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治水蕩妖記

第八章神人夫妻解厄圣仙出山尋友

蒼桑有云:

“天換地變,日落月起”。

天地自盤古開辟后,天地太宇定性,遂分各界,皆有神主統領。

天帝帝俊居中天,統天上下界,及四海一切事物。

有云:

“中天下界為獨尊,司神皆是由帝統。”

昊天上帝居于九天神庭,執掌自然天道,總領四季、日月輪回,主宰天時、風雨、雷電,及一切人間禍福,凡人者發誓,皆是告言昊天上帝也。

有云:

“五方五老為其輔,日月風雨為使神,后敕德君領四季,主宰下界萬靈根。”

太宇辰界則是由東皇太一總領,東皇太一居于太宇界之北極星境太素宮。

有云:

“太素宮中太一主,星辰為佐抱紫微。”

那大地及冥間,則是后土地皇娘娘掌領,而娘娘居幽云谷。

有云:

“大冥之母自地成,上對皇天下為主。”

話說蒼天有主宰,天庭掌法,星有星規,地有地律。井然秩序,自是始定。而有極、太極、無極三界,乃三清所治,此三界各星境,乃大羅道仙、太圣古皇、圣德仙神,方能居之。

有云:

“浩蕩混沌本是氣,盤古身死發為星,

鴻蒙外界諸星境,三清所化萬萬億。”

太宇之外有天海,天海便立鴻蒙中。

有云:

“天地星辰諸方帝圣,統御各方在其宮,各有其位,各司其職,各行其權。”

那元始天王將女兒西王母嫁與類,類乃天之化身,本體乃是天,圣號曰昊天上帝,后來,昊天上帝與西王母共生二十四子女。

那天帝俊,結娶了羲和、常羲、娥皇。

有云:

“帝俊與曦和生有十日,下界與某些凡女結合,生季厘,治重陰之山。

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獸、木實,使四鳥、豹虎熊羆。

帝俊生黑齒,姜姓,黍食,使四鳥。

帝俊生中容。

帝俊經常臨凡,與諸凡女婦生子,帝俊生帝鴻,帝俊生晏龍,帝俊生禺號,又與下界南海女子娥皇,生三身,此皆后事也,不題。”

大地上的殺伐戰爭,與血腥之文明,不斷交融,那邪怪妖精亦不斷現生,舊之時代,已慢行過去,新之故事,又將是開始。

有云:

“六十四氏代代更,百姓部族漸漸成。五龍宗族徙西南,鉆木取火燧人氏。”

光時飛遷,有云:

“吹風如過眼,一代去,一代來,往舊故事已成空,當今又見新人翁。”

星移斗轉,萬物交替,那圣仙在洞中,不知渡了多少個無數日月。

有云:

“合道星境的散仙,聞圣仙之大名,無不到此葫蘆山,看望其,來者亦是源源不絕。”

時光一晃,歲月又變。

話說不覺神漢之時,在那有極之界內,閃耀無數玄光,其中一道玄光,撞到混體垣斗,橫空直閃,過太宇,入天地境,破九重天,落于大海之底,一聲巨響,啄穿地心,海水狂湧于裂口不止。

那地心受災,天亦即之變化,狂風暴雪,云遮日月,大地一片漆黑,朦朦朧朧,大海狂嘯無度。隨即,乾坤顛倒,如混沌一般,天在下,地在上。

在天地受災,人民受難之時,伏羲氏應時出山。

伏羲氏早年受郁華子之傳,學得仙法。

有云:

“郁華何方士,老君煞靈化。”

那伏羲氏自創八卦,算得天地有劫難,便入龍山自眠修法,果不其然,天地真有劫難,而伏羲氏即出山救世。

有云:

“伏羲一畫開天掃塵暈,手捧八卦定乾坤,功蓋萬秋庇子孫,留下八荒圖,以鎮十方海。伏羲者,乃是無量普教天尊降生,投于華胥氏之胎,臨凡降世。”

那天地復原,萬物回歸平靜,不久,伏羲氏受命歸天。

不覺有云:

“萬事萬物,猶如過眼云煙,當事不做,飛時流快。”

話說那公魚與漢東曾去燕鷹湖尋圣仙,發現圣仙不在,于是,分頭尋找。

某一日,漢東帶著太蓮在山中,忽遇天暈日暗。

太蓮問其師曰:“師父,師父。”

漢東曰:“何也”。

太蓮曰:“看,天色暗變,不知發生何事耶!”

漢東曰:“應是東海之水暴淫,山洪暴水遍地,猛獸橫行,飛禽惡亂,妖魔亂世,暴傳瘟疫,加以人族相食,亂律自然,部落互伐,貪婪無極,亂性無度,貪厭無減,五方沌亂。惹得天帝怒之,行懲罰之事罷”。

太蓮曰:“為何人間敗倫如此地步矣!”

漢東曰:“吾非知之,自猜耶!”

事出從何起,有云:

“黑龍作亂,撞破天閘,傾洪暴推,天河淫暴之水流入人間。”

又云:

“走獸人族精怪亦被淹滅,人族銳減時,出一蓋世神人,名曰女媧氏。女媧者,乃是伏羲之妻也,伏羲升天,中土氏族大寶之位,由女媧繼承。”

話說一個月前,女媧氏在部落中,選了繼承人,見大庭氏在部族中,事事有序,樂于助人,于是,女媧氏選她為繼承首領者。

有云:

“此大庭氏,非日后世之炎帝大庭氏也,此大庭氏乃羲媧部族之女豪杰,非男身也,氏相同,非一人也。”

女媧氏早年拜仙人郁密子為師,得其師之仙法,行風如電。

有云:

“女媧氏乃是度人無量天尊臨凡降世,降于南澤之林。出生之時,七色光華,天照祥瑞,華胥氏游于南澤之林,見光耀揚閃,入于林中,見一嬰兒在花巢之中,百鳥圍護,鳳凰為佐。于是乎,那華胥氏驅散鳥群,遂抱嬰兒回到氏族扶養,長大后,為其起氏,曰女媧,媧者成人,與養兄包犧成姻,包犧者,乃太昊伏羲氏之少名也。女媧氏降生,乃大道降下正義神人,代代救世于難。”

話在一日,女媧氏在湖畔參道,聲聲動耳,難以參悟。傾時,郁密子現身于湖空之上,隨后,那郁密子讓其自去昆侖山,修性悟道,望其在修道功成之日,教化眾生,渡劫中界。

有云:

“媧皇圣師誰可知,太清道化為分枝。”

隨后,女媧氏呼來大庭氏,曰:“今吾有事將往一處,讓汝代吾位,治理部族。”

大庭氏曰:“母親,吾怕擔此大任。”

女媧氏曰:“汝在氏中樂于助人,事事有序,不必過謙,吾有汝相助,幸也。”

大庭氏聽后,大為感慨,曰道:“吾將不負母親也。”

之后,女媧氏便往去昆侖山,她在山中修道練法。

有云:

“玄法妙又妙,一日七十變”。

那羲媧氏族由大庭氏暫代治理,女媧氏不在其間,其治理井井有條,不負女媧氏之栽培。

一月之后,天有不測風云,黑龍作亂,撞破天閘,天上洪水流入大地,江海亦隨之狂暴。

大庭氏帶羲媧氏族逃往高山,女媧氏得知東海、南海洪水虐民。于是,便出山救世,看到大地萬民受暴洪所覆,人族銳減。

有云:

“中嶺大地,只剩天皇氏族、有巢氏族、燧人氏族、羲媧氏族等,此些氏族,皆是華夏古之正宗。”

那神人女媧氏在南天之空,看見東南丘土,尚未被淹沒,駕風而去。至后,以泥土仿照人之模樣,摶黃土造人,不久,一批一批的人族誕生,其告知孩兒們,躲避洪水,逃于高山之上。

那黑龍從天而下,張口奔向女媧氏之子群,神人女媧氏駕風迎去,與那黑龍大戰。

有云:

“驚云滾血染蒼穹,神人救世誅黑龍”。

那神人殺了那作惡黑龍,隨后,煉五色石補天,再立四極,雖止大部暴水,但還有幾段漏口,女媧氏以身補缺漏口,止住天洪,她亦逝去。其救下她的氏人,其救下她的孩子們,其救下了大地上的萬物。

有云:

“洪水淫辱大地,萬物將傾覆,天閘大水流入人間不止,黑龍亦趁時亂世,致使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洪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洪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那大庭氏與眾人見到神人女媧氏身體化為青氣,無不哭泣,她摶黃土所造的孩子們,無不哭聲震野,都在大聲哭喊:“母親歸來,母親歸來”。

有云:

“女媧氏所造之人,繁衍出柏黃氏、中央氏、卷須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渾沌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元懷氏等,此皆人族先宗”。

那神人女媧氏入圣,靈魂飛升蒼穹,有應龍、青虬來迎。

有云:

“神人女媧圣靈,乘雷車,服駕應龍,驂青虬,援絕瑞,席蘿圖,黃云絡,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搖,道鬼神,登九天,朝帝祖盤古于靈門,宓穆休于太祖伏羲之下”。

在那靈門前,還有諸仙神宗相迎。

有云:

“帝俊相迎,諸仙進叩。金龍鳳凰喜,萬鳥個個慶”。

伏羲氏駕青龍,前來迎那女媧氏,夫妻遂重圓,后共居于太極界歲星境,天帝尊神人女媧氏為陰帝。

彈指光陰,正是有云:

“朝朝暮暮,日月四季輪回,德主代代傳,千千萬萬歲,歷現滄桑,少典厲民,神農嘗草,炎帝種谷,黃帝征伐,歲歲又朝朝。”

話說東皇太一雖主星辰太宇界,但星辰雖多,即少神主理,于是,東皇太一遂往太極界,奏請帝祖元始天王相助。事后,元始天王命女媧娘娘與天帝,共執主星大事。

那女媧娘娘與天帝接下主星大任,而此時,人間發生了大部族戰爭,蚩尤率軍掠攻黃帝及炎帝所族。

有云:

“蚩尤者,乃黃帝暗子,母曰有苗氏。”

那女媧娘娘與天帝遂應天順道之大勢,議定封星大業。蚩尤之亂,必然覆滅,兩方陣亡將領者,皆入太易界,為東皇太一座下將臣,主宰星辰。

那女媧娘娘讓東皇太一,在南岳之巔,設一招魂臺,凡兩方陣亡戰死之魂魄,皆招來入此臺。

那死亡將者、輔者、援者為星神,以此補缺星辰之位。雙方亡兵者,皆為星辰之兵。東皇太一著派國蕩去建造招魂臺,以此招補主星之位,不題。

有云:

“宇宙星宮本無神,二圣共定星辰位。”

卻說軒轅黃帝率軍在望山打敗了蚩尤前鋒主力,并斬殺蚩尤八十一義兄弟中的十六位,挫敗了蚩尤西進的腳步。此戰,扭轉了戰局,將防御轉為進取。

天帝得知下界黃帝在望山敗敵之事,想左右人間戰局,并暗中派下風伯、雨師、夸父等,助蚩尤攻黃帝。

那帝俊此舉,違背了當初的議定之事,此后,使諸神卷入此戰,也成了人神共戰。

夸父有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

卻說風伯、雨師、夸父下凡助蚩尤,而應龍、女魃等出山助黃帝,在里州,大敗蚩尤。那蚩尤率其軍,退于冀州之野。

黃帝得知蚩尤敗退冀州之野,遂命牧神皇、風后、鄧伯溫等人,為左中右三方主將,圍攻冀州之野,連戰百回。

最終,蚩尤所部戰敗而潰,其本人與夸父奔逃。黃帝命三方主將,勿必擒殺蚩尤。

卻說牧神皇、風后、鄧伯溫商議,將追殺蚩尤之任,交予應龍,途中,風伯雨師助蚩尤。

黃帝又命女魃助應龍,與那風伯雨師大戰。

卻說那蚩尤與夸父逃往南極之地,應龍追上,并斬殺此二人。

有云:

“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話說那夸父死后,靈魂升空,天帝將其靈魂,投入后土妻子之胎中,出生于博父國,所以,其以國為名,長大后,拜仙人,學法術。后來,其得自知前世今生,亦自號為夸父,此后事也,不題。

有云:

“博父國在聶耳東,其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黃蛇。鄧林在其東,二樹木。一曰博父。”

涿鹿之戰,以軒轅黃帝勝出,蚩尤被斬殺。后來,炎帝氏與黃帝氏,又戰于阪泉。

有云:

“炎帝氏曰火帝,又曰赤帝,號神農,非氏神農,興于姜水,以姜為姓。黃帝氏曰軒轅,二人戰于阪泉。”

事從何時說起,往事有謁:

“軒轅赤帝本乃同源,同胞自出少典有熊。少時赤帝射獵山鷹,一時迷途失至姜水。

炎帝榆罔遇著狼群,少年七箭驚狼遠去。告知榆罔不知歸途,榆罔帶其歸族神農。

帝以姜水賜其姓也,予其神農小字姜姬,后有蚩尤勇得帝識,勸帝擴土西戰軒轅。

一戰阪泉榆罔大敗,參盧榆罔禪于有熊,黃帝封之參盧于潞,裔后繁于河之東北。

數年之間蚩尤作亂,拜招八十一眾反主,自號炎帝連破榆罔,崩前帝受位與姜姬。

姜姬登寶炎帝之位,號為赤帝主事神農,派使中土與合軒轅,黃帝知弟還生淚目。

東征蚩尤二兵遂合,涿鹿一戰誅斬蚩尤。天上只有一日東升,中土豈可共有二主。

大將刑天先行奇計,兵指軒轅反行被誅。斷頭胸生囗齒鼻目,持斧架盾不死神士。

與兄大戰姜姬炎帝,二戰阪泉報恩先帝。此戰長兄大定中土,軒轅力勸弟歸當回。

野山相會真情灑淚,二族統合名號華夏,天下一統號令四海,二祖共并開紀新元。”

那赤帝被其兄長軒轅黃帝勸服,兄弟重歸于好,黃帝一統中土,建號“共主”,族為“中夏”。

有云:

“恩怨始終是兄弟,人間矛盾皆如此。”

卻說那國蕩招陣亡將者入南岳招魂山臺,再送往紫宮,由東皇太一分封主宰太宇眾星境。

有云:

“太宇星境,缺星主之位,一千三百七十二位。今敕四百七十二位,令蚩尤為四百七十二首星兵主,主將星,其八十一兄弟,各主八十一星辰。敕令炎帝座下大將刑天,主煞星。剩余各星主位,一一齊敕。”

又云:

“分爭統一本是應天命,不慎違議終成人神戰。一戰又一戰,亦隨應天命,雖是不慎事,封星始終定。百神千軍結涿鹿,中土一統唯軒轅,殺伐戰史由此興,從此華夏起新元。”

轉眼不知歲月又匆匆,將現一場風云大故事。

有云:

“風雨日月換,四季依回轉,山河萬物變,五方遇春歡”。

話說在合道星境的葫蘆山洞之內,厲光金沖,擊洞閃外,洞內有四柱,前兩柱,柱中有水火藤,火藤綁住圣仙右手,雷藤綁住圣仙左手,后兩柱,柱中有雷電藤,電藤綁其右腳,雷藤綁其左腳,四柱神法雷電水火,經三十萬八千歲的磨渡,四柱神法全入圣仙體內。

傾時,噴發金光,轟隆一聲,四藤盡斷,四柱盡裂,那圣仙破洞而出。

自然童子小青龍見曰:“恭喜師父出洞。”

圣仙曰:“汝護法伴隨,今日出洞,甚是激喜,太是感愛”。

小青龍曰:“師父不必如此”。

圣仙曰:“此處乃合道星境,現今,汝可與吾同回于天地境之內。”

小青龍曰:“師祖曾言,若師父出洞后,便讓吾去靈光洞尋他”。

圣仙曰:“也好。”

兩個依依一番感言后,小青龍化作一道金光離去。

圣仙亦化作一道金光,徑出合道星境。

有云:

“行空飛太宇,一道金閃光。”

說話那圣仙回至天地境,心中萬激,站在一處高崖之上,看著瀑布擊流,飛鷹蒼穹,大喊幾聲:“吾回來矣。”

隨后,他駕云去尋找風火矛,隨應感而尋,來至中央太和寶真無理之國。

當圣仙尋至一處,看見一條巨大高山之柱。不遠處,有一青子在小溪捧水而飲,那青子見圣仙,行了過來,圣仙見其容貌。

有云:

“儀表正正,身長八尺,目秀眉清,好一士杰。”

那青子很是驚訝,曰道:“是師父,師父,師父。”

圣仙曰:“汝系?”

那青子曰:“吾系青鶴呀!”

圣仙曰:“汝真是青鶴?”

青鶴曰:“吾真是青鶴。”

那青鶴想了想,隨后,將圣仙所教的法術,打了一番。其又將背后飛火印給圣仙看,還將圣仙救他的事,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圣仙曰:“對對對,為師愧也,想不到,汝已成大人矣。”

兩人相畏一番,圣仙問曰:“汝為何在此?”

青鶴曰:“為了尋師父,尋了許久,只尋到師父的兵器,卻尋不著師父!為此,吾在等候,等了半月,等不到,在汝兵器周邊,留下火龍痕跡,若汝見著后,必會來尋吾,可是,未等來,吾又每隔一段時日,便來此處。”

圣仙曰:“師父萬分愧疚也。”

青鶴曰:“師父不必這樣。師父,汝兵器,便是前面那巨柱。”

圣仙曰:“汝先避一避,吾去取那兵器。”

那青鶴即時躲避起來,圣仙行去,那巨柱峨立于山,草塵濃厚,圣仙飛起,雙腳一蹬,落塵飛石。

不一時,現出一兵器,乃是巨大乾坤槍,插在山上,圣仙變化巨人,拔出巨矛,地動山搖,濃塵滿空,又變回原來之大小。

圣仙曰:“好久未使,今日必好好武耍”。其打轉練手,耍舞動擊。

真是:

“昔日英雄又回歸,三十萬載八千歲,

秋風走塵一笑過,萬里長河歲月輝。”

那圣仙叫出青鶴,問他父母可好。

青鶴曰:“師父,吾父母都好,其等與仙老伯都在念汝啊!”

圣仙曰:“那事不宜遲,現往洞淵清衍之國。”

青鶴曰:“好哩。”

隨即,二人駕云,遂徑往那洞淵清衍之國。在途中,圣仙告訴青鶴,說他有個師弟小青龍,青鶴得知很是開心。一路上,師徒二人暢所欲言。

有云:

“兩條光影閃,已是到去地。”

卻說到了洞淵清衍之國飛湖谷,見了昔日故友,大家相見,喜淚歡慶,那老友仙老伯其收了一對兄妹為侍童。

有云:

“男曰華房,女曰靈珠”。

隨后,眾人食果飲泉,歡談長言,圣仙在飛湖谷居住了數月后,告別眾人回鄉。

此時,已是軒轅黃帝治世之時,圣仙久別故土,駕風回鄉。

在途中一雪山上,遇到一只翅膀受傷的黃鶴,于是,圣仙施法治愈黃鶴,曰道:“翅膀已復,汝去罷,自在飛去罷!”

但那鶴不肯離去,而一直在圣仙身旁圍繞,圣仙明了,曰道:“走,吾等起行回鄉”。

那黃鶴載著圣仙徑去,而圣仙給其起了個名字,叫“雪山神子”,又賜他一個鶴名,曰“萬歲”。

一陣飛行,來至華山之西萊山,見一巨鳥來襲,圣仙駕鶴避閃過那鳥空襲。

圣仙曰:“哪來之怪鳥”。

有云:

“華山西,又西三百里五十里,曰萊山,其木多檀楮,其鳥多羅羅,是食人”。

那巨鳥不停圣仙后面翔飛,圣仙曰:“好一個怪鳥,得想個法子,鎮住它才行”。

那圣仙在鶴背上思尋妙計時,那鳥從后面直撲而來,雙爪撲來,黃鶴受驚,從空掉翻,那圣仙亦掉下鶴背,落于云朵之上,空中零落一些黃鶴羽毛,那鳥又從云空向圣仙撲來。

圣仙遂飛落于地上,那鳥緊追不放,圣仙施了一法,移木為假身,真身藏于假身之后的大石后面。

那怪鳥飛落,一把擒住那假身,剛起飛時,圣仙即從石后跳出,一槍刺中其屁股,那鳥痛得大叫一聲,震撼整個山谷。

隨后,那鳥忍痛求生,縱身飛天逃了去。

那圣仙見雪山神子尋回,便縱身上了鶴背,繼續自己的回鄉之旅。

鶴載行空,一時光陰,圣仙望見不遠一山叢松間,見有兩只猛獸相斗,一個乃山虎,一個乃黑蛟,猛斗聲吼。

那黑蛟把山虎咬死,拖入水中,圣仙跳下仙鶴,落在剛才哪兩只猛獸爭斗之處,突聽背后樹叢有聲,圣仙朝聲響之處去察望,即叢穴中有兩只小虎,即是出生不久,哇呱之聲。方知被黑蛟所叼之虎,正是此二幼虎之母。

現今,母虎被食,留下二幼虎。于是乎,圣仙將那兩只幼虎抱起,順手帶回故山。

有云:

“一陣縱行飛,回見故鄉地。”

那圣仙久別故山,回時哪刻,圣仙感慨萬分,長嘆一聲。

有云:

“多少長年不可追,多少恒歌不可挽”。

那山中一切還依舊,圣仙行于山中,觀景覽湖,飲山澗泉水,采食山樹果,與萬歲鶴、二幼虎為伴,夜睡石洞之內。

那二幼虎饑餓,圣仙教幼虎采食靈芝果。

有云:

“靈芝果根在土內,藤葉散地,結出其果,四季常有,其果能解饑,能解渴,能御熱寒,吃上一個,三月不饑。”

卻說時光飛逝,又過一月,圣仙想念兄弟,便去找他那惜日的兩位兄弟。

那圣仙駕鶴一途縱飛南下,先去貌姑島焚澤山飛牙洞,找那妙仙漢東。

有云:

“飛縱南去尋,只為見故人。”

卻說圣仙來至南海之濱林,見有一國中歡天喜地,國人在起舞歡歌,于是,下去討水相食。

那圣仙駕鶴降下,眾人見后,紛紛圍了過來,有人前去告知了國王。

不一時,那國王從高臺下來,眾人讓開,圣仙看了看,

只見得那國王:

“面如童子顏,美髯美鬢鮮。身穿虎黃衣,鹿帶束腰間。足踏熊掌鞋,儀表威嚴烈,目光如電,英姿軒昂。”

那國王曰:“先生從鶴背而降,不知哪方人士?”

圣仙曰:“吾乃紫雁山仙風洞仙人青坐是也,至此討個水。”

那國王曰:“好說好說,今日得子,請仙長同慶。”

圣仙曰:“恭喜恭喜,不知貴國之號,國主之名。”

那國王曰:“予乃周御,國號曰華圣。”

在圣仙與國王談聊之間,卻說其國夫人來了。

那周御國王介紹,曰道:“此乃吾之國夫人,號曰紫光”。

那夫人有云:

“上著白狐衣,下著黃鹿裙。系束虎尾帶,足踏紫兔鞋。臉清眉柳,春姿翠揚,身抱文曲子,非凡有仙氣。”

圣仙見了禮,那夫人亦回了禮,隨之而來的女侍,亦抱著諸王子,細看幾個,共有九子。

那紫光夫人曰:“玉池得子,乃蒼穹賜圣,今日見仙,亦合上天之數。”

圣仙曰:“兩位喜得圣子,可喜可賀啊!”

紫光夫人曰:“請仙長一同入席,觀舞即慶。”

圣仙曰:“那打擾矣”。

那國王曰:“不擾不擾,請。”

隨后,圣仙參與了圣子降世禮典,與國王眾人同慶唱飲。

那紫光夫人得子,有云:

“因上春之日,百花榮茂之時,游戲后苑,至金蓮花溫玉池邊,蛻服澡盥,忽有所感,生蓮花九苞,應時開發,化生九子。其二長子,是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其七幼子,是為七星,或善或惡,化導群情。”

又云:

“紫微大帝者,乃斗母之次子,日后,星辰更劫,東皇太一將星主之位,傳于紫微太皇,天地星辰后統歸于高上玉皇,東皇太一隱歸于太極界柱矢星境,是為逍遙之隱圣,此后事也。”

那禮慶完畢,果飽酒過,圣仙辭別那周御國王與紫光夫人,起程尋漢東去了。

長路漫漫,那圣仙縱行南海,穿橫大洋,因不記得方向哪邊,找了許久,萬歲鶴已是饑渴,看見海中島嶼眾多,于是,找一島而下,讓萬歲鶴尋食一番,那萬歲鶴在海岸埔魚而食,而圣仙從島岸,往山上尋水而去。

有云: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獸,左右有首,名曰足術踢。有三青獸相并,名曰雙雙。有阿山者”。

那圣仙來至一山溪,捧水而飲。不長時,聽聞海岸黃鶴驚鴻之聲,隨即下了山,在那岸邊,其看見一只雙頭異獸咬住萬歲鶴的右爪,其獸名曰“足術踢”。

圣仙遂打出一道電光,將那獸打翻在地,萬歲鶴掙脫了獸口,縱飛于空。

突然,又有一異獸從岸叢中躍出,名曰“雙雙”,直撲圣仙而來,圣仙閃過,跳于海石之上,那倒地之獸足術踢,站了起來,亦撲向圣仙,圣仙飛于空中,口吐出烈火,那二獸遇火即怕,躍入岸叢,逃離而去。

隨后,圣仙施法為萬歲鶴療傷,次日,那萬歲鶴傷好愈。

隨即,一仙一鶴又起程了,不長時,圣仙偶遇一仙人駕白鷺經過,經過尋問,得知此仙名曰“萬始先生”。

那先生曰:“不知仙家何名?往何處”。

圣仙曰:“吾曰青坐也,今往去射月國”。

那先生曰:“吾與汝同路,那一同前往罷”!

隨后,二仙一路上唱聊,光陰不知不覺,已飛行數萬里,卻說到了那射月之國,二仙互禮告別。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黃公麟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临武县| 德令哈市| 上高县| 阿荣旗| 丰顺县| 仁布县| 郯城县| 城口县| 鹤庆县| 政和县| 昆明市| 巴楚县| 陕西省| 军事| 邵东县| 新邵县| 拉孜县| 文水县| 巴南区| 横山县| 芜湖县| 长岛县| 饶平县| 即墨市| 南丰县| 定西市| 手游| 新田县| 青河县| 宜都市| 秦皇岛市| 固原市| 宁都县| 吴江市| 涟水县| 德令哈市| 会理县| 宁晋县| 万全县|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