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所部的崩潰導致荊州軍中的恐慌開始蔓延,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將這種恐慌傳到蔡瑁、張允以及文聘所在的苦苦支撐著的前軍之中。
文聘看見蔡中的潰兵正在沖擊前軍的側翼,怒罵道:“廢物!”
轉而對身側的令旗官說道:“命令側翼,箭陣準備,射殺一切沖擊側翼的人!”
令旗官有些遲疑,問道:“將軍,可是蔡將軍還在潰兵之中啊!”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若是蔡軍師戰后責怪,本將自會承擔!”文聘看著令旗官,催促道,“還不發令?”
令旗官這才急忙將文聘的軍令傳到側翼。
“嗡”的一聲,側翼的箭陣瞬間射出無數箭矢,向奔命而來的潰兵、潰兵之后的袁軍騎兵飛去。
“啊~~~”
“自己人~~兄弟們~~”
“救命啊~~~救~~”
聲聲哀嚎,凄厲之聲如杜鵑啼血,在文聘側翼的軍陣之前不斷回響,無數荊州兵大起兔死狐悲之感,士氣大減。
張繡一邊掃蕩著匯聚起來想要反擊的潰兵,一邊說道:“嘿嘿,文仲業,好狠的心!”
說完,對著周遭的騎士喝道:“眾將士,隨我沖陣!”
“威武!威武!”
騎士們舉槍高呼,集結在在張繡的身側,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掃蕩向前。
潰兵之中的蔡中看見集結成鋒矢陣勢的張繡騎兵,心下畏懼,不斷催動胯下戰馬,在親衛部曲得到簇擁下,無視潰散的部隊,繞開前軍側翼箭陣,盡力往前軍陣中趕去。
——————
數個時辰的激烈廝殺,袁軍與劉軍都是竭力死戰,戰爭到這個份兒上,沒什么可說的。
以袁術自己簡單的指揮已經無法左右戰局,而劉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荊州兵頹勢已經顯露,最能打的荊州前軍已經開始崩潰,督戰隊的屠刀也阻擋不住。
荊州兵敗亡突兀且意料之中,只因為前軍的一個普通人丟下手中的兵器,緊接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丟下兵器,開始往后退。
“賈公,劉景升大勢已去!”袁術看見荊州兵四處奔逃,陣型逐漸散亂,指揮系統也開始失靈。
賈詡撫須笑道:“袁公所言不錯,劉景升任人唯親,手下將校不堪重用,致有今日之敗。”
“哈哈哈~~~”袁術心情舒暢,十分高興,“賈公所言甚是,孤當引以為戒!”
袁軍氣勢已經鼎盛,嗚嗚的號角聲再次響徹整個西原戰場,袁軍開始最后的絞殺。
紀靈、劉勛等人性格沉穩,并不著急,只是將大軍以部曲為單位,左右配合,步步推進,將荊州軍陣型的撕口越拉越大。
站在軺車上的劉表看著突然崩潰的荊州兵,以及還在奮力拼殺,幾乎將雷薄所部快要打穿的呂介所部騎兵,不由黯然。
“讓黃忠出吧!”劉表抬手,下達了最后的命令,使出了最終的殺手锏。
原來,早在戰爭開始之前,黃忠就被在劉表的安排之下進入西原西方之后。
目的,突襲袁術!
一個人什么時候最松懈?
就是,他距離成功一步之遙的時候。
所以,當黃忠領著本部人馬猛攻土山的時候,整個戰場都懵了。
所有的袁軍停下進攻的腳步,看向背后的廝殺,荊州兵也不可置信的望著自己的中軍。
袁術目視著距離自己不到一里,勢如破竹、無人可擋的黃忠,第一反應就是跑!
也許是演義中的印象太過深刻,他覺得自己這個時候的情形像極了某位虎步關右的夏侯氏。
沒有人想到,這個時候最冷靜的不是賈詡,反而是袁安!
他跳到袁術的馬前,一把扯住袁術的韁繩,苦諫道:“侯爺,賊將雖勇,我親衛尚有兩千人在此,何故奔命?”
袁術這時才反應過來,有些驚訝的看著袁安,像是第一次認識到馬前的這個袁家家仆,苦笑道:“孤自以為縱橫天下,沒想到還不如你!”
跳下馬來,扶起痛哭流涕的袁安,道:“真吾之心腹也!”
袁術穩定下來,整個土山上的中軍也就穩定下來。
片刻后,紀靈等將望見土山之上傳來令旗官的旗語,“郭從龍率騎兵救援本陣!眾軍向前猛攻荊州兵,不用管中軍,直撲劉表軺車!”
袁軍大纛不移,死死的釘在了原地,雖然廝殺聲一刻不止,但是整個袁軍卻更加氣勢恢宏。
主將搏命,三軍搏命!
荊州軍在黃忠本部八百人的突襲下,也恢復了一些頹勢。
側翼的劉磐兄弟得到中軍五千兵馬支持后,麾下獨具特色長矛兵更是驍勇,與劉勛兩萬混戰在一起;
左翼的蔡瑁、張允蓄謀已久,在郭從龍回援之后,直接對袁軍側翼的陳紀猛攻不止。
一時之間,袁軍情勢急轉直下,陷入苦戰,只因為,黃忠這八百人!
重重護衛之下,袁術看著在自己的親衛營之中左沖右突不止,手下無一合之將的黃忠,目露殺機,原本的欣賞與招攬之情消失殆盡。
此刻,他只想干掉這個留名青史、壞了自己好事的名將,然后把他的頭顱砍下來,三軍示眾。
一位四十歲的老將,歷經滄桑,久戰沙場,一把大刀,一身好武藝,此刻展現的淋漓盡致。
八百人盡皆悍勇之亡命徒,個個悍不畏死,以命換命!
轉瞬之間,黃忠領本部突擊百米,袁術手下的親衛不敢對其鋒芒!
“郭從龍還要多久?”袁術內心直打鼓,不斷催促著問道。
有人答道:“還要一刻鐘!”
從未覺得時間有如此緩慢過,本以為自己的宿命之敵是曹操,沒想到在這里,竟然是黃忠首先威脅到了自己的性命。
袁術拔出腰間長劍,在親衛的護衛之下,大聲呼喊道,鼓舞士氣。
“將士們,援軍片刻可至,賊將雖勇,不過蚍蜉撼樹,不自量力,撐住!”
土山不大,但是分散開來,袁術的兩千親軍只有一千正面對陣黃忠本部。
時間流淌,半刻鐘,阻擋黃忠步伐的五百人幾乎死亡殆盡。
沒有人選擇逃跑,哪怕明知沒有活路,他們都選擇了慷慨赴死。
這些都是汝南袁氏自己的部族里出來的人,是袁術能夠橫行無忌,壓制眾將的絕對心腹。
第一個拉住袁術韁繩的袁安,其實就是他們之中的一員。
與此同時,黃忠本部也損傷不輕,當場死得就有三百余人,剩下的人也是人人帶傷。
黃忠看著百步之外嚴陣以待,圍繞著袁軍大纛的密密麻麻的盾陣,他知道,袁術就在那層層保護的盾陣之下,但是,沒機會了!
他沒料到袁術的親衛如此難啃,再不走,前后受敵,便走不了了。
背后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地面的顫動是因為萬馬奔騰。
看了一眼大纛的方向,黃忠抽出自己的三石大弓,連出三箭,不看結果,轉身就撤。
這三箭,空了兩箭,中了一箭。
這一箭,袁軍,大纛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