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他有這疑惑,這樣想的人不在少數,畢竟懂天體物理的人不多。這些人不斷點頭,很是贊成他的提問。
“你想多了,我不會笑話你的。不懂就問,這是好事?!笨迤澯焉频男πΓ骸靶g業有專攻,你不懂天體物理,卻精通農業技術,而我懂天體物理,卻不懂農業生產。我要是笑話你不懂天體物理的話,你也可以笑話我不懂農業技術?!?/p>
哈哈。一片笑聲響起,凝重的氣氛輕松了不少。
“謝謝教授?!钡玫娇迤澋墓膭?,這人很是振奮,向魁洛茲致謝。
“我看了看,和他一樣有此疑問的不在少數,我就給大家解釋下?!笨迤澅牬笱劬?,目光緩緩從與會人員身上掃過,臉上滿是疑問的人不在少數:“要想弄明白這事,就得明白,太陽系的邊緣是什么?太陽系的邊緣是柯伊柏帶?!?/p>
柯伊柏帶?這是什么鬼?
對于不懂天體物理的人來說,這是個新名詞,有些燒腦。
魁洛茲為大家解疑釋惑:“柯伊柏帶是太陽系的邊緣,那里有著數量眾多的小行星。究竟有多少小行星呢?我們不清楚。”
怎么不會清楚?
在不少人的不解中,魁洛茲語出驚人:“經過人類的努力探索,在柯伊柏帶發現的直徑超過100公里的小行星,超過10萬顆……”
“多少?10萬顆?”
“這么多?”
10萬顆小行星,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不少人被驚到了,驚呼聲響成一片。
魁洛茲雙手下壓,示意安靜,接著嚇人:“這還是人類發現的,人類沒有發現的會更多?!?/p>
10萬顆小行星,已經夠嚇人了,還有更多,不少人再次被震住了。
魁洛茲沒有理睬他們:“直徑在100公里以下的小行星就更多了,數量多得難以想象,據我們初步估計,不會低于千萬之數?!?/p>
“天啊,千萬顆小行星。”
“嚇死我了。我第一次聽說這么多小行星。”
會議室嗡嗡聲大起,如同千只萬只蜜蜂在飛舞。
把與會人員的震驚看在眼里,魁洛茲輕輕搖頭,這才哪跟哪呢,你們就震驚成這樣了:“數量眾多的小行星,并不是給我們帶來困擾的理由,真正給我們帶來困擾的是,這里的小行星太小。可能有人已經敏銳的意識到,我一直在強調‘小’字,就是因此而來?!?/p>
有人不明白,在心里暗想,為什么行星太小,給逃離太陽系計劃帶來巨大困擾?
魁洛茲仿佛知道他們心里想什么:“正是因為柯伊柏帶的行星太小,相對來說,月球就是大塊頭,月球的引力太大。當月球到達柯伊柏帶后,強大的月球引力會捕獲附近的小行星,并把小行星拉向月球,小行星會撞向月球。輕者,月球表面被撞擊得坑坑洼洼;重者,月球發生地質災害,發生強烈地震;最嚴重的情況,就是月球被撞毀?!?/p>
那些疑惑者,終于明白,臉色大變:“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在月球到達柯伊柏帶之前,離開月球,不然會遭遇滅頂之災?!?/p>
魁洛茲點頭:“沒錯,這就是問題所在。按照最初的計算,月球軌道很好,從遠離木星和土星的地方飛向太陽系邊緣。因為月球在獲得自由時的震蕩,其軌道發生較大偏差,從木星土星外圍飛過,在引力彈弓效應作用下,月球速度增加一倍,我們的時間就縮短一半,只有三年時間了?!?/p>
與會人員的臉色格外凝重。
魁洛茲通報完情況,坐了回去。
李逸開始講話:“經過魁洛茲教授的講解,我相信你們都明白事態的嚴重性了?!?/p>
與會人員都明白了,凝重的臉色就是最好的證明。
“逃離太陽系的計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建立月球臨時基地,從地球上轉移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才,以及經過嚴格挑選的各行各業精英人才,還有大量的物資和設備。經過十年的努力,我們轉移了十萬人到月球。”李逸的聲音很是低沉,壓抑不住悲痛:“我們想要拯救更多的人,但我們力有不逮,我們盡力了。”
會議室里一片沉默,更有人低泣,氣氛壓抑沉悶。
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暗地里進行,能夠拯救十萬人類,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第一階段任務,隨著地球毀滅,已經結束了?!蹦ǜ裳壑屑磳⒂砍龅臏I水,李逸接著講話:“第二階段任務即將展開,我們要在三年時間內造出宇宙飛船,離開月球,逃離太陽系,奔赴新的家園。三年時間太短,任務極為艱巨,但我相信,有大家齊心協力,努力奮斗,一定能夠順利完成?!?/p>
“齊心協力。”
“努力奮斗?!?/p>
“一定完成任務?!?/p>
與會人員齊刷刷站起身,拍著胸脯保證。
這次緊急會議,算是第二階的動員會議,成效不錯,李逸滿意,等到與會人員表完決心后,李逸道:“七十億人類同胞遇難,我們是最后的人類,我們不能什么也不做,明天,我們要為遇難的同胞舉行隆重的葬禮?!?/p>
“葬禮。”
“葬禮。”
“葬禮?!?/p>
這是與會人員的心聲,無不是打從心眼里贊成。
動員會議結束,與會人員依次離開,李逸讓專家組成員全部留下來:“按照最初的計劃,六年時間,足以讓我們從容完成宇宙飛船的建造。如今,情況有變,逃離計劃也要改變,你們專家組有什么建議?”
丘桐他們的目光落在陸昆身上,陸昆作為專家組負責人,當然是他發言為宜。
陸昆明白大家的想法,微微一笑:“我是負責人,不能先說,還是最后總結發言吧。”
陸昆一向都是最后總結發言,專家們也就不客氣了。
彼得諾夫第一個發言:“逃離計劃的核心就在于宇宙飛船,既然時間緊迫,我們沒必要按照最初的計劃來建造,可以建個小點的飛船。”
潘兆先立即反駁:“不行不行,我們要考慮到長遠問題。我們要在宇宙中航行很長時間,順利的話要幾百年,不順利的話,可能要上千年。如此漫長的時間,人類會繁衍,我們必須要把這點考慮進去。我只有十萬人了,增加人口,進行種族繁衍極為重要,所以,我認為還是按照最初的計劃,建造一艘可以承載三十萬人的飛船為宜?!?/p>
十萬人口,聽上去不少,其實不多,增加人口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把這點考慮進去。
不少人點頭贊同。
彼得諾夫雙手一攤,很是無奈:“潘,你說的固然有道理,但是時間緊迫,建造任務非常繁重,我們不可能在三年時間內建造出那么大的宇宙飛船。沒有現在,就沒有未來,我們要想有未來,先得把現在這一關過了再說?!?/p>
這話也有道理,不少人點頭贊成。
潘兆先不同意:“不考慮未來,只顧現在,注定沒有前途,無法完成種族繁衍,文明傳承的重任?!?/p>
這話也對,現在和未來都重要,不能不考慮,這該怎么辦?
不少人直撓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