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保險公司的人才培養很特別,優秀的人才通常要被牢牢控制在掌權得勢的領導身邊。無人關心人崗適配的真正問題,確保一流人才為己所用和結為團體才是生存之道。
夏成才在宜州掛職鍛煉的時間,轉眼就一年了。
這一年半載的歷練,讓夏成才變得更加老練而富有影響力。
夏成才內心確信,相比同批入司的同事,甚至相比一直在省公司本部任管理崗位的一些同事,他在保險行業里的價值會更高,自己發展的機會也要多得多。
清晰的跨越,非凡的磨煉。從事業部副經理到專營機構的負責人,從宜州互聯網保險行業協會會長到中央政法大學互聯網保險法律研究中心理事,夏成才帶領三十人的專業團隊,艱苦創業,將互聯網專營機構運營得有聲有色,遠超出了省市縣機構領導的預期。
針對夏成才在互聯網保險業務發展上的突破,集團人力資源部也將他作為《保險人》的封面人物來進行了大篇幅報道。
這一次,憑借智慧和堅韌,在眾多師友和貴人的扶助下,夏成才完成了不可思議的“跳躍”。
與求學階段那幾段經歷相似,被人低估后他拼盡全力達成了奇跡般的結果。
他再次憑借實力,從最底層的普通一員,縱身躍起升至常人難以企及的位置。
夏成才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做自己的偶像,創造自己的奇跡,讓自己佩服自己。”
在眾人的稱贊與艷羨下,夏成才是一如既往地淡定沉著,絲毫不動搖內心的目標。
他很清晰,這只是保險馬拉松長跑中的第一站,一切試圖定性和評價的論斷都為時過早。
工作和生活如往常一樣平靜,歲月在一天天的奮斗中流淌。
很快,夏成才便接到了調回省機關本部的通知。
為肯定宜州互聯網保險機構取得的成績,對夏成才掛職鍛煉期間所做出的成績進行表彰,宜州分公司特意組織了一場歡送會。
游馬請來了公司所有干部及保險監管、行業協會代表,為這次省公司下派人才鍛煉之“大膽嘗試”畫下了一個大大的句點。
在內心最深處,夏成才將游馬當作了識人惜才的貴人,由衷地感激這位領導。游馬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和保險經歷,憑借出色的管理才能和市場能力,感染著宜州保險行業的每個年輕人。
夏成才能在基層單位遇到這樣一位亦師亦友的保險“老將”,這是何其難得的緣分!
讓人無法預料的是,這一次分別后,何時再能相見或再次共事,是一個永無期限的未知期許了。
省公司為夏成才召開了迎接會。
區別于基層茶話會、團隊聚餐的形式,省公司的迎接會儀式感十足,程序上嚴肅而隆重,以報告會的形式舉行。
迎接會當天,夏成才坐在主席臺最邊上的紅木椅上,中間C位坐著佟挺,分列兩邊的是常鉆和辦公室主任。下面坐著的是省公司全員及幾家大機構的班子成員。整個會場座無虛席。
會場里背景音樂格外慷慨激揚,像是迎接一位凱旋的將軍樣,每個人臉上都喜喜洋洋。
第一次坐上那高臺,夏成才倒也沒有一絲緊張。唯獨長時間不能隨意動彈和說話,束縛得人十分不自在。那厚厚的西裝穿在身上頗為不方便,頻頻閃過的攝影燈光也讓人淚光若隱若現。
隨著前奏合唱版《明天會更好》的重復播放,會場參會人員的深情意逐步被拉回“主線”。臺下人堆里,偶爾也有幾位好動的亦覺得不耐煩,不知是嫌棄“前戲”太長,還是吐槽主角不是自己。他們心里悄悄打著拍子,時不時對著一掃而過的“寵幸”鏡頭擠出活潑而不失莊嚴的笑臉。
大會分為三部分,公司黨高官發表重要講話、人力資源部宣布人事任命、夏成才發表感言,共計一個小時的議程。留給夏成才的時間其實不到十分鐘,仿佛這歡迎會迎接的不是主人公本人一樣。
記得陳凱曾經酒后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央國企里,書記的講話,那可是大家工作的大綱和指揮棒,再長時間,都不能覺得啰嗦呢。”
會畢,夏成才的身份就發生改變了。他正式升任副處級領導崗位,擔任省公司電子商務及互聯網保險事業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自此,夏成才開始步入獨立辦公室、專屬助理、私人司機的領導狀態,職業生涯跳躍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這次變動,夏成才本人倒也沒有多大的反應。他考慮得最多的是,對過往經歷的總結和對新環境的適應。倒是那些以前的同事,個個都深受震撼和觸動。由夏成才的升遷,他們想到了自身,很多人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擔憂起來。
現實情況是,在這棟保險機關大樓里,等級分明,規矩繁多。每個人似乎都按照自己的定位和標簽在有序的運轉著。不是有特殊關系,或者上天偏心眷顧,一般人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在這巨大的“坐標天地”里兜兜轉轉。
夏成才這“開掛”的保險人生,讓身邊的人任憑如何聰明也都琢磨不透。
所有人都覺得夏成才受到了幸運之神眷顧。殊不知,這次的回歸,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在夏成才的保險旅途中,是起點都算不上的一次熱身呢。
總有一些人注定要做一番不同尋常的事業,那種不安分、不屈服的基因已經深入其骨髓。外在的得失和起落,也只是跟隨奮斗者的附從。業已邁出的攀登步伐,不容停下。對于夏成才而言,山就在眼前,路就在心中。
夏成才內心篤信:他就是這樣注定要行遠登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