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云:
“治水半月功,卻是毀一旦?!?/p>
話說那魚怪禍亂筑堤,使虞軍的半月辛苦,毀于一旦。而漢東等人相議后,讓那后稷率軍,接著備石、備土、備木等,不題。
有云:
“紫氣長來有仙客,此來特為獻奇策?!?/p>
卻說有一青衣女子來至白馬屯,見到了后稷,說是來尋青鶴的,隨后,后稷帶那女子,往見青鶴等人。
在那大草棚內,漢東與青鶴、子高等人,在想辦子抓那妖怪。
青鶴對漢東曰:“師叔,這下如何是好?”
話語剛落,后稷入于棚內,曰道:“青鶴,外有一青衣女子來尋汝”。
青鶴很是茫然,曰道:“尋我?”
那青衣女入內,幾人見得:
“堂堂儀容,艷靈清媚,紫香四飄,黃發長美”。
青鶴對那女子曰:“伲我見過嘛?”
那青衣女曰:“見過,汝曾在一邊江與我相會過”。
漢東笑曰:“好汝個青鶴,吃過的果子,倒是忘矣”。
青鶴曰:“師叔,莫有此事,莫有此事。”
漢東曰:“釋之,便系掩之”。
那青衣女對青鶴曰:“汝可真系貴人多忘事??!”
青鶴回想了一番,曰道:“是與一女子曾在某江邊會見過,可非汝也,那女子禿無發,曰女魃”。
那青女曰:“我便是那女魃,黃帝之女”。
在場眾人都驚了一下,青鶴更為震驚,曰道:“伲系女魃?”
女魃曰:“我今來,特來為爾等指點迷津”。
青鶴疑惑曰道:“汝會擒妖?”
漢東把青鶴推閃一邊,曰道:“上仙,請言”。
女魃曰:“此處妖怪,便是那陵魚人面,手足魚身之怪,住在西海月牙湖,若想除去此怪,須借來一物,方可擒之”。
漢東曰:“系何法寶邪?”
女魃曰:“乃是北洛河宓妃宮第中之九龍水晶珠,我可帶爾等去一番”。
漢東曰:“那多謝矣。”隨即轉身曰道:“子高、后稷”。
那二人曰:“在”。
漢東曰:“吾與青鶴隨上仙,去一趟北洛河,爾二人,好生看好此處,千萬莫讓人靠近缺口,待吾等回來再言”。
那二人曰:“系”。
漢東與青鶴、女魃三人出于草棚。
漢東曰:“上仙可與青鶴同坐一飛騎”。
青鶴曰:“與其同坐?”
漢東曰:“大事要緊,快呼飛騎前來”。
隨即,青鶴呼來那雪山神子,與女魃同搭而起,漢東呼來風鷹,搭飛騎隨后。
縱行幾百里,飛至一山,忽遇大霧。
青鶴曰:“師叔,有大霧,如何是好?”
漢東曰:“大家多加小心”。
女魃曰:“此山名曰虎楓山,之前,來此過,尚沒如此大霧”。
漢東曰:“季氣難測,有此大霧,也有此理”。
不一時,從霧林中飛出一大群赤色燕子。
有云:
“飛噪赤燕,藍眼靈光,山頭環群,對對排排,似如長龍奔騰。此燕,乃太乙火精所化,一生長行。遇霧則歡,遇林為巢,名曰山魁火燕?!?/p>
青鶴對女魃曰:“汝看,好美哪”。
女魃曰:“小心,其眾會噴火,遇霧甚歡,快行飛離”。
那火燕群飛至三人上空,女魃大驚曰道:“快快駕騎飛離”。
話罷,那燕群突然飛向三人。
漢東曰:“不好!”
那燕群對三人噴出赤火,狂叫鳴音,聲聲刺耳。
有云:
“鶴羽煙,鷹飛惶,青鶴火發蕩,女魃青衣擋。
霧天間,火燕歡,漢東使橫戟,一場霧中狂”。
那青鶴女魃二人駕飛騎,左飛右閃,漢東亦縱鷹避讓,三個在混亂大霧中分離,那黃鶴身遇赤火,亂飛亂奔,不知飛至那處,在一湖中墜落,女魃及青鶴二人亦隨著墜落。
漢東縱騎擺脫燕群,飛出大霧,即不見青鶴與女魃二人,漢東曰道:“糟糟糟”。又喊曰:“青鶴,青鶴,青鶴”。
于是,漢東縱入霧中,那火燕,又成群而來,漢東一邊駕鷹閃避,一邊呼喊青鶴,漢東尋了許久,大霧慢慢散開,那燕群亦隨之亦飛離,回了林內。
卻說那女魃與青鶴墜湖后,爬了上岸,輕風細吹,見到前面有一片樹林。
那女魃曰:“方才被汝害苦矣”。
青鶴連忙道歉,然后,青鶴視看四周,曰道:“看哪?前面綠樹悠悠沉沉,四周無聲,見大石后面,長草驚風?!?/p>
前方有物,青鶴往前視看,見得一小異獸。
有云:
“其狀如禺而長臂,善投,其名曰囂?!?/p>
那小獸見了青鶴,隨手拾起石頭,扔向青鶴,石頭直飛而來,青鶴閃過,女魃見狀,亦往去看之,青鶴被小怪扔石,頓時,怒火中燒,縱入林中,去抓那小獸,女魃追隨其后。
只因青鶴追得太快,女魃跟不上,于是,女魃在四處尋找青鶴。
不長時,看見青鶴在一林中空地上,女魃縱身飛躍而至,剛到青鶴身邊,即看見一大群異獸在虎視眈眈,有的在樹上,有的在草叢里。
青鶴曰:“汝何來矣”。
女魃曰:“我來尋汝,汝怎闖入其眾領地耶?”
那群異獸,個個怒目看著青鶴與女魃,而二人不敢妄動,那獸群的首領,從樹上持藤蕩下,對著青鶴、女魃,怒吼一聲。
隨即,那群獸拾起石頭、斷木,扔向青鶴與女魃,而二人起腳便逃,那獸群一邊緊追不放,一邊拋石扔物。
不長時,青鶴與女魃二人,跑至一沼澤邊前,而那群異獸不敢再前,紛紛在樹上樹下狂吼,一陣涼風吹過,那獸群四處奔逃。
有云:
“能讓獸群驚四奔,此澤必有更惡物?!?/p>
女魃曰:“小心,我等已進其他異獸之領土也”。
正當兩人左視右望時,一時間,狂風大作。
青鶴曰:“大風作,必出妖?!?/p>
不一時,一條五丈大蟒從沼草行出,圍繞在一棵巨樹上,吐舌流毒。
那青鶴抖了抖,女魃連忙扶正青鶴,曰道:“快跑”。
青鶴回了神,便與女魃起步就逃,那大蟒緊追而來,而二個左沖右繞,歪打正著,回到了之前的湖邊,那大蟒亦快追至。
青鶴吹了一口飛哨,那大蟒張口彪來,千鈞一發之際,那萬歲鶴從空,飛縱下來,接了二人,徑天而去。
有云:
“真險真險真真險,人生險過方知成?!?/p>
那漢東為尋青鶴與女魃二人,駕著風鷹,又尋找了一段時辰,不知不覺,尋至一河,見有一老翁在垂釣。
漢東下了飛騎,上前問了禮,曰道:“不知老者,此是何處”。
那老者回眸一看,曰道:“此乃北岸洛河”。
漢東曰:“是否耶!”
老者曰:“是也,不知先生要往何方?”
漢東曰:“吾現尋人,汝可見有一白衣男子,一青衣女子路過?”
那老者曰:“未曾見到”。
漢東曰:“擾汝也,告辭矣”。
隨后,漢東一路行入林中,邊行邊想,輕風細吹,漢東左思右想一番,心想:“先讓風鷹去尋青鶴二人,吾往借九龍水晶珠,再去尋青鶴二人”。
隨即,漢東呼來風鷹,曰道:“汝在空中尋青鶴與女魃,找著,應感吾之所在,回告于吾,去罷。”
那風鷹領命,展翅縱空去尋找,不題。
漢東來至河岸林處,縱入河內,游至不久,見一洞府,左處石璧上,寫著“長倉宮”三字。
有二靈女,一著白衣,一著綠衣,各提著一籃鮮果,從外處回來,剛好與漢東碰面。
那綠衣女問曰:“汝是何人?”
漢東曰:“吾乃妙仙漢東也,特來見此河主也”。
那白衣女曰:“來此作甚?”
漢東曰:“有妖在白馬屯為患,難以擒拿,特來向宮主借法寶降妖。”
漢東見那二女,便遂問曰:“等等,汝等是誰?”
那白衣女曰:“我二人便是此河宮主人侍女,我乃黃素玉女”,又指那綠衣女曰:“此曰足月玉女?!?/p>
足月玉女對漢東見了禮。
漢東禮曰:“可勞煩二位,通稟一下河主”。
那黃素玉女曰:“請少時?!?/p>
隨后,那二女進入了河宮之內,不多時,那二女出門,請進漢東,來至宮堂,見得那宮主。
有云:
“雪臉紅柔,嬌韻香明,赤衣長發,清秀美目,讓人為之懷感,名曰雒嬪”。
漢東禮曰:“宓妃宮主,有妖怪在白馬屯為害,今來向河主借九龍水晶珠一用?!?/p>
那宮主雒嬪曰:“汝尋錯人也,我非宓妃也”。
漢東曰:“汝不是宓妃?”
那宮主雒嬪曰:“我乃是南洛河長倉宮宮主雒嬪,乃宓妃之胞妹,那九龍水晶珠,只有北洛河那宓妃處方有,汝已來錯地方矣?!?/p>
漢東曰:“?。≡阍阍恪薄?/p>
那宮主曰:“我可派足月玉女,引爾去北洛河,尋宓妃借那九龍水晶珠降妖”。
漢東曰:“那多謝河主矣?!?/p>
隨后,那雒嬪派足月玉女領引漢東前往北洛河而去。
有云:
“事事雖曲折,但是總會終?!?/p>
卻說另一邊,青鶴與那女魃駕著飛騎,一路縱行。
那女魃曰:“都是汝干的好事,差點玩完矣?!?/p>
青鶴曰:“上仙,恕罪恕罪,哎,那群追扔我等之獸,是何獸耶?”
女魃曰:“那獸名曰囂。汝不言,我尚未想到,那獸應在羭次之山,為何到此處邪?”
青鶴曰:“應是節氣遷徙至那處罷”。
女魃曰:“應是罷”。
青鶴曰:“哎呀!倒把漢東師叔忘矣。”
女魃曰:“若其未尋著我等,必先去北洛河,我等現往北洛河?!?/p>
話罷,二人便駕鶴徑往。
有云:
“英雄有略同,見面乃定事。”
話說次日早曦,那足月玉女帶著漢東來至北洛河岸,即聽聞有人聲歌:
“馳于外方,休乎宇內,燭十日而使風雨,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織女,天地之間何足以留其志!”
漢東與足月玉女尋聲而往,在北洛河岸林,見了那人。
只見得:
“翩翩風度,身高九尺,童顏美須,長袍束玉帶,腰間掛仙劍,頭戴紫龍冠,站在岸邊,動聲歌雅”。
漢東曰:“不知先生,唱之何歌?”
那人回曰:“自鳴之歌,尚未有名,汝系何人?”
漢東曰:“吾乃妙仙漢東也,不知先生尊號”。
那人曰:“我乃洛君也,又號若夫真人”。
漢東曰:“聽得妾宓妃,妻織女,何意邪?”
那真人曰:“宓妃,我正妾也,我次妻織女,又曰蓬萊織女”。
有云:
“深山大澤龍蛇遠,春寒野陰風景暮。
蓬萊織女回云車,指點虛無是征路。”
漢東曰:“只知有正妻次妾,為何汝之妾為正,妻為次耶?”
那真人曰:“我與宓妃及蓬萊織女三人,曾共歷嶺粵混無劫,心心相結,渡過那劫,后同結為枝,宓妃為羲皇之女,千乘之驅,蓬萊乃海織女也,年長于宓妃,宓妃禮讓其為妻,自為妾也,蓬萊禮讓宓妃正,自為次,故曰宓妃為妾,乃正之,蓬萊織女為妻,乃次之”。
漢東曰:“原來如此,失禮矣”。
那足月玉女對漢東曰道:“先生,汝不是來此借物降妖么?”
漢東曰:“對對對,真是忘了大事矣”。
那真人曰:“何事耶?”
漢東曰:“特來尋宓妃借水晶靈珠,往白馬屯降妖”。
那真人曰:“那我引二位去見宓妃罷”。
漢東曰:“多謝”。
隨即,那若夫真人領漢東與足月玉女入北洛河,行至一宮,橫壁上寫著“倉辰宮”。
卻說幾人入至宮堂里,那宓妃與河姑在下著棋,那洛君引漢東、足月玉女見了宓妃,幾人互禮了一番。
那宓妃生得何模樣:
“美眉秀羽,臉媚清光,長發輕柔,嬈態仙姿,著彩艷裝,世間只知天上有嫦娥,不知洛河有宓妃,腰柳微蓮,非凡大氣?!?/p>
漢東曰道:“今白馬屯有妖怪為患,壞破河堤,禍害一方,那怪縱于水中難尋,望請宮主借九龍水晶珠一用,除去那妖,造福于民”。
宓妃曰:“請隨我來”。
那宓妃引幾人來至宮后園,只見得一巨貝,閃閃發出彩光。
宓妃曰:“先生請看,貝里這便有那九龍水晶珠”。
宓妃拍了拍手掌,那巨貝緩緩而開,那九龍水晶珠比蟠桃還要大,金光四放,透亮明滑。
有云:
“千年寶貝能降妖,珠中有龍可平災?!?/p>
那宓妃念了念咒,用麻布包裹了起來,取之而出,曰道:“先生要降妖怪,可拋于水里有怪之處即可”。
那宓妃將水晶靈珠,挮與漢東,曰道:“到白馬屯后,方可打開。”
漢東記下,謝別了宓妃與洛君。
隨后,漢東與足月綠衣女上了岸,那綠衣女也與漢東辭別,回去復命,不題。
漢東準備駕云而起,突聽風鷹叫聲,過了一時,又聽到鶴聲傳來,漢東曰:“找著矣”。
不多時,風鷹飛至。隨后,女魃與青鶴縱飛騎來了。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