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忍著身體的不適,鳳鳶將現場收拾好,直接宣布閉關,這回是真的閉關了。
清風從幻境里出來,得到的就是公主閉關,以及公主囑咐他要服用的丹藥。清風握住玉瓶,心里有微微的疼痛,公主似乎受傷了,至于為什么受傷,他明白,答案就在他手里。清風思緒萬千,最后定了定神,他絕不辜負公主。
閉關中的鳳鳶將傷勢穩固好,一顆珠子從她嘴里出來。
“唉,又要用到你了,希望這一回別弄得那么凄慘。”鳳鳶握住珠子,臉上變幻莫測,很明顯不是什么美好的回憶。此珠子為輪回珠,鳳鳶跟別人修煉不同,別人是按等級修煉。她修煉的是輪回之力。心思千萬轉,鳳鳶踏入輪回。
另一邊清風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服用丹藥,結果因為藥勁兒過于霸道,清風直接吐血暈過去了。
李家村,李家大媳婦感覺到肚子不對勁兒,找郎中檢查,懷孕了,李家全家上下一片歡喜,這是李家的第一個孩子,十月之后李家大媳婦生下了李家孫子輩的第一個孩子,鳶娘。正是步入輪回的鳳鳶。同一年,李家老大李文杰考上秀才。
三年后,隔壁賀家村多了一個新生兒,取名賀清風。
因為鳶娘是第一個孩子,在李家是受寵的,三歲的鳶娘跟著做秀才的父親學習認字,弄得李文杰直呼鳶娘是男人身就好了。鳶娘三歲學習識字,五歲大字就寫的有模有樣,七歲多了一個親弟弟李凱澤。至此,鳶娘獨生子女的生活正式結束,但是四年的文學熏陶,鳶娘跟村子里別的女娃子不一樣。這四年,她不僅學習讀書寫字,還學習女工,做飯,女子該學的一點兒也沒落下。
“鳶娘,過來,這是你弟弟,澤哥兒。”鳶娘的親娘瓊娘頭戴抹額,看著大女兒看小兒子,感覺整個人都圓滿了。
“澤哥兒,真丑。”鳶娘撇嘴,太難看了,她漂亮娘,英俊爹怎么生了這么丑的孩子。
“呵呵,鳶娘,過一段日子澤哥兒就變好看了。”說到這個瓊娘有些郁悶,女兒鳶娘一出生就白嫩的可愛,完全不像兒子,皺皺巴巴的跟個小猴子一樣。
“是嘛。”鳶娘對此表示懷疑。
“真的,鳶娘,作為姐姐,你要照顧弟弟。”瓊娘對女兒認真的說道。
“好。”不過日后瓊娘看到兩個孩子的相處模式,感覺女兒曲解的有些厲害。
李文杰兄妹三人,他是老大,有長女鳶娘,七歲,長子李凱澤一個月,下面是一弟一妹,大弟李文濤,娶妻琳娘,有二子,五歲的李凱強,三歲的李凱文,小妹娟娘,十五歲,剛及笄,正在相看人家。父母健在。
李文杰考取秀才,家里的條件更好一些,娟娘因為這個秀才哥哥水漲船高,有不少大戶看上這秀才妹子。
“夫君,您打算何時出發。”夜深人靜,瓊娘問自己的丈夫,積累了六年,夫君該考舉人了。
“待澤哥兒滿月酒之后,我就出發,瓊娘,辛苦你了。”兩人成婚這么長時間,一直恩恩愛愛。
“不苦,我等著夫君為我掙誥命呢。”瓊娘搖了搖頭。
“為夫一定努力,鳶娘為夫有些不放心,這孩子太安靜了,同村的小娃娃都四處亂跑,有不少小伙伴,我家鳶娘不是學字,就是做女工。”李文杰嘆了口氣,關鍵是這女兒就是神童轉世一般,學什么都會,就連她爺爺教她種菜,這孩子都一學就會,弄得他爹都惋惜鳶娘是女娃,不然絕對能考個狀元回來光宗耀祖。
“鳶娘是個獨特的孩子。夫君,我有種預感,鳶娘將來貴不可言。”瓊娘也不曉得自己怎么會有這么強烈的感覺。
“夫人都這么說了,為夫也不好說什么,我也相信鳶娘是不同的。”李文杰說道,他沒好意思說,她也有這種感覺。
賀家村,四歲的賀清風正在扎馬步,小身體搖搖欲墜,但是旁邊有一男子,看著那小身影,沒有一絲心疼,不對,是不敢心疼,為了以后,現在這些苦,他不能現在不忍心。
“好了,清風,回去洗洗明早繼續。”
“是,全叔。”賀清風抿抿嘴,小腿不停的哆嗦,但是他愣是沒吭一聲。
“阿全,對少爺是不是太嚴厲了。”見賀清風離開了,旁邊出來一名婦人。
“嚴厲,我倒寧肯現在嚴厲,哪怕他以后恨我,也比以后丟了性命強,夫人如何,還是時睡時醒么,不曉得什么時候能找到玉衡子神醫。”阿全嘆了一口氣。
“阿強那邊也一直沒消息。”婦人嘆了一口氣。
“希望阿強能找到,萍娘,回去吧。”阿全對著婦人說道。
李家,鳶娘早早的醒過來,練了練養生拳,這是村里的郎中鄭郎中教的,鳶娘一直沒有丟下,練完一套拳,出了一身的薄汗,鳶娘簡單的洗漱,就去準備早飯了,像早飯這種簡單的,從鳶娘可以自己做就一直是她做,大菜由她母親跟二嬸娘輪流做。
鳳鳶淘了米,小火燉著,從醬菜缸里拿出腌菜,切碎,放進小盤子里,又拍了根兒黃瓜,至于給她娘做的,則是蛋花湯,兩個雞蛋飛一大碗,鳶娘貼心的為兩個弟弟各留一小碗,又單獨給她娘做了雞蛋餅,擔心爺爺跟二叔下地容易餓,鳳鳶又將雜面饅頭切成片裹上雞蛋液煎了一下,簡單的早飯就做好了。等到鳶娘將飯擺好,將給她娘的飯單獨送過去,他爺爺舉起筷子吃第一口,其余人才動手。
二嬸娘琳娘對于鳶娘給自己兒子留蛋花湯很滿意,雖然不是稀罕物,但是鳶娘有這份心。更何況,她生文哥兒的時候,四歲的鳶娘也是搖搖晃晃的將蛋花湯送給坐月子的她,她的大兒子強哥兒更是大嫂跟鳶娘一手哄大的,琳娘很感激。
“我們家鳶娘的手藝越來越好了。”娟娘覺得早飯特別好吃,她都有些吃撐了。
“你還說,你個小姑子手藝還比不上侄女,羞不羞,都及笄了,廚藝還不過關,這段日子跟你二嫂好好學學。不然去婆家可沒嫂子慣著你。”李家奶奶嗔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