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治水蕩妖記

第四十四章啟生嵩高山下遇險無形部落

話說土墓之水災,已治愈,青鶴之軍與大禹之軍會師于會稽。

有云:

“時光追云,轉眼匆匆。”

中冬治愈好巳城國洪災,亦與圣仙與漢東辭別,前往風山國。圣仙與漢東仍然留下為巳城國之民,繼續創城開田,不題。

有云:

“二友與民一心同,齊力開田創城臺,巳城事罷尋水公,會師再往治洪災?!?/p>

大禹真行之軍,在崿黃洲,遇上中冬之軍。隨后,兩軍大會師,浩浩蕩蕩的前往神紅鄉治水救災。

有云:

“水災雖百變,有規自可制。

漫漫長歲逝,齊心見勝日。”

卻說大禹真行之軍,治愈神紅鄉之水災后,又馬不停蹄往百通河治水,虞軍開山導河數百次,所向無敵,數月后,虞軍導水至輟轅山。

卻說那輟轅山離大禹的鄉落不遠,懷胎七月的女嬌,聞知大禹在鄉落附近治水,便與其弟涂山氏君等人,前去看望大禹。

有云:

“女嬌自幼崇尚女媧,習女媧之敢,學女媧之勇,久而久之,便稱女媧第二,故自金號曰女媧也?!?/p>

卻說女嬌等人行于路途中,有一蒼蠅人,飛至女嬌頭上,傳下一種化石蠱法,女嬌全然不知。其法遇熊豹虎狼等獸,即腦中自生慚愧,長時便自化為石。

有云:

“蒼蠅人飛四方地,天生好播惑魂術?!?/p>

女嬌等人,剛至輟轅山便見到五六頭山毒人獸,正與大禹等虞將廝殺,那些人獸,在阻擋虞軍治水。

其怪有云:

“人面熊身,好搗亂,若人被其口之蟲,入于身,乃由人成獸,其蟲出,可得解,便回人身也?!?/p>

大禹見到女嬌到來,奮力架開其人獸,飛至女嬌等人跟前,便曰道:“此地甚危,速速離去?!?/p>

話語剛落,一頭人獸沖來,大禹迎面而上,與那獸撕廝殺,青鶴與太蓮見狀,便去幫大禹戰那人獸。

在廝殺之中,那獸便了一個旋轉,飛至左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口上熊璜毒蟲,吐閃入大禹耳朵里,大禹奮力架開那獸,飛下去。

女嬌見后很是擔心,便與幾個族人,去到了大禹身邊。頃時,大禹滿身發熱,遂化為熊,眾人大驚。

中冬曰:“此為熊璜蟲毒之狀也?!?/p>

而女嬌見后,腦中生亂,只因剛才中了蒼蠅人的迷惑法。頓時,腦中閃現慚愧之心,便起腳逃離了。

大禹一把將小舅子涂山氏君,按在地上。

涂山氏君喊曰:“姊丈,不要啊!”

中冬閃現至大禹身后,使出沖天指,向大禹中靈一按去,熊璜之蟲,從大禹右耳飛出,落于地上,隨之消失了,而大禹也化回人身了。

大禹問涂山氏君曰:“汝姊何在?”

涂山氏君曰:“往樹林而去也。”

大禹急飛追去,不長時,便追上了,見到女嬌到了嵩高山下,遂化為巨石,頓時,大禹行至那石,一邊喊著女嬌,一邊撫摸著大石,哭了起來。

突然,天色突變,烏云遮日,落下細雨。

而一條九尾狐,從山上奔下,沖入女嬌所化之大石內,遂叼出一嬰兒,大禹使斧劈去,那九尾狐叼著嬰兒,又鉆回大石之中。

大禹曰:“歸我子?!?/p>

一道金光,從天照向女嬌所化的巨石,不一時,石破北邊,誕出一嬰兒,飛至一旁。

有云:

“禹娶涂山,治洪水,通輟轅山,化為熊。涂山氏見之,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p>

大禹扯下身上獸皮,走了過去,緩緩將嬰兒裹了起來,那九尾閹狐從石中閃出,逃回了山上了。

細雨蒙蒙,一道金光又閃下,罩著大石,散發靈氣,不一時,細雨停了,靈氣化為七彩之煙,罩著大石,大禹很是著驚,天色變光,烏云散去,日出當空,彩煙散后,緩緩行出一人,原來,女嬌復活了。

女嬌曰:“文命哥哥?!?/p>

大禹曰:“女嬌,女嬌?!?/p>

隨即,兩人便擁抱在一起,大禹打開懷中包裹之子,給女嬌看看,并曰道:“此為伲我之子也。”

女嬌看后,甚是開心。

女嬌向天上喊曰:“不知系哪位仙師,救了我母子?”

一片云朵之上,傳下聲來,曰道:“我乃太清道德天尊是也,途于此處,見爾等有難,出手一助,此舉手之勞也,爾等不必言謝,我去也?!?/p>

當音落下,一道紫光閃去。

大禹夫妻下拜禮謝,并曰:“多謝天尊搭救之恩,天尊慢去。”

有云:

“太上道德天尊,乃是先天道祖大圣老君,又曰大道太上道祖也,曾以太上老君之名,助盤古氏開天辟地。住無極界太玄穴,天地順道,自黃帝開元,朝有定論,一代興,一代亡,大道太上道祖以身降世,于閼伯后裔主中州時,以元氣臨凡,降世字老子,號太上老子,又于后稷后裔主中州時,以真靈臨凡,名老子,乃稱太上老君之號,住三十三天,佐玉皇大帝統御諸天。老子可稱太上老君之號,可稱太上道祖,但不可稱大道太上道祖、大道太上老君之號也,大道者,道之本元,太上道祖與太上老君者,仙號之上稱也。”

話說大禹夫妻回到輟轅山,中冬、應龍等人,剛將山毒人獸趕了。

眾人見到大禹夫妻,平安歸來,個個都是放下了心。

真行子問曰:“獸皮裹著甚么?”

女嬌曰:“系我與文命哥哥的兒子。”

眾人驚呼,真行子抱過嬰兒,甚是喜歡。

中冬曰:“有起名了么?”

女妖曰:“未有。”

大禹曰:“該起何名耶?”

真行子思索一番,曰道:“那便叫啟罷?啟,始也,開古之官信,創始之先功?!?/p>

大禹聽后,連說三聲好,女嬌對兒子曰:“爾有名字啰,叫啟?!?/p>

大禹對女嬌曰:“治水未了,我且?!?/p>

未等大禹說完,女嬌曰道:“汝安心治水,部落中有嬰兒婆,我會照顧好啟兒的?!?/p>

有云:

“天生降啟有佳話,他日將會造風云?!?/p>

晚飯過后,女嬌在其弟及族人的護送下,別了大禹等人,回去自己部落了,不題。

有云:

“歲月不覺日日去,輟轅之山洪患罷,大軍匆匆往他治,疏洪導水又筑壩?!?/p>

卻說大禹真行之軍治愈輟轅山洪患,又匆匆往他處治水,不題。

禹部開山導水,所向無前,有云:

“西傾、朱圉、鳥鼠至于太華;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導嶓冢,至于荊山;內方,至于大別。

岷山之陽,至于衡山,過九江,至于敷淺原。

導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p>

光陰有云:

“日復一日,不知歲月幾多,時過一時,斗轉又是過遷?!?/p>

話說在黃河上游流花口處,水公與伯成子高率軍在治水。忙碌到昏,日落西山,大軍回往駐地休息。不長時,天已漸黑,在火堆前,子高向水公賜教,問大道人生之論。

子高曰:“人是從何處而來?”

水公回曰:“天地開辟,人從拂樞星境而來,后洪災肆沒大地,淹辱人族,神人女媧氏按男女之相,摶土造人。”

子高曰:“那人又是何物所生?”

水公曰:“人由陰陽之煞,結精氣而成,那拂樞星境之內,有精氣。精氣若融陽煞,成男。精氣若融陰煞,成女。故人有男女之分,男為陽,女為陰也?!?/p>

子高曰:“仙又從何而來?”

水公曰:“始無之時,仙乃道煞所化,道無影,道無蹤,道在遠,道若近,道無處不在,道是無邊無際,道是無形無影之物。在無極大道,有物,如人間之水,其物,乃是元煞,柔柔軟軟,如水一樣,人在其內,不可呼吸暢氣,若人出于乾坤境,無玄氣,便死,玄氣只存于乾坤之中。元煞之中,有無量,若有無量相合,便會內煉化為無體之仙,號太無仙,若有無量不相合,便不能成仙?!?/p>

子高曰:“仙有男女之分耶?”

水公曰:“有,仙分始仙與今仙,始仙者,乃無量相合內煉,便化為太無氣,若融陽煞,便為男性之始仙,若融陰煞,便為陰性之始仙也。今仙者,為人間之男女,修煉超凡登道所成?!?/p>

子高曰:“陽煞與陰煞,又從何而來?”

水公曰:“陽煞與陰煞亦為無量所化,無量相合,化為太無氣,無量不相合,相碰之,便產化為元閃之光,元光內煉,便分化為陽陰二煞”。

子高曰:“神與仙,有何之別也?”

水公曰:“仙,分為二,始仙乃道化無量所生,今仙超凡登道所成。神,乃仙靈與人之羽化所成?!?/p>

子高曰:“何為仙靈?”

水公曰:“仙靈者,乃在混沌之中,由煞氣,自煉而成人形,有體,死而為神也。”

子高曰:“解我心中之疑問,多謝水公矣。”

水公曰:“養息罷,明日,尚得動工治水哪!”

話罷,水公以沙熄火,兩人各回牛皮帳休息。

道言有云:

“光陰匆匆,不知時月,人馬尚健,洪水不止?!?/p>

話說真行大禹之軍,有應龍以尾地成河,有眾仙相助開山疏水,真是所向披靡。

當真行大禹軍導完弱水至合黎,聞得黑水之國受災,水患滔天,其民來告急,大軍便馬不停蹄前去治水。

有云:

“治水歲月唯治水,人馬何有閑功夫?”

卻說真行大禹之軍,來至黑水地界,沿著大河高岸行軍,一路上,看得河水暴辱。

有云:

“山林多,路曲折,地無花,草甚少,懸崖飛鷹,河水暴沖,淹沒村田。其國有一黑水河,故以黑水為國名?!?/p>

黃昏之時,終于來到了黑水城,那城東邊是三面環丘,西邊是一條河。

城主聞得大軍到來,大喜甚歡,于是,率城內眾司官出迎。

真行子命陽生、閼伯等人,安營扎寨于城外。

虞軍眾將官隨城主,進了黑水城,不長時,便到了大堂。

城主曰:“大后命我治此國,不料,一月前,洪水滔天,對岸及河邊居民,紛紛撤入城中避禍,洪水淹盡了低壩村落良田,前不久,赤水上游西河口決堤,洪水淹至城外圍基,我已派城軍,去筑堤建壩。”

大禹取出河圖,放在席上,圖中連珠繞動,現出一景。

城主見曰:“所現之景,乃是三危之地。”

大禹曰:“三危是甚么地方?”

城主曰:“三危在城之東,是一片數百里無人定所的赤色湖林,那湖林與數百條大小之河,相通相連,接一百八十條河灣,能通達至南海?!?/p>

大禹曰:“可在黑水引一道,疏往三危,由三危導入南海?!?/p>

中冬曰:“可行?!?/p>

城主曰:“尚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真行子曰:“請講。”

城主曰:“我派去上游西河口處的兵隊筑堤,每幾日,皆有人,莫名其妙消失矣?!?/p>

真行子曰:“如此,真是怪哉也?!?/p>

應龍曰:“以我之見,必有妖怪作祟?!?/p>

大禹對城主曰:“那讓汝城之兵,撤回休養,換我等之兵上。”

城主曰:“那好罷?!?/p>

隨既,城主派人前去傳令,撤回其西河口之兵。

大禹收起河圖,對真行子曰:“老師,我與應龍、中冬仙長三人,率一旅前去上游西河口,替回城兵,汝可在黑水下游,尋一處,開道疏水引去三危。”

真行子曰:“放心。”

城主曰:“蘭丘之處,有二條,不大不小之河,一曰高壩河,一曰低水河。前與赤水隔數里,后連赤色湖林,可在蘭丘之處,鑿通河道,引導洪水?!?/p>

真行子曰:“甚好?!?/p>

隨后,虞軍兩部,分頭治水。

卻說大禹與應龍、中冬三人,勁選一隊人馬,前往西河口,夜霧來臨,城軍撤走,禹軍之隊到后,并在那些城兵扎地之所,居住下來,隨后,又祭出銅量尺,以察水位。

長夜又臨,漫漫如畫景,滿月照水影,一夜下來,大禹命各營清點兵士,人數無少,皆平安無事,遂命兵隊,挑土擔石筑高堤壩。

而真行子閼伯等人率虞軍,亦開始動工開鑿,引水往三危,不題。

次日,大禹命各營又一次清點人數,皆齊全,遂往筑堤。

午時三刻,全旅停工休養進餐,大禹、中冬、應龍三人進大帳,剛想用餐,便有火頭夫來報。

伙頭夫曰:“報大司水,火營少了三個火丁?!?/p>

大禹等人得知后,遂到伙營查看。不長時,轉眼便到了伙營,大禹等人看了一番,便無任何痕跡。

中冬行至圍欄處,看見地上有一攤黑血,染滿四處。

火頭夫曰:“昨日,黑水城送來兩頭黑豬,我命三人看守,不料,今日到此,連人帶豬,全不見矣,只留下一攤血水?!?/p>

中冬睜開法眼,看見豬血與人血混雜,很是驚訝。

中冬曰:“地上豬血與人血混雜,那三個火夫,必在此處遇害?!?/p>

應龍也睜開法眼,看到了豬血中,混著人血,曰道:“果系如此?!?/p>

大禹看見竹籬圍欄邊,有野草被踩踏過的痕跡,遂呼中冬與應龍前來察看。

應龍曰:“想必殺害火夫之賊人,必與此痕跡有關系?!?/p>

大禹曰:“仙長,汝在營中坐鎮,我與庚辰去查看一番?!?/p>

中冬曰:“小心”。

大禹曰:“知道?!?/p>

中冬留鎮大營,大禹與應龍順著被踩踏過的草跡,一路探索。不長時,二人尋到一處巨石前。

大禹曰:“草跡到此巨石前,便無線索。”

應龍曰:“我等上去看看?!?/p>

二人遂飛往巨石上,原來,是個石崖,二人行了幾步,便看見一條不長的峽谷,中間有一條巨大的樹橋。

大禹曰:“至此處,便無任何蹤跡,難解?!?/p>

應龍遂睜開法眼,看見巨石上的腳印,順著腳印看去,那樹橋上,也留下很多腳印。

應龍曰:“那些賊人,已過了樹橋,我等亦過去。”

于是,兩人也過了樹橋,到了對面,應龍在前面開路,大禹在后面緊跟。

一路上,有云:

“高林長草,無獸出沒,蛇蟲鼠蟻遍地爬,暗處烏鴉叫聲起,高石滴水,輕風吹樹落葉,一片陰沉之象?!?/p>

話說二人又過了芭蕉林,來至一大山,山洞內有一條不長的淺水潭,非常濃濁,腳印在淺水前消失了。

應龍收了法眼,曰道:“想必那些賊人,便在山洞內,我等小心進洞?!?/p>

應龍拾了兩根殘木,用口一吹,便生了火。兩人各持一個把火,緩緩行入淺水潭,往深洞而去。

有云:

“潭底盡是白骨骷髏頭,洞邊水草混人發,葫水蓮下有物藏,果核飄蕩似人眼,老鼠水中游,蝙蝠洞頂掛?!?/p>

那大禹與應龍過了淺水潭,來至一處巖石,又行了不長時,便有一股散煙飄來,翻過一洞石,便看見了一處,洞頂有天口,陽光媚照入洞,煙氣往上而飄,于是,二人熄滅火把,行了過去。

不一時,二人來至一大石后,緩緩伸頭而出,看見被抓來的三個火丁,已經死去,正被扔入火堆,與那兩頭黑豬一起被燒著。但是,四周不見人影,即只聽到那群賊人之間談話之聲。

大禹與應龍躲在大石后,觀視前面之時,卻不知他們身后,站著兩個無形人。

有云:

“無形部族,世代以山洞為房,以雜食為主,人畜皆可為其食。成群而居,成群而獵,其兵器,亦是無形之物?!?/p>

不一時,火堆前的聲音也消失了。

大禹細語,曰道:“其眾在何處說話?為何不見耶?”

應龍曰:“待我睜法眼一看?!?/p>

應龍剛睜開法眼,后面的無形人已舉起一塊峒石,往應龍的天靈砸下,而大禹剛反應過來,便被那無形人抓住,舉了起來,扔至火堆前。

應龍暈暈沉沉,剛站起來,又被無形人刺了一刀心腑,大喊一聲,隨之,暈了過去。

大禹剛取出開山斧,便被隱形人刺中左腿,痛喊一聲,遂執開山斧,往身邊四處揮舞,那群無形人,皆不敢靠近大禹。

那些無形人,用部族戰音,以嚕哇嚕哇之聲,大喊大叫起來。

大禹持開山斧,左揮右舞,來至應龍身邊,將應龍背上,往天井上方飛去,剛飛起,便被隱形首領抓住右腳。大禹急忙往下揮斧,一斧而下。

一時間,噴出殘血,原來,是砍斷了隱形族首領的手,大禹落了下地,遂背著應龍,急忙奮力往山洞上方的天口處飛去。

不一時,大禹帶著應龍飛出天口后,又一路往回飛,過了峽谷,來到之前的巨石上,把應龍放下。

大禹剛喘口氣,只聽到隱形人的戰音,緩緩傳來,大禹氣喘吁吁的站起來,聽到聲音越來越近,無形人已追至峽谷對面。不一時,大禹見到樹橋,有些搖動。大禹果斷的執開山斧,用盡全力,把巨大橋樹給劈斷,數聲叫喊,那些無形人與樹橋一起跌入谷底。

應龍突然大喊一聲:“痛煞我也?!?/p>

即時,應龍又暈迷過去。

而大禹行至應龍身邊,全身無力,又累得說不出話的看著應龍,心如刀割,遂往一空位,打坐運氣。

有一個無形人,抓到了石藤,并沒有跌落谷底,他順著石藤往上爬,不長時,他爬上了巨石上,看到一人坐著,見到一人睡著。于是,他取出身上無形匕器,緩緩而行去,他快到大禹身邊,突聽有人在喊大禹、應龍之名,那無形人往上一看,有一人來了。原來,是中冬來尋大禹與應龍。

中冬駕云,見到大禹與應龍在峽谷邊的巨石上。

于是乎,中冬從空而下,來至大禹身邊,問曰:“出了何事耶?”

大禹正在運氣,一動不動,中冬又行至應龍身邊。那無形人緩緩往中冬身邊行去,因其踩著碎石,有些動靜,中冬即時警覺了起來,遂睜開法眼。

那無形人持著匕器,緩緩而進,中冬取出太極棍,轉身的對著那無形人。

有云:

“無形人如常人一般,披發人皮衣,手持利刃光腳丫,頭戴骷髏冠,身掛人牙裝美顏,天生能隱形,不懼野獸,不怕巨禽,是個獵戰士。”

此時,那無形人尚且以為中冬看不見他,還緩緩靠了過去。

中冬掄起棍便打,那無形人豈能相擋。數棍下來,那無形人傷痕累累,便躺在巨石上,中冬怒目看著那無形人,而那無形人受驚,在巨石上緩緩后退,中冬上前,準備將那擒拿,豈料無形人一不留神,帶著傷跌下峽谷之底,一聲慘叫,遂斃了命。

中冬行至應龍身邊,施法為其療傷,不長時,大禹元氣恢復,應龍也緩緩而醒。

中冬收了法,問曰:“汝二人,為何這般模樣?那無形人又系何故之事?”

大禹曰:“我二人,遇上無形部落也,失蹤之火丁,便系被那群無形部落所抓,吾二人,差點便喪生于其眾之手?!?/p>

應龍曰:“方才,賴仙長及時趕到,不然,后果不堪設想?!?/p>

大禹曰:“眾將士如何?”

中冬曰:“養息至未時三刻,已動工筑堤,吾見爾等未回,順著痕跡尋來,方遇見汝二人?!?/p>

應龍曰:“方才被那隱形人,刺中心府,壞了我元丹,須休要金華果,方能使我全愈?!?/p>

中冬曰:“不談這些,吾等先回去,再從長計議”

中冬與大禹,一齊扶起應龍,便騰空而起,往西河口而去。

有云:

“無形之部何時成,唯是天道方知曉?!?/p>

卻說大禹等三人,回至了西河口,中冬將應龍扶回其帳中,大禹回自帳運氣治療。

黃昏之時,大禹基本已愈,其便來到應龍帳中。

應龍曰:“金華果,長在北海金華島上,那處乃是金華仙人所居之所,金華仙人與我乃是故友,其果,乃系治天下龍族之損壞元丹,當年大戰蚩尤時,亦系壞了元丹,乃金華仙人治愈我元丹?!?/p>

中冬曰:“金華島在何方?”

大禹曰:“我識得金華島,我去一趟金華島罷,那處我熟悉,真行師父曾帶我拜訪過金華仙人,我去罷?!?/p>

應龍曰:“好罷,汝到后,報我傷勢,向金華仙人求個藥。那金華仙人有金息土,可問他賜一些,用來治水?!?/p>

大禹曰:“知道。”

應龍曰:“多加小心?!?/p>

大禹曰:“放心?!?/p>

大禹對中冬曰:“此地治水,交與汝也?!?/p>

中冬曰:“放心,盡管去罷。”

隨后,大禹便出了帳,往北海金華島方向飛去。

中冬對應龍曰:“爾汝好好休養,吾去巡營矣。”

應龍點了點頭,中冬遂出了大帳,巡視一番大營,之后,看見一棵大樹在營邊,于是乎,飛上大樹上,俯視諸營動靜。

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黃公麟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山市| 兴安县| 威信县| 洛川县| 徐州市| 绥江县| 蒙自县| 綦江县| 河北区| 郴州市| 澎湖县| 禄丰县| 保德县| 南和县| 噶尔县| 东源县| 余庆县| 特克斯县| 揭东县| 如东县| 海阳市| 莱阳市| 滕州市| 永顺县| 石渠县| 资源县| 中方县| 绵竹市| 保康县| 钟山县| 会泽县| 吉木萨尔县| 洱源县| 无锡市| 宁安市| 石景山区| 平陆县| 武清区| 商城县| 陇川县|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