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心有朋友嗎?
楊心自然有朋友的,她的朋友很多,而且關系都很好。
別看楊心經常在學校打男生,那是因為那些男生喜歡去欺負女生,她才去幫她們報仇的。
如果那些男生不欺負女生,楊心也不會去打男生啊!
楊心又不是有“貓”病,更不是有多動癥,沒事在學校學著當小霸王。
楊心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小區,都特別討人喜歡的。
很多時候老師會說楊心怎么這么調皮,也不是說她真的那么調皮,就是告訴她,以后要乖巧一點,要聽話一點。
玩了兩天以后,楊童和楊心又迎來了悲劇的日子,因為要寫作業。
他們寫作業是張靜最痛苦的時候了,她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個頭,是不是得考慮給孩子報個輔導班了。
童童雖然沒有學習的那個天賦,可心心數學還是不錯的,就是有些時候容易粗心大意。
好好培養心心的話,那么清華北大有望。
至于童童,好好長大。
無論是楊學文還是張靜,對于楊童其實都是希望他能夠開開心心的長大就行,因為童童確實不是那種聰明的孩子,但他們也會鼓勵他成長。
不聰明不代表笨,只是說很普通。
這個世界上,普通的孩子太多了,所以童童普通一點其實也沒有什么不好的。
一個小時以后,楊心做好了作業,說道:“媽媽,我做完了,現在時間還早,我去看會兒動畫片。”
張靜立刻拒絕了:“不行,每天說好了只能夠看一個半小時,你今天已經超出半個小時了,我都沒有說你。我給你檢查完了以后,你就去洗漱睡覺,要是不想睡覺,那就看會兒書。”
張靜拿起楊心的數學練習冊,看到第一道題的時候她就愣住了。
題目是這樣的,王奶奶家里養了三只公雞和五只母雞,共生了四十個雞蛋,問,平均每只雞生了幾個雞蛋。
楊心的寫的是40除以5,平均八個雞蛋。
張靜指著這道題問道:“楊心心,你能不能審審題,人家說三只公雞和五只母雞,共生了四十個雞蛋。你40個雞蛋,都給了母雞了,那么公雞沒有下蛋嗎?”
楊心看著自己的媽媽,問道:“你家公雞會下蛋嗎?”
張靜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怎么回答,這公雞會下蛋嗎?
楊心追問道:“媽媽,怎么你不說話了?”
張靜忍著怒火回答道:“這題出的不嚴謹,不怪你,確實公雞不會下蛋,我們看下一題。”
張靜又笑了,問道:“楊心心,那這個你怎么說,洗衣機高一厘米,十五米長的鉛筆,你是不是沒見過洗衣機和鉛筆,你信不信我抽出我四十米的大砍刀。”
楊心理直氣壯的回答道:“你四十米的大砍刀,正好削我十五米的鉛筆。”
張靜已經在爆發的邊緣了,自己要忍住,忍住,不能夠對著孩子發脾氣。
她強制楊心改了答案,楊心雖然不樂意,可還是照做了。
后面的題倒是做的挺好的,就是有些時候這孩子真的太氣人了,還學會頂嘴了。
最后一題是思維沖浪,張靜又糊涂了,問道:“楊心心,這里有問你一個愛跳繩的有多少人,你為什么是七加三減去二呢?”
楊心指著那兩個小人說道:“媽媽,你看他們已經走了,說明他們不想玩了。”
張靜問道:“你怎么知道他們不想玩了?”
楊心回答道:“他們都走遠了,肯定是不想玩了。”
張靜已經不想說話了,又強制楊心改了以后,她才放下楊心的練習冊,她內心是崩潰的,不過,沒辦法,誰讓自己是他倆的媽呢!
張靜的目光又看向了楊童,看著楊童她氣又不打一出來了。
張靜問道:“楊童童,你究竟在做什么?你生字寫完了沒有,都一個半小時了,這才十三個生字,我看看你寫了幾個了。”
看著楊童的作業本,張靜已經在爆發的邊緣忍了又忍,一個半小時,十三個生字,你給我寫了三個?
張靜是真的生氣了:“楊童童,你告訴我,你這一個半小時究竟在干什么?你是在數螞蟻嗎?一個生字十遍,你就寫了三個,你這樣寫是不是要寫到夜里十二點去?”
楊童仰著頭看著張靜,張靜對著楊童吼道:“你看我干什么,繼續寫啊!你這樣寫,你明天能夠起得來床嗎?你怎么這么笨啊!我怎么生了你這么笨的孩子。”
楊童收回目光,低著頭開始默默的流淚。
張靜看著這一幕,瞬間就后悔了,自己不該這么說他的!
作為母親,他是自己生的孩子,有很多東西不是他能夠控制的。
張靜想要去道歉的時候,楊心立刻生氣的說道:“媽媽,你怎么能夠這么說哥哥呢!雖然哥哥笨了一點,可他也不是故意的啊!”
張靜聽完楊心對自己哥哥的幫襯,突然不知道該怎么去道歉了。
而楊童起身開始往外跑,跑到了衛生間把自己關了起來。
而張靜在衛生間外,聽到童童在衛生間里哭,也很不是滋味。
也許攤上自己這個母親和這樣一個妹妹,童童應該很難過吧!
張靜等了一會兒,敲響了衛生間的門,對著里面的楊童說道:“童童,媽媽錯了,媽媽不應該說你笨。你是媽媽生的,你怎么會笨呢,如果你笨的話,媽媽是不是也笨呀!”
楊童抽噎著回應:“媽媽,我沒事兒,我就想要自己靜一靜。”
張靜想了想,便開口道:“好,那你先一個人待一會兒!”
可作業還是得做啊,張靜沒辦法,只能夠去書房模仿童童的字,總不能夠作業不做了吧!
她知道這樣做不對,可現在這樣的情況除了自己幫童童做,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不過說起來,童童雖然寫得慢,可是每一個字都寫得非常的板正,就跟印出來一樣,張靜還沒有他寫的好。
這也是他的優點啊,想到這里,張靜突然臉上掛起了微笑。
而楊童也回到了書房,對著媽媽說道:“媽媽,我自己來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