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前一天,學校召開了結業、畢業典禮。
早晨八點鐘,教室里的廣播響了起來,剛才還嘰嘰喳喳的孩子們立刻坐好了。
大隊輔導員在廣播里宣布:心德小學“結業、畢業”典禮正式開始!
聆聽廣播的孩子們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
學校主管教學的領導、畢業班的代表都做了發言。副校長最后還對孩子們做了感恩教育。
一年級的孩子們只是高高興興地聽著,并不知道畢業班的大哥哥、大姐姐們都哭得稀里嘩啦。
六年的小學時光,帶給他們多少童年的回憶。他們曾有過懵懂,從無知的孩童漸漸地成長為有知識、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他們即將告別童年,步入令人憧憬的少年時代。他們怎么能沒有感慨,沒有留戀呢?同窗六載的情義、師生情誼,還有母校的恩情如潮水般涌上孩子們的心田……
小桑吉聽得很認真,但他畢竟還是一年級的小孩子,對聽到的一切似懂非懂。
學校還表彰了一些優秀的畢業生。小桑吉很是羨慕。他暗下決心,在自己畢業時一定要拿到一張漂亮的獎狀。令小桑吉驚喜的是,接下來的班級獎勵中,他居然也得到了一個品學兼優的獎狀。
小桑吉在這次期末考試中,數學得了一百分,語文得了九十九分的好成績。洋洋和甜甜得了雙百。
現在一年級的語文試卷不但注重基礎知識的考察,還有詩句和課外閱讀理解。所以,語文得一百分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曹敏老師布置學生在假期多讀書、讀好書。
放學前,小桑吉、甜甜和劉小渚約好了在放假期間一起看書和學習。
曹敏老師給甜甜辦理了市圖書館的閱讀、借閱卡。
小桑吉放學后看見媽媽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媽媽帶他去辦借閱卡。他說他每天要和甜甜他們去圖書館學習和讀書。
秦青見兒子這么愛學習,很痛快地答應了孩子的要求。
第二天恰好是星期六,小桑吉早早就起床了,因為媽媽答應今天帶他去市圖書館。
小桑吉跟著媽媽上了六路公交車。他第一次希望公交車跑得快一些。
圖書館那一站終于到了!小桑吉和媽媽下了公交車一看,圖書館好大啊!
圖書館共有五層樓,呈品字形結構。大門上方有一塊寫著“市圖書館”的燙金牌匾。
小桑吉懷著急切的心情跟著媽媽走進了圖書館的大門。
“您好!”
“您好!”小桑吉回應著,卻沒看到問候他的人。
秦青見兒子四處張望著,便告訴他這是電子語音設備自動播放的。
“這么神奇啊!”小桑吉抬頭看著一樓大廳高大的棚頂。棚頂上有七彩石裝飾的壁畫,還有一盞璀璨奪目的大吊燈。
圖書館大廳的墻壁上鑲嵌著名人名言。大廳的正中間有一尊孔子的雕像。
轉過雕像是一級寬寬的樓梯。樓梯的正上方的電子屏上顯示著各個樓層的功能指示。
秦青看到圖書閱讀、借閱卡的辦理在三樓的圖書管理室,便拉著兒子走上了樓梯。
圖書館里室的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的小桑吉和他的媽媽。他們很快地給小桑吉辦理好了圖書借閱卡。小桑吉懷著愉快的心情跟著媽媽去了一樓的少兒借閱室。
呵!這里的書可真多啊!小桑吉看著一排排高高的書架在心里感嘆著。
“這些書架太高,找書不容易。我們去那臺電子書架上找你喜歡的書吧!”秦青將兒子拉到了電子臺前。
小桑吉坐在了電子臺前的椅子上看了一會兒桌面的菜單欄,然后熟練地操作起來。站在一旁的服務人員也不由得驚訝起來!這個孩子看起來也不過七八歲的模樣,怎么對電腦操作這么精通呢?
小桑吉一共選了三本他喜歡看的書,然后他拿著借閱卡來到了圖書借閱臺。
圖書借閱人員給他辦理好了借閱手續,然后告訴小桑吉閱書室在旁邊的屋子里。
小桑吉和媽媽來到了閱書室一看,那里有十多位小朋友在安靜地看書學習呢!他們出來之后,小桑吉小聲對媽媽說:“媽媽!我和甜甜他們說好了,每天到圖書館來看書學習。”
“好吧!我剛才看了一下,圖書館的餐廳在一樓西側,我們去看一下吧!”秦青覺得小桑吉的這個提議也不錯!孩子放假了,自己還得上班,沒有辦法天天照顧他。他和同學們來圖書館學習再好不過了。
小桑吉跟著媽媽來到了圖書館的餐廳。那里的桌椅都是為兒童設計的,樣子很精巧。
秦青讓兒子拿著錢學打飯。小桑吉樂顛顛地端著自己親自打的飯菜和媽媽一起吃了起來。
秦青和兒子回到家中之后,她給兒子縫制了一個好看的袋子。她將兒子的借閱卡和吃飯錢放到了袋子里掛在了他的脖頸上。
小桑吉看著媽媽親手制作的卡袋笑了。他摟著媽媽的脖子親了媽媽的臉頰一口。
“這個拉鏈要輕輕地拉,別夾了手指頭。”秦青認真地叮囑著小桑吉。
“嗯!”小桑吉坐在沙發上擺弄起他的卡袋來。
下午,甜甜打來電話詢問小桑吉辦借閱卡的事。它告訴小桑吉,劉小渚正在圖書館辦理呢!
小桑吉歡喜地告訴甜甜,他已經辦好了圖書借閱卡,等星期一在圖書館里一起看書。甜甜銀鈴般的笑聲從電話的那頭傳了過來。
小桑吉掛了電話后,便拿起他上午借的書看了起來。
秦青欣喜地發現,兒子專注看書的樣子很像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她小的時候特別愛看書。她的家境不寬裕,父母早亡,是舅媽一手將她拉扯成人。她沒有錢買書,就跟同學們借書看。
曹敏的書很多,她們是同桌,所以她看的書大部分是從曹敏那兒借來的。她看的書多了,文筆也越來越好,所以當上了編輯。
編輯工作雖然也很辛苦,但卻是一個比較文明和安穩的職業。秦青和大多數父母一樣,希望兒子將來能尋到一份像樣的工作。
天下父母的心都是相通的,他們所做的一切無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更美好的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