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書了,有些急。
這半個來月一直在看資料,原本想隨大流寫秦末的事,但下了一下筆,感覺沒有那種激情,找不到滿意的切入點,猶豫了一下,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但畢竟答應了九月要開書,就硬著頭皮去看了秦末大事件。
最后......
無奈的發現,寫秦末無可避免的要寫打仗,而我的打仗......一言難盡,于是我就把時間往前面提了一下,赫然發現秦朝初年好像沒人細寫過。
掃了一遍書庫,的確沒有。
而且,大部分寫秦朝的都是造反,沒有漢、唐、宋、明這些相國的內容,于是這本“恢秦”就這樣誕生了。
有了想法,就去刻意的搜集秦初的資料了。
越搜集,就越感覺跟了解的不一樣。
很多人對秦朝的第一反應就是暴、苛,但如果真的細究秦朝,剛立國時、于秦二世登基前后數年,完全像是兩個不一樣的時代。
我選取的節點就是秦國剛一統天下。
這時,后世熟知的書同文,車同軌,征伐南越,北卻匈奴,樓船東渡這些事通通沒有發生。
所以,當后文寫到一些跟大家認知不同的地方,不要質疑,這就是秦初,跟大家認知的制度完善的秦朝有很大的不同,天下革新。
......
這本是扶秦的文。
但畢竟作者能力閱歷知識有限,只能盡可能貼合歷史史實。
而且......
春秋戰國時期詞匯大幅革新,像后世熟知的‘革命’,就出自《周易·革卦·彖傳》:“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宇宙’:出自《莊子》: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
像這樣的還有很多,就不列舉了。
所以當文中出現一些很像現代的詞語時,其實古人幾千年就弄出來了,只不過受限于時代,并沒有現在這樣被大眾熟知。
......
說說書名:
原本這本書想起名為《秦未央》,因為寫的是秦,未央為未盡之意,意味著秦國的國運還未到盡頭,而主角名也為未央,所以這個書名是最合適的,不過書名被占了,就只好取了這一個折中的名字。
恢秦!!!
......
說說主角:
主角是土著,但靈魂來自后世,生下來就帶有前世的記憶,不過畢竟生活在戰國末期,很多前世的記憶都開始淡忘,很多都只能見事而回憶起。
所以,一來就攀科技樹這些就別想了。
不可能!
最后插一句。
胡亥的年齡設定,按照《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
而在《秦記》里,二世享國三年......,二世生十二年而立。
一個是二十一歲登基,一個是十二歲。
我個人是傾向于十二歲登基,(畢竟始皇上位也不過十三四歲)不然也不至于這么容易聽信趙高,受到蠱惑。
當然,我書里是取的二十一歲。
......
目前存稿兩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我這個人比較懶,存不下稿子,見到有人催就直接發了,所以可能前期更新會有些慢。
不過,這本書的劇情走向還是很明晰的。
所以大家稍微有些耐心。
畢竟我的準備時間太短了,只有半個月,之前看的秦末資料全部沒用,全部要推倒重來,時間太趕了,不過沒辦法,誰叫有人催呢。
新書到來,求支持,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