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升月是真餓!
一碟子點心吃下去,感覺肚子里還空空的,先前張耆謹慎,為了好說話,遣走了周圍的侍婢,屋里除了他跟張青,再沒別人。
張青看他確實餓壞了的樣子,說了句“哥兒稍待”后,便出去給他拿吃的,過不得一會兒,端了一個托盤進來,托盤上除了一碟子饅頭和兩個小菜,竟然還有一碟子肉片和一壺酒。
劉升月是個無肉不歡的,看見肉眼睛都亮了,不過,酒卻謝絕了:“稍后還要回醫行面見掌柜回稟事務,喝酒失禮,多謝張大哥?!?/p>
張青也不勉強,聞言就把酒放到一旁去,待劉升月吃得差不多了,張青遞上漱口的茶水,問:“哥兒可吃飽了?”
“飽了,謝謝張大哥?!?/p>
“哥兒客氣。說來,某有一事百思不得其解,請教哥兒。”
“張大哥請說?!?/p>
劉升月用茶水漱完口,把水吐掉,完了后看著張青,等著他的問題。張青問道:“當日,哥兒真是靠禿頂辨別出騙子來的?”
劉升月笑起來:“張大哥也知道這件事?”
張青難得的露出一絲笑顏:“此事在京中已成為趣談,廣為人所知。”
劉升月哈哈笑,人性嘛,就是對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好奇、感興趣,不奇怪。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權當擺龍門陣,劉升月道:“算是吧,我只是利用了一些醫家的知識,唬一下,誰知他就露餡兒了,關鍵還是知識?!?/p>
張青當即追問:“那禿頂真如哥兒所說嗎?”
“不,不是一定的。”
“???”
張青滿臉驚訝與不解。劉升月道:“這涉及到醫家所說的遺傳學?!?/p>
把什么叫遺傳學大致給張青說了下,劉升月道:“遺傳學中,有一種現象叫顯性遺傳,禿頂就是其中一個現象,不過,這個有概率的,不一定會遺傳,當時就詐一詐他?!?/p>
張青“嗯嗯”點頭,也不知道聽懂沒,劉升月少不得又給他說什么叫概率。
川蜀人就好擺個龍門陣,劉升月小時候擱外公家里待過幾年,外公每天飯吃完,就帶著他出門去茶館,打麻將、擺龍門陣,一耍能耍一天,他從小聽到大,架勢熟悉得很。
劉升月道:“說顯性遺傳,張大哥你是外行可能不太懂,我換個說法,比如說,耳朵和下巴,這兩個是一定會遺傳的,大耳朵相對于小耳朵是顯性遺傳,父母雙方只要有一人耳朵大,那子女極有可能也會有一雙大耳朵。還有下巴,下巴也是最顯性遺傳特征,只要父母雙方有一人有突出的大下巴,那子女毫無例外的會有一個突下巴。張大哥生活中可遇到過這般特征明顯的家族?”
“還真遇到過?!?/p>
張青嘖嘖稱奇。
劉升月道:“這就是遺傳學,是醫學科學中的一門。在我師門中,有師長研究過,我只是看過些許相關的知識,并不擅長?!?/p>
“一門?那哥兒的意思是說,還有許多門?做郎中竟要學如此之多的學問?”
張青嘖嘖稱奇。劉升月微笑,保持神秘感:“當然,事關人命,須得慎重。”
張青感慨:“原來哥兒還有這許多手段,難怪敢不知姓名就認親。”
劉升月道:“這不叫手段,叫科學。
“科學?某是粗人,不懂何謂科學?!?/p>
張青茫然,劉升月笑了笑,道:“簡單的說吧,張大哥是武人,日日使用兵器,兵器的鑄造材料,從古至今大有不同。商周時期用的是青銅器,直至西漢開始,方才有鐵制品出現,之后的歷朝歷代,冶煉技術不斷地進步,才使得鐵制品應用越來越廣泛和成熟,至我朝,鐵制的鍋出現了。這些歷史的演變,其內在促進的動力就是科學,科學的進來,帶來技術的進步,只是,一直不曾有學者整理研究,研究出這些方法的工匠也大多目不識丁,是故,一直不成系統,世人皆不知其厲害之處?!?/p>
劉升月說了很多,張青還是一知半解的,劉升月無奈道:“于科學一道,我所學尚淺,說得也不是很明白。算了,不說這等枯燥的話題,我們換個話題說!”
“???這就不說了?”
張青明明聽得很茫然,卻似乎不太愿意換話題的樣子。劉升月正納悶,張耆陪著一個年輕男子進來,年輕男子相貌端正,最顯著的是一雙耳朵,這肯定是他家的顯性遺傳。
年輕男子眼灼灼的望著劉升月,一進來就迫不及待的問他:“月哥兒,請問,你所謂的科學,于世間有何用?”
劉升月沒答,而是疑問的望向張耆:“還未請教……”
張耆還沒答,年輕男子已然笑道:“啊,是我的疏失,在下趙元,是供奉官的親戚。”
張耆道:“是,月哥兒,這是我家的親戚,冒昧打斷,月哥兒能否為他解惑一二?”
趙元???
沒聽過!
劉升月迷惑的看看兩人,看在張耆的面上,還是道:“好說,供奉官不用客氣。若說科學于世間的作用,那幾乎是時時刻刻都在發揮著影響。簡單的用食來舉例,人類初始只知吃生食,不知醫藥,自是生命短暫,然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開始吃熟食了,知道辨識藥草,使用藥草給自己治病,最直觀的進步就是壽命的增加和人口數量的增加。人口數量的增加,于國來說,是勞動力的增加,勞動力增加了,國家的賦稅就會增加,賦稅增加了,國家便有錢了,有錢可以鋪橋修路,有錢可以供養軍隊,開疆拓土等等。這位小哥你說,科學對世間有無用處?”
劉升月一聲小哥出來,張耆、張青皆看了他一眼,劉升月沒注意,正沉浸于龍門陣擺得過癮的階段,被他叫做小哥的年輕男人也沒什么奇怪的反應,眉眼溫和,看起來脾氣不錯,笑瞇瞇地道:“如此說來,有大用?!?/p>
劉升月感慨道:“當然有用,好在我們華夏并非無人做這些,比如我們醫家的《神農本草經》,流傳至今,全書非一人所著,非一人所傳,乃是歷朝歷代醫家的心血結晶;還有《齊民要術》、《水經注》等等,都是很好的先賢作品,至如今仍有借鑒意義。小哥說,有用否?”
年輕男人笑了,道:“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