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妃看著已經頭破血流的丫鬟,眼神輕蔑,不緩不慢道:“你算什么東西!主子們說話也有你插嘴的份兒!來人,抬下去!別讓本宮見了不干不凈的東西,免得沾了晦氣!”
她此言一出令經過的宮女們不寒而栗,這個丫鬟怕是兇多吉少。
“娘娘且慢!”徐曼瑩知曉若她今日還端著以往的身份必定吃不到好果子,雙手捏成拳頭的她慢慢跪地請安,一字一句道:“奴婢曼瑩見過淑妃娘娘!”
自貶身份稱呼奴婢的她還是讓淑妃感覺甚好,“嗯!如此識時務也不枉皇后娘娘多年對你的疼惜!你給本宮記住,今時不同往日,別總仗著自己的身份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
徐曼瑩聽出話中的意思,淑妃今日是故意給她難堪,她的話雖是說與她聽,實則是講給皇后聽的!這是赤裸裸的指桑罵槐!
“奴婢謹記!”跪地的她此時如同喪家之犬,淑妃看著她這般卑躬屈膝的模樣才心滿意足在身后宮女的摻扶下一步一裊地離開。
已經站起身的徐曼瑩望著遠去的妖嬈背影,眼中滿是恨意,她絕不能就這樣任人踐踏!準備回府的她思前想后還是決定去到簫璉宮里。
“求公主帶曼瑩去見見表哥……”
看著哭的梨花帶雨的徐曼瑩,簫璉連忙上前拉她起身,“都是一家人,表姐這是做什么?”
“太子殿下被困于府中,祖父和爹爹又獲罪入獄,曼瑩實在不知該如何,如今只想陪在殿下身側,這樣他在太子府也不至于太過苦悶……”
徐曼瑩一邊抽泣哽咽一邊用秀帕擦拭眼角,更顯得嬌弱不堪,令人疼惜。
“表姐對哥哥的心意璉兒怎會不知,只是……”簫璉有些猶豫,皇后對她一再強調,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再惹出什么事端。
看出公主的猶豫,徐曼瑩立即信誓旦旦地說:“公主放心,此事你知我知,決不會有第三人知曉。而且我只是見殿下一面,保證不會生出亂子。”
猶豫些許后的簫璉想想只是見一面,也不會有什么禍事,父皇只是讓太子閉門思過,可沒說不許前去探望,于是點點頭道,“好吧,你進去換身宮女裝隨我出宮。”
二人稍作打扮后,一輛奢華的馬車從宮門處離開。淑妃站在自己的寢殿,懷中一只皮毛雪白的貓兒正乖巧伏在她的手臂上。
“怎么樣了?”淑妃只顧逗玩著貓兒,并未抬眼,似是無意的問道。
身前的一個小太監眉眼清秀,一看就是個機靈樣。“徐女公子去往公主宮中,剛剛二人一起出宮了。”
淑妃這才停止與貓兒的玩樂,抬眼深思,“出宮了?”
沒過多會兒不禁又嘴角上揚,“出宮好呀!她們定然去太子府了!早就聽聞這位徐家女公子對太子暗生情愫,若是他倆……”
思及此處,淑妃嬌美的臉上劃過一絲幸災樂禍的笑意,“還不派人暗中跟著,有什么消息及時報給本宮!”
小內監立即明白,“娘娘放心,奴才一定派人緊盯!”
如此時間一晃,又是幾日過去了,皇上依舊沒有對丞相作出任何決斷,只是頒布了一道圣旨,大體意思就是二皇子簫逸玨救駕有功,現如今身子也基本痊愈,今封為隨王接管刑部主事。
而這段時間容清兒除了偶爾去茶樓看看就是窩在自己的小院看看書寫寫字,倒過的怡然自得。期間簫逸良又幾次登門都被拒之門外,紅杏看著自己小姐似是有意回避三殿下,只得無奈搖搖頭。
自從離葉姑姑離開后幾乎不問世事,流宛不明情況,在得知離葉離開后略顯不開心,她心中藏不住事,總是一個人生悶氣。
“小姐怎么就準許姑姑離開呢,你看她都沒帶什么就這樣走了,不知道一個人在外面過得如何?”
正在屋內練字的容清兒手間一頓,紅杏忙解釋道,“姑姑老家有些事情需要處理,我們總不能強留在身邊吧?流宛,你說是不是?”
原本坐在屋外石階上的流宛晃著小腦袋似有惋惜地站起身,“哎,我也知道不能強留,也不知道日后能不能再見到姑姑了。”
三年里離葉就如同母親般對她們三個照顧的無微不至,除了她有些不適應,容清兒和紅杏又何嘗不是。
就在主仆三人思念離葉的時候,前院一小廝突然跑來,急喘噓噓地說:“大小姐快到前院接旨吧!”
“接旨就接旨,又不是沒接過,你這慌里慌張干什么?”流宛攔住小廝問。
“除了旨意,宮內還運來幾大車的聘禮,滿滿地堆滿了前院!”
一向鎮定如常的容清兒手中的筆霎時掉落,“莫不是?!怎會這么快!”
紅杏和流宛也不可思議睜大雙眼,容清兒不想猜測,她大步來到前廳,容祁正滿臉笑容與傳旨內監喝著茶,見到女兒來到忙起身。
“清兒,這是皇上身邊的高內監。”
“喲,想必這就是傳聞中的容大女公子,果真是傾國傾城之貌,聽聞小姐才情亦高,可惜上次皇上壽宴老奴奉旨出宮辦事,未能領略一二,當真是件憾事。”
坐在廳內下側的柳氏和云蕊心中嫉妒萬分,看到滿園因聘禮帶來的喜氣,她們只覺刺眼。先不說前面皇上讓人特意整修清雁閣,里面一應用品都是上好的貢品,奢華大氣不說還格外慎重,足見皇上的喜愛,再看今日的聘禮,當真可以用十里紅妝來形容了,能加嫁進皇宮內院就是不一般!
“公公抬舉清兒愧不敢當。”容清兒沒有心思去在意旁邊的母女,她現在最關心的是圣旨。
“既然人都齊了,那就接旨吧。”只見高公公從懷中拿出圣旨,聲音尖而細。
廳內眾人皆下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聞大將軍容祁之女容清兒嫻熟大方、溫良敦厚、品貌出眾,朕躬聞之甚悅。今太子年已弱冠,適婚娶之時,經司天監測算一月后乃為良辰吉日,特將汝許配太子為太子妃,即日完婚。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司天監監正共同操辦完成。布告中外,咸使聞之。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