀。知道昂王的事后,真是越來越討厭他了。”
“軒轅恭的確是一個陰險小人,你打算怎么辦?”
“北漠內亂,南朝就可坐收魚翁之利,他的算盤倒是打得噼啪響。我會寫信告訴父王,假意讓幸娶曦月,到了北漠,讓舉與曦月行成親禮,不就行了。”
“主意是好,可要是軒轅恭讓他們在南朝就把禮行好,南朝皆知曦月嫁給了慕容幸,到了北漠,曦月卻與慕容舉拜堂,曦月以后如何做人?”
“是我欠考慮了,那只老狐貍肯定早就想到了那一層。幸的時日無多,曦月嫁給他,一生幸福就毀了。曦月是我的摯友,我不能看著她不幸。”落沙拿了壇酒,喝了一大口。
“我剛剛從你那重金買下,你還我五百兩。”黃沖一臉的委屈。
“咱倆不是成為朋友了嗎?喝壇酒而已。”
“不行,你喝的是我的銀子。”
“以后我有銀子了,就還你。”
“你要是不還我,我就找北漠王要。”
“隨你。我想到了,你們皇甫一族反正與軒轅皇室有仇,你到時搶親,讓皇室丟臉,你們解氣,曦月逃脫既定的命運,北漠因禍得福。黃沖,這是天大的好事。”落沙一臉的諂媚。
“落沙,你拉我入坑,可以。不過……”
“但說無妨。”
“你要和我一起行動,搶親這么有意思的事,你錯過了多可惜。”
“司馬靜流會負責大婚的安全事宜,我們斗得過他嗎?”
“有你在,一定能成功。詔書還未下,我們就想著拆人姻緣,不太好吧?”
“你少裝蒜,心里恐怕樂呵著吧?我代表北漠與你皇甫一族合作,老狐貍要重新掂量一下你們的實力了。”
“你最好別把這事告訴司馬靜流,他肯定會阻止你這么做。”
“我知道。黃沖,你的真名叫什么?”
“皇甫沖。怎么想起問這個?”
“我一直覺得你很熟悉,可能是我想錯了。對了,你怎么知道申不易是皇甫一族叛徒的兒子?”
“軒轅恭有影衛,我們也有,其它的信息不方便透露給你。”
“聽說皇甫一族的叛徒是皇甫潤,你們查到他在哪兒嗎?”
“查到了,我要殺他,你可愿意幫我?”
“他是誰?”
“你幫我的話,就告訴你。”
“那還是算了吧,我對殺人沒興趣。”
“你就好吃這一口,兩天后,你也來怡然居,我親自下廚,包你滿意。”
“我可不可以多帶個人來?”
“誰?”
“幸王兄,他就要回北漠了,我還沒好好招待過他。”
“請我燒一頓,可是很貴的哦。”
“先記賬。”
“一言為定,干了。”
黃沖的酒壇碰了一下落沙的酒壇,兩人看著天上的星星,各自喝著酒,想著心事。
“皇甫沖,如果北漠與南朝合二為一,天下就沒有戰事了,對嗎?”
“南朝與北漠相安無事,不也沒有戰事?你怎么會有這樣的疑惑?軒轅恭想統一南北,兵不刃血是不可能的,生靈涂炭在所難免。”
“那我們一起阻止他。”
“族長想使南朝內亂,扶持軒轅澤繼位。我一直問自己現在做的事情是對還是錯。”
兩人不約而同地嘆了口氣,一起默不作聲地喝酒。
兩天后,落沙帶著慕容幸來到怡然居,她昨天沒有見到司馬靜流,算不得是她沒有事先知會。
怡然居建在竹林內,景皇帝時命人修建,本是避暑之地,恭皇帝后來開放給文人雅士聚會之用。怡然居一共兩層,一層琴、棋會友之處,二層是鑒賞書、畫之地。司馬靜流關照過管理官,所以樓里沒有閑雜人等。
站在二樓的木制走廊,落沙看著遠處的田野,道:“幸王兄,母后最喜竹子的清香了,你這次回去給她帶一些新鮮的竹葉,她肯定很高興。我為母后定制了一把琴。至于父王,我特意為他收了幾壇上好的竹葉青,你幫我帶給他。”
“落沙,你最有孝心了。”
“我不能承歡膝下,你幫我照顧好他們。”
“我自是責無旁貸。咦,怎么來了四輛馬車?”
落沙認出馬車上的徽章,道:“是治、旦、符、釋,他們怎么會來?”
落沙與慕容幸下樓迎接,他們要行禮,被軒轅治制止,道:“不必多禮,我聽說幸王子明日就要回北漠,特意來此一聚,招待不周,還請見諒。”
“多謝治太子的款待,我很滿意。落沙妹妹承蒙幾位的照顧,在下不甚感激。”慕容幸微鞠了一躬。
“這里沒外人,你們快別說酸溜溜的話了。”落沙因為從小就被迫學禮數,對這一套頗為不耐。
“你是迫不及待想吃了吧?可這廚子怎么還不露面?”慕容幸岔開話題。
落沙也奇道:“我明明跟他約好了,他不像言而無信的人。”
一輛馬車快速馳來的聲音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一個中年太監扶著小太監的手下了車。
太監大聲道:“圣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