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真想干一番事業的人來說,堅定目標后歷經波折,似乎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規律。
在這家老牌保險央企工作,轉眼間已經第五個年頭。
從青澀的員工到職業而圓融的處級領導,夏成才已經練就了一身本領。他已算是保險行業里的一名“少將”了。
無論業務管理、市場拓展,還是團隊建設、模式研究,夏成才均已建立起自己的風格,各方面表現都不輸于任何一名“老保險”了。
照理說五年的工作經歷也不是很長,放在一般行業,五年可能才是一個初步積累經驗的階段,遠算不上老練。但是,在保險行業——這個不算純粹金融的分支領域,個體悟性及實踐積累所發生的催化作用特別明顯。保險行業從來都不能以從業時間來衡量一個人的眼界、格局和能力。
尤其體系化、多層級的工作經歷,能讓一名保險從業者全方位了解行業“游戲規則”,更快掌握“行業生存之道”。在這一點上,夏成才非常幸運。
對于夏成才而言,一路的摸爬滾打,成就了他今天的豁達。這種變化,算是某種必然之因所導致的當然之果。他的這種過人之處,在后面多次職業變遷起落中,可以窺見一斑。
一名年輕人假若擅長總結,那么同樣付出同樣時間的工作實踐,他夠收獲的成長自然格外明顯。
慢慢地,夏成才的工作進入到安穩期,沒有了當初那種日行萬里的挑戰。人一放松下來,奮斗的欲望變得不那么強烈。隨著地位、收入的變化,夏成才在這座城市里擁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這家單位的“坐標天地”里,他也有了明確的位置。從里到外,他逐步產生了一些變化,明顯他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強烈求生存、熱烈求改變”的那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狠勁。
這些變化,除了夏成才已有察覺外,他的父親早就看在眼里。
一天,夏成才剛從小區地下停車場出來,便接到父親的電話。
“才兒呀,你昨天說想去外面看看,我想了一夜,你自己想清楚了,我都支持你。”
一天的會議后存有的倦怠感,夏成才此刻未緩過神,接完這通電話才記起獵頭找自己的事情。
昨天他給老爸電話,提及了有一家深圳的保險公司在找自己,看似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但是,對于未知的不確定,也讓他擔憂。畢竟他目前在這家眾人皆想進的大央企,已是妥妥的“今日之星、明日之陽”,跳槽就意味著從頭開始。
那些走過的不凡之路、吃過的難言之苦,還在他內心清晰無比,種種辛酸如當下才發生呢。
“爸,我還在考慮,暫時還沒答應。”
夏成才在電梯里,一手拎著公文包,另外一只手拿著手機,貼著臉頰,繼續說道:“你不用擔心,還在這個行業,在哪里,我都有信心!”
“好的,這樣我就放心了,你自己看好就行。”
回到家中,夏成才一屁股坐進了沙發中,眼睛在前方掛畫上來回移動。
他看到了珠穆朗瑪峰的景象,白雪皚皚,氣勢雄偉,莊嚴肅穆,銳不可擋。
夏成才被這眼前所凝視的美景深深吸引。
他的眼睛瞪得滾圓,嘴角掠過一絲微笑,一股再登雪山的欲望如烈火般熊熊燃起。
大山里長大的孩子,對山都有著特殊的情愫。既熟悉也陌生。
對于夏成才而言,喜歡登高遠眺和向上爬行,似乎越高越安全,越險越踏實,這是一般平原和丘陵地帶的人很難去理解的奇妙感受。
夏成才對于爬山一直有著難言的熱愛。上小學時,翻過一座山去學校;讀研究生時,每周都要去找當地的山攀爬;上班時,一到休息便置身大自然的山巒之間,讓自己的志向和心念在山川間游蕩。
爬山有一種奇妙的功效,就是讓人得以從現實的平凡和無奈中抽身,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恢復對自己的控制。一種“我命由我不由天”和“事在人為”的快感,會點燃身體里的每一個細胞。這種感覺,可以說是生命里最給勁的高蛋白。
喜歡爬山的人,尤其是體驗過這種絕妙的感受后,一般很難再停下來。
突然,一個大膽的想法,從夏成才的內心迸發而出。
他決定給自己放一個長假。
他想走出這壓抑的辦公室,去到戶外,山澗,釋放周身的羈絆,找到內心的去向。
帶著這樣的強烈想法,夏成才翻開了自己的登山日記。
就這樣,夏成才開始計劃自己似乎突然決定卻貌似早已確定的“放空之旅”。
這一切內心的困惑、疑慮,只有交給大自然來洗練。
爬山,他當前最想做的事情,也是唯一的心靈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