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家平日所得的銀錢大多都用來補貼家用。
寂母平日里織布所得的一些錢也大多是些小錢,全家都靠寂父養(yǎng)活。
畢竟農(nóng)家里的布匹都是些粗麻,有些家底的人大多看不上。
而農(nóng)村的人又多數(shù)舍不得花錢去買,因為自己家里也可以做,只是麻煩些,但是不要錢啊。
所以寂璃偶爾尋些野兔山雞一類的小型動物。
她做這些的時候,還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只是在山嶺的外圍,有明顯人類生活痕跡的地方轉(zhuǎn)轉(zhuǎn)。
畢竟深山里還是有許多的狼豺虎豹的。
就她這小身板,若是前往深山,那不是在打獵了,而是獵在打她了。
寂璃從前是水靈根,性格不是溫溫柔柔,更加的偏向清冷。
而如今是火雷靈根,兩者都是偏向火爆的,但是這似乎對她的影響不大,寂璃依舊話不多。
這樣的日子雖然平淡,但是也別有一番風(fēng)味。
而她原本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平靜下去,直到她去尋找機緣。
但是意料往往讓人意想不到。
又是一個寒冷的季節(jié),家家戶戶都在為過年而忙活,寂璃家也不例外。
寂父寂母早早地便去了山上拾材火,為冬季一家人的暖和添磚加瓦。
而寂璃和寂箋則在山外圍刨兔子洞。
最近不是農(nóng)忙的時辰,山里的拾材和打獵的人也愈加多了起來。
待他們一家人回家到村口前時,只聽到村里傳來一陣陣的喧嘩聲,村口吵吵嚷嚷,圍滿了人。
寂箋十分好奇,拔腿便向那邊跑去。
“哎!阿箋!這個臭小子,撒腿就跑!”
寂母擔心兒子,便放下手中的東西,也往那邊趕去。
寂父見此,帶著寂璃也向人群走去。
待走進一看,便瞧見一隊身著兵甲的人,拿著一張告示。
而村長站在一群村民之首,對那群人甚是恭敬。
寂父以為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便向一旁的村民問去。
“哎,這是咋回事啊?怎么圍了那么多的人?還有這些人是怎么回事?莫不是村里人犯了事,招來了官兵?”
一旁的村民顯然來了很久,對這件事知道的頗多。
便低聲對寂父輕輕說。
“莫要胡說,哪是村里人犯了事那等不好的事!我聽說是城里來了仙師,一月后要舉行收徒大會,這不,官府就立馬讓人去通報附近的村民去了,讓五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人一月后去往縣里參加收徒大會。”
一旁的村民也低聲附和。
“可不是么,這仙師可是傳說中的人物,想見一面都難,更別說是參加收徒大會,成為仙師!這不是祖上積德嗎!”
“你還真別說,這要是被仙師看上,不僅僅可以成為仙師,還可以得到幾百兩的安家費,這可是夠我們安生過日子半輩子了!”
寂父聽此,也是感到欣喜若狂,畢竟傳聞中的仙人可是十分厲害,搬山填海,騰云駕霧。
而一旁又有人感嘆。
“唉!可惜老朽已經(jīng)過了那等年歲,沒有那般機會,可惜啊!為何我沒有這樣的機會呢?”
“哎!老郭頭感嘆個什么勁,都說修仙是機緣,你沒有那等機緣唄!”
一旁的另一個人見此,連忙神神秘秘的說道。
“我可是聽我表哥說,這次的收徒大會可是有原因的!”
“哎,什么原因?二柱子快說,莫要賣關(guān)子了!”
“嘿,你還別說,這次的收徒大會是奔著前幾年的那次大災(zāi)來的,前幾年那次大災(zāi)記得不?”
眾人點頭,當然記得,那次他們這一帶可也是受到不小的波及。
“就是角布村來咋們那時,我聽說啊,那次可不是什么天災(zāi)!是咋們附近來了一個厲害的妖怪,害的附近的村民遭了秧!”
“然后縣令便向王朝上報,王上便安排了國師大人前來捉妖,后來國師大人也奈何不得這妖物半分,只能上報仙門,仙門為了彌補我們受到妖物的傷害,這才有了收徒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