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這個詞好像有些用得太濫,特別是到了美國以后,特別是在過生日或逢年過節的時候。這也驚那也喜,有時候是天機先漏,有時候是習以為常,感覺更多的是有喜而無驚。
二月十號晚上,在山上暖暖的爐火邊上,我平生第一次體驗到什么叫驚喜;我第一次領略到了那“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的情和景。
這個星期里,我基本是在病中度過的。十號是公司一年一度的頒獎晚餐,我一直擔心自己參加不了。自從一次大規模的IT部門人員缺席后,部門老板強硬表示這個會希望大家都能參加。我先生也和我說過,公司的活動,一年才一次,就算從感恩的角度,大家互相捧場加油打氣的角度,或是喜慶的角度,都該參加。那以后,不管心里什么感覺,我總是按時出席。工作九年,我四次站在領獎臺上。但是2005年以后,雖然我仍然年年有獎金領,除了一次集體榮譽獎,我再也沒有得到過什么獎項。原因很多,應該說大都為客觀,其中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是的,美國公司里都有政治------比如去年我們部門一個獎也沒得。
連續幾年沒得到個人獎,我心態上已經變得漠然,對這個頒獎晚宴不抱指望,不指望自己能得什么名堂。
晚宴在山上一個很雅致又很開闊的鄉間俱樂部舉行。在總裁例行的演講完了以后,頒獎開始了。念到第三個,公司總裁說:這位員工工齡九年,九年來,她一直以勤勞的工作為公司編制高質量的系統,她非常有創造力和創造精神(噢,這個“創造力”很是搶眼,總裁插波說),兩年內在公司的傳統數據庫和兩個網站及其他新平臺間建立起精確牢靠的整合連接。這位員工就是MargaretZeng。
全場掌聲和歡呼聲雷起,我愕然。我有些遲鈍地、徐徐地起身,穿過一張張宴桌,耳邊一派慶賀的掌聲話語,我穿著平時很少穿的高跟鞋,腳步有些恍惚、有些踉蹌地走到臺前。接過獎牌,看著總裁,又看著臺下,我知道,我的老板和同事們就在那里面,正向著我歡呼。雖然英語遲鈍,也不習慣在人前發言,我心里強烈地感到我必須要說幾句。
我說我沒想到我會得這個獎,接下來除了使勁說謝謝同事們老板們,謝謝大家外,再也說不出別的來。但是那就夠了,感謝,就是我必須要說的主要話語。
事后有同事跟我說:能看得出來,你太高興了,以至我跟你道賀時你都看不見我。我說:抱歉!應該講,我是驚喜,太驚喜了。另外,也是在講臺上感覺很緊張,因為不習慣。(寫到這里就由衷佩服我兒子,他可是站在全國比賽的演講臺上,臨時準備,即興發揮,滔滔不絕!)
第二天,我給部門大小老板發了感謝函,我說:“Itwasatotalsurprisetome.Thanksforgivingmethepreciousopportunitytoenjoythefirstmomentinmylifewhatthetruesurpriseis.Thanksfortheencouragement,trustandsupporttomaketheachievementpossible.Ireallyappreciateit.Theremaybemomentsofupanddown,butasJimmentionedlastevening,passioniswhatweneedforthesuccessandthepassionisalwaystheredisregardcolorsofthemoments.
ThankyouandHappyValentine’sDay!”
我說的是真心話。回首過去,一路嘗到過的更多的是失望和沮喪,其中包括投稿不果應征不中之類,中的時候,卻又覺得心理上有預感,所以沒有特別的驚。只有這一次,是真正在我完全沒有期盼的情形下鮮花迎面入懷。這種感覺特別奇妙,也特別甜美。
工作臺上掛著我歷年來所得的一系列獎牌。同事們圍過來,嘖嘖稱許,說我太偉大了。我靦腆低眉,說我還沒得過公司最高的總裁獎呢。
人都說:往最好去努力,往最壞去準備,不是沒有道理的。人樹立了目標后,為了那目標,應該要盡力而為。這個盡力,也很難定標準什么叫盡力什么叫不盡力,但是總要說得過去。盡力了,對目標的實現與否卻一定要灑脫,別跟目標過不去,也別跟自己過不去。一切隨緣,要知道,許多東西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很熱切期盼的往往會落空,叫人有夢碎的感覺;而在你不經意的時候,那驚喜卻可能自己來敲開你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