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寫道:“螢火蟲的肚子頂端總會有一盞點亮的燈,仿佛在慶祝生命中的點滴歡樂。”
是的,人類發明的紅綠燈同樣是為了守護生命、為了平安、為了千萬家庭的幸福。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倫敦。
靜謐的夜空下,濕漉漉的小路上,一位年輕人正在獨自惆悵。路旁的樹林里,一只雌性螢火蟲正閃爍著淡綠色的光芒靜靜地等待,像是提著一盞“綠燈籠”。
螢火蟲注意到年輕人不開心的樣子,關心地問道:“你怎么啦?”
“哎,我正發愁呢!”年輕人嘆了口氣,“今天約會遲到,女朋友跟我分手了!”
這位年輕人名字叫德·奈特,是位鐵路工程師。他常年奔波在全國各地的鐵路線上,很少有時間陪伴女朋友。今天乘坐馬車回家時,卻被城市路口堵得死死的,耽誤了約會。
“那你怎么不學學我們呢?”螢火蟲俏皮地晃了晃綠燈籠,“你屁股上閃閃燈,伴侶不就跟過來了?哈哈。”
話音剛落,果然有只雄螢火蟲閃著一路綠光飛奔而來,它們幸福地在一起了。
兩只螢火蟲的光芒漸漸熄滅,只留下無數星星在穹頂上歌唱。
這一晚,奈特翻來覆去睡不著,螢火蟲的綠燈籠一直在他腦海里閃爍。他忽然想到:“治理城市交通堵塞的辦法,也許螢火蟲說的有道理。”
第二天,奈特找來一盞鐵路信號燈,拆開看了看,里面是一盞煤油燈,點亮后發出紅光。
“怎么讓它發出綠光呢?”他試著換上一片綠色的玻璃片。
成功了!信號燈發出了綠光,奈特高興極了。
他把信號燈拿到路口舉起來試了試,但沒有人理睬。
“創造發明哪有這么容易啊!”奈特意識到,城市路口與鐵路完全不同。鐵路只有一個方向,要么走,要么停;而城市交通路口有四個方向,來來往往的馬車真的太多了,情況太復雜了。
他繼續研究:“看來得用兩種顏色的燈才行。”
東西方向亮綠光時,像螢火蟲發出的邀請,向東、向西的馬兒就左右分道行走。
南北方向亮紅光時,像是警告,向北、向南的馬兒都停下腳步,讓東西方向行走。
每隔三分鐘倒換一次,如果大家都聽從指揮,路口說不定就通暢了。
“干杯吧!”,奈特和朋友小酌兩杯,醉眼朦朧中自言自語:“以后我找女朋友再不會遲到了吧?”
奈特把他的發明上報給了國王,國王非常感興趣,召集大臣一起商議。
“尊敬的國王,”奈特認真介紹,“我是來自鐵路公司的工程師,我從螢火蟲發光原理得到了啟發,用紅綠燈來疏導交通,可以減少交通事故。”
國王聽了很興奮:“我聽說,我們有的城市里,已婚的女士愛穿紅衣服;未婚的女孩愛穿綠衣服。你選的這兩種顏色,倒是挺浪漫的哦。”
大臣們卻有些猶豫:“咱們是講究自由的國度,這樣做會不會限制大家呀!”
“是要安全,還是要自由?”國王嚴肅起來,“一年里交通事故奪走了多少生命,你們難道不清楚嗎?”
國王下定決心整治交通亂象,他命令成立聯合工作組,奈特任組長,專門進行交通信號燈的研制、交通規則的宣傳和培訓。
終于,1868年12月10日這一天,英國議會大廈前的路口中央,立起了一臺7米高的信號燈——差不多有兩層樓那么高。
它是靠煤氣燃燒產生明亮的光源,警察叔叔用手轉動皮帶輪,倒換不同顏色的玻璃罩,交替產生紅、綠兩種信號。這可是人類第一臺交通信號燈呀。
看!路口整齊走過來一個儀仗隊,齊聲喊道:
“紅燈停!”
“綠燈行!”
人們都好奇地在這新奇的大燈前走來走去。
綠燈亮起來時,警察叔叔響吹哨子,人馬有序前行;紅燈亮起時,警察又吹響哨子,大家都停下腳步,好奇地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等待信號變換。
“這燈真神奇!”有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從那以后,大家慢慢習慣了聽從信號燈的指揮,自覺地停止和通行。馬車傷人事故少了,路口也不那么堵了,國王別提多高興了。
可誰也沒有想到,僅僅23天后,當班的警察叔叔卻突然受傷倒下了。
奈特急忙趕到現場,原來是因為操作不小心讓煤氣泄漏,引發了爆炸,信號燈也被炸飛了。國王只好下令終止使用,拆掉了信號燈。
奈特這位紅綠燈的發明人,從此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四十六年后,隨著電和汽車的出現,美國鹽湖城的一位警官發明了電動交通信號燈。這次,信號燈不再立放在路口中間,而是高高地懸掛在路的兩側。
又過了六年,人們在紅綠燈中間加了一個黃燈,用來提醒大家“請等一等”。就這樣,紅、黃、綠三色信號燈的體系,慢慢傳遍了全世界。
聽到這里,請你們一定要記住交通安全規則: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
【輔助閱讀】
紅綠燈:1868年12月10日,世界上第一盞交通信號燈由J.P.Knight發明,在議會大廈前的十字路口上樹立。它高7米,靠燃燒煤氣發光,由警察在下面牽動皮帶轉換燈罩的顏色,來提醒紅燈停,綠燈行。但這盞煤氣信號燈只使用了23天,就因爆炸而倒下了一位警察,隨后就被取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