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接下來的幾天都在學習風格的分類。
大致的風格區間為,現代,歐式,美式,地中海,田園,日式,東南亞,中式,現代中式,輕奢,阿拉伯等各種地域風格。
信息量非常之大,但是王信學習的津津有味,算是把大致的風格都爛熟于心,也把各種風格的細節都一一推敲過幾遍,領悟了些許設計手法。
總體上,都是點,線,面,組合,造型與獨特的配色。
王信揉著自己的太陽穴,推了下身邊的林芯兒,“芯兒,風格怎么這么多?”
“風格何止是多,這還是大致的分類,更有牛X的室內設計師設計的東西自成一派,那就是另外的風格了。”林芯兒似笑非笑的對著王信說道。
王信感覺只窺視了冰山一角,不過沒關系,自己還年輕,以后一定會比現在更加熟悉,更加融會貫通。
這時從外面走來陳利明,“小王,你明天跟我去周總家砌墻放樣,你打個電話給周總約一下看有沒有時間。”
“哦,好!”王信應道,馬上拿起了手機,對著周文凡的號碼撥了出去。
“喂,您好,請問是周總嘛,明天您這邊砌墻放樣,有沒有時間來一下?”王信自從上一次周文凡請他喝了咖啡之后,說話也流利了許多。
“明天啊?大概幾點?”周文凡問道。
王信捂著電話,對著陳利明使勁使眼色,并對著口型問道:明天幾點?陳利明用手指做了一個七字型的手勢。
“7,7點周總。”王信慌忙說道。
“太早了.....你們先去放樣,我大概九點左右到,你也知道我廠子里有點忙。”周文凡笑道。
“好嘛,你九點就九點。”王信掛了電話。
陳利明黑著臉走了過來,對著王信非常不友好道:“我說七,七點,你沒聽見么?九點?誰會陪你到九點然后再跟房東扯到中午?其他工地不用管理了嗎?”
“這....那我現在打電話過去叫他早點來?”王信詢問道。
“打啊,你打叫他最好六點半到,七點講完。”陳利明仿佛就喜歡越早越好,因為對于項目經理來說,時間真的是不夠用的,都指望著每天多跑幾處工地,才能減少一些失誤損失,再擠壓出一點利潤。
王信猶豫了一下,林芯兒看向陳利明道:“老陳啊,誰都知道你自私,但總不能自私到這種程度,讓東家按照你的時間來?誰給你飯吃,誰給你付工資?”
陳利明看了林芯兒一眼道:“反正不是你,小娘們,你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你....”林芯兒也被弄得心情不好。
王信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深吸一口氣道:“明天,你有事你就去辦你的事,我等周總吧,不耽誤你的寶貴時間了。”
“那最好,反正我很忙,不要打我電話,再見!”陳利明屁股還沒坐暖,就風風火火的離開了公司。
王信也沒再看陳利明的離去,而是默默的坐在位置上,搜起了資料。
“阿信,這老陳就這熊樣,你別放心上。”林芯兒倒是學會了安慰王信。
王信看了看林芯兒苦笑道:“沒事,就當我的歷練吧,我會做好的相信我。”
“嗯,加油!”林芯兒比了一個加油的手勢。
王信微微點頭。
第二日,王信如約七點來到了五悅花苑,五幢302室。
門是開著的,一進門就看到陳利明,以及另外一個黑瘦中年漢子,在抽著煙。
陳利明瞄了王信一眼道:“你過來啦,這么早,我還以為你也九點來呢,這位就是我們這的砌墻老師梁石,你先看看圖紙,然后跟梁師傅先彈個線。”
“哦!”王信也不多說,因為說多也沒有用。
陳利明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手表道:“時候不早了,我得去下一個工地了,這里交給你們兩個了。”
梁師傅哼著小曲兒,拿著拌灰桶,在地上簡單的倒了倒,然后從邊上拿起一把掃把,把要砌墻的區域掃的干干凈凈,隨后一個人靜靜的拿著圖紙站在那邊發呆。
在做完這一套流程的時候,陳利明早已離開,除了王信還在認真的看著梁師傅的一舉一動。
“你好,梁師傅,我能幫你做點什么嗎?”王信主動上前問好。
“一會兒,幫我彈個線,等我先打好這幾個固定的釘子先。”梁師傅想了下,“對了,你過來看看,這幾個墻與現場不符合,到底是按照圖紙還是按照現場?”
王信仔細瞧了一下,果然,這里有一處與現場不符,差的尺寸還是蠻大的,他開始慌了,因為尺寸是自己量的,圖紙是自己畫的,竟然會有這么大一個錯誤。
“小伙子,實習生吧?”梁師傅笑道。
“嗯...”王信低下了頭。
“咳,沒什么大不了的事,今天我梁石就給你露一手,本來我是不想多管閑事的,只不過看你跟我有個侄兒長得挺像的無論是性格跟外貌上面,我看的順眼,起碼比老陳順眼。”梁師傅笑起來露出了兩排常年煙熏的蠟黃牙齒,雖然不怎么好看,但是在王信的眼里,就如閃亮的燈塔,那么明亮。
仿佛,從剛才的地獄,回到了安然的人間。
“梁師傅,您說怎么辦?”王信十分尊重的問道。
梁師傅拿著圖紙到現場比劃著:“你看,圖紙上的這個角,跨度太大,墻體曲折,做出來的墻浪費比較大,不實用,在這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一個平方就要一兩萬,比我們老家的宅基地都要貴。”
“如果要這里好用,我媽媽要把這堵墻,順著這稱重柱子,拉出來,在與另一邊的墻體做交接,這樣里面的房間就方正了,可以擺放衣柜,床等,外面看起來也美觀,平整。”梁師傅微微點頭,煞有其事的說道。
王信看了看現場,再核對了下圖紙,眼前一亮,真的如梁師傅所說,那樣調整下會好些,客廳也會方正很多,不會顯得歪七扭八。
于是,拿著卷尺就在那邊拉了起來,他留出了一條通道,大概90公分寬,這是人體工程學的標準尺寸,王信做過功課,所以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