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個老師和學生,坐著大巴開始出發。車走了一天,才到山區臨近的一個小縣城。天色已經很晚,連著趕路也不現實,因此眾人準備待一晚,第二天再出發。
翌日。
眾人稍作梳洗,隨便吃了點東西,便又坐上學校大巴前行。
起來太早的夏曦辭,坐在車上還有點眩暈,她不解的問莫紫晗,“怎么這么早,就急著趕路?”
莫紫晗懷里擁著她的書包,神情怏怏的回答,“我聽我老媽說,車再開幾個小時,我們就得走路了。因為越到山區,里面的路越難走,車是開不進去的。所以啊,為了趕時間,得盡早出發。趁有車的時候,你趕快享受享受吧。”
夏曦辭聽到要走路,心情稍微好了點。出了縣城的這一段路,已經不是柏油路了。路面坑坑洼洼,夏曦辭坐在大巴里,被顛的胃里發酸。
她有點慶幸自己早上只喝了一點粥,沒吃其他東西。要不然肯定得吐。
也正是因為這次坐車的經歷,使得以后夏曦辭一坐空間小的車,就會暈車。
將近十點的時候,大巴停了。幾個老師組織學生們下車,然后把行李和捐助的物品分配好,開始往山里徒步。
走走停停,花了三個多小時,才和接待的村民們會合。
這里的交通閉塞程度,讓一眾沒來過的學生們汗顏。雖然他們所在的城市是個三線城市,沒有一二線城市那么發達和繁華,但和這里相比也已經可以稱作是天堂了。
此時,大多數的學生才真正感受到了,這個社會貧富差距之間的懸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沒有對比就永遠不知道知足和珍惜!
村民們熱情的接過部分師生手里的重物,盡可能的一起幫忙分擔。
一個老人帶著眾人走在最前面,他看起來有五十多歲,面相慈眉善目。穿著干練整潔,看起來精神面貌很好。
走了大約兩三公里的路程,終于進了村里。
老人把眾人帶到了一個看起來很落魄的屋子外停下,這才對著眾人說,“我是巖家村的村長,名叫張福國,辛苦你們大老遠的過來。還都沒吃飯吧,這里就是我家,你們快請進。我讓家里人做飯,我們邊吃邊聊?!?/p>
這次活動的負責人,也是實驗二中的教導處主任李昈,走到村長面前,“村長,我們在路上已經吃過了,而且這也沒到晚飯的點,還都不餓,我們先把捐贈的東西給孩子們分發下去,然后再安排其他,您看怎么樣?!?/p>
村長不肯讓人大老遠的來又累又餓,還馬不停蹄的干活,堅持著讓眾人先休息。
李昈也不好再推辭,雖然他想早點先把事解決了。但還有學生,身體正在成長,這么長途跋涉,確實有點吃不消?;谶@兩點考量,李昈還是決定先休息好了,再作其他安排。
眾人吃過飯,分配人員分別給各家各戶帶去捐贈物品。夏曦辭和莫紫晗跟著張曉彤,三人組了隊去看望村里的一位年邁老人。
剛走進老人家的院子,就看到老人坐在院子里的木桌前喝著茶。
這是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留著白花花的胡子,眼睛有點渾濁,看人的時候,需要仔細辨認才能知道是誰。
老人聽見說話聲,顫巍巍的拄著拐杖站起來,“你們怎么又回來了?是不是忘記什么東西了?”
夏曦辭三人一頭霧水,沒聽明白老人的話。
“老先生,您是不是認錯人了?我們今天第一次來?!睆垥酝忉尩溃拔覀兪茿市實驗二中的師生?!?/p>
“唉,老了,老了,不中用了。眼睛不太清楚?。 ?/p>
夏曦辭和莫紫晗站在老人兩邊,扶著老人坐了下來。
老人繼續說道,“謝謝你們來看我這個老頭子。剛才啊,走的也是一批志愿者。是兩個小伙子!他們這段時間,經常來陪我這個老頭子,和我嘮嘮嗑。”
老人說完一句話,張曉彤三人都有點驚訝。沒想到這里還有人來。
莫紫晗忍不住好奇,“老爺爺,那來的人多大?。渴遣皇且彩菍W生?”
老人渾濁的目光盯著莫紫晗和夏曦辭看了一會,才說道,“和你們兩個小姑娘年紀差不多大,應該也是學校組織來的。前幾天他們老師也來過我這,看了看我這老頭子,還帶來了一些日用品,和吃的東西。”
張曉彤點點頭,“看來還有其他學校的志愿者也在這?!?/p>
老人招呼幾人坐下,和幾人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老人名叫吳秋升,是以前的知識分子。今年已經八十六歲的高齡了,妻子十幾年前已經去世,身邊也無一兒半女。一輩子待在巖家村,給巖家村當教書先生當了五十多年。有很多巖家村的一家幾代人,都是他教出來的,所以在村里很有威望。
多數時候都是老人在說,張曉彤三人在聽。老人說這個村里的興盛衰落,說人的悲歡離合,說了很多人的一生。
到最后三人走的時候,心情都有點沉重。這種沉重是對別人一生的感慨!
吳秋升老人卻很高興,他分享了自己見證過得時代,和那些已經被人忘卻的歷史。在那些故事中,有的遺憾終于可以宣之于口,解開老人心里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