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無敵》專輯的大火,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一時之間,眾人茶余飯后談論的焦點全是林雪瑤的新歌。
用一句網絡流行話語來形容,就是如果你還不知道林雪瑤是誰,或者沒聽過林雪瑤的新歌,你就out了。
眾所周知,凡事都有兩面性。一個人、一件事,只要引起了輿論熱議,那么隨之而來的爭議也是不可避免的。
不遭人妒是庸才,或許只有平庸之人,低調一生,才有可能躲過這種不受控制的外界紛擾。
在質疑林雪瑤的眾多聲音中,有兩種非常有市場的觀點。一種是鼓吹高明遠,認為高明遠不愧是高明遠,輕易不出手,時隔這么多年再次出山,又給人們立起了一座新的高峰。
另一種是鼓吹整張專輯的詞曲作者——天外來客的,這種相對來說沒那么多的支持者。一方面是因為天外來客比較低調,影響有限,沒什么說服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林雪瑤之前的爆料,讓很多人認為,天外來客極有可能是林雪瑤的哥哥。
這些質疑的人無非是持一種不相信流量藝人,不相信年輕一代的觀點,先入為主的不看好林雪瑤的實力。盡管林雪瑤是選秀冠軍出道,但是看多了選秀的觀眾,對于內幕、背后交易那一套也很熟了,并不覺得這個冠軍的含金量足夠多。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有媒體采訪到了高明遠。
實際上,高明遠本來不打算多說什么的,但是網上批評林雪瑤、質疑流量的聲音太大,讓高明遠不得不出面。樂壇好不容易有了點希望,高明遠可不希望因為網友的這一番胡鬧而早早夭折了。
在一個訪談類的節目中,高明遠和節目的主持人進行了一番非常有深度的談話。
“高老師,您好。我是陳星宇,您可以叫我小陳。”主持人小陳禮貌問候。
“你好,小陳。先坐吧,有什么問題咱們坐下聊。”高明遠和藹地說道。
兩人落座后,小陳接著問道:“高老師,說說《青春無敵》這張專輯的錄制過程吧,網友們都非常想了解這背后的故事。”
“《青春無敵》這張專輯起初是林雪瑤的助理小丁找到我的,我當時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后來小丁還跟我訴苦,說在我之前她已經打了好多個電話了,結果全被我那幫老朋友給拒絕了。”高明遠說起了丁助理打電話跟她訴苦的那段趣聞。
“所以,您這是撿了個大便宜?”陳星宇一副驚訝的表情。
“可不是咋地?要不是這幫老家伙都拒絕了,也輪不到我來當制作人。”高明遠說道這忍不住哈哈大笑。在這爽朗的笑聲中,透露出的是對老友濃濃的嘲諷。
“可是現在網上有這樣一種聲音,大家都覺得,整張專輯能夠獲得成功,您的功勞最大,您怎么看這個事?”陳星宇把問題引向了時下最受關注的焦點話題。
“不不不,”高明遠聽的直擺手,明顯不認可這份過高的夸贊,“我可不敢貪天之功。這張專輯就算不是我來當制作人,我那些老朋友隨便找一個過來,質量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真的嗎?我不信。”陳星宇說出了自己幾乎每期節目都會說的話,因為這個還被網友各種調侃。每當有什么事情覺得不像是真的,網友們就直接甩一張陳星宇的表情包。
“嘿,你這人……”高明遠被逗樂了,“那我來給你分析分析。整張專輯,從風格來說,算是比較多元,有抒情的,有勵志的,當然也有可愛的,甚至還有搖滾的。”
高明遠這話說的一點沒錯,雖然《青春無敵》的主題是青春,但是歌曲的風格和內容并沒有統一,這當然是因為青春本就充滿了各種可能性,所以林銘一開始就沒打算把風格統一。
整張專輯大部分歌是抒情的,比如已經露過臉的《青春紀念冊》、《紅蜻蜓》和《愛》,此外在4首沒有公開的歌曲中還有一首《十四歲的雨季》。這首歌原版是《十七歲的雨季》,不過考慮到林雪瑤的年紀,林銘把十七歲給改成了十四歲。
《十七歲的雨季》這首歌在林銘前世,是由潘芳烈作詞、作曲,屠穎編曲,林志穎演唱的歌曲。并幫助林志穎一炮而紅,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至于勵志的歌曲除了《隱形的翅膀》,還有一首《我相信》。這首歌可能演唱者楊培安可能沒那么有名,但是我相信歌大家都很熟悉。
「想飛上天和太陽肩并肩
世界等著我去改變」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青春沒有地平線」
這兩段歌詞,大家應該都很有共鳴才對。
可愛風的除了《酸酸甜甜就是我》之外,還有一首《愛丫愛丫》。這首歌是BY2的成名作,收錄在兩人的第一張專輯《16歲未成年》。也算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感染力自然不虛多說。
「愛我的話給我回答
我的愛丫愛丫沒時差
等待是我為你付出的代價」
節選一段耳熟能詳的歌詞給大家,好讓大家有點代入感。
搖滾風的就只有《superstar》了。前文有提到過這首歌的具體內容,這里就再贅述。
就剩下最后一首了,這首歌不好定位,準確來說更像是一首夢想的歌。《想唱就唱》這首歌最初是為了《超級女聲》而創作的,可以說是《超級女聲》的宣傳歌曲。
說了這么多,讓我們言歸正傳,重新回到兩人的談話中來。
“林雪瑤一個人能駕馭這么多的風格,在我看來,是非常有才華的。你們這些人,還是太年輕。看東西只看表面,比我一個老人家還迷信權威。”
正如高明遠所說,年輕人有時候容易走入極端。一種情況是全面否定所有的權威,另一種情況是盲目相信權威。
就拿林雪瑤專輯這件事來說,質疑的聲音為什么這么大?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覺得高明遠的功勞更大?
很簡單,林雪瑤太年輕,而高明遠畢竟年齡擺在那,成就擺在那。人們更愿意去相信,這是一個老人多年積累自然而然獲得的成功。而不愿意去相信,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就已經取得了讓自己自愧不如的成就。
“高老,我們怎么就迷信權威了?給我們講講。”小陳明顯不服氣。
“小陳哪,我問你,50歲的老人和20歲的年輕人,哪個身價上億更容易讓人接受?”高明遠看出了小陳的心思。
“啊……這……當然是50歲的老人了。”陳星宇想了想還是實話實說。
“這就對了。50歲的老人為什么更容易讓人接受?因為年齡在那里。年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代表著權威。
“不過呢,要我說,大可不必如此。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不要總對年輕一代抱有偏見,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年輕時候過來的。
“當我們戴著有色眼鏡去審視下一代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想想,想想自己年輕時候被上一輩人用這種異樣眼光瞧著,想想那個時候自己心里的滋味。”高明遠意味深長地說道。
誠然,成功不可能僅僅只是某一個人的功勞,這里面當然也少不了眾多工作人員的付出。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所有這些匯聚在一起,才最終讓成功來到。
“我希望,媒體也別曲解我的意思,別去過分吹噓小林,搞到最后,恨不得把林雪瑤捧到天上去。只希望大家能給這個小姑娘一定的空間,讓她能夠更好的成長。”節目最后,高明遠說了這樣一段對媒體,對網友,對大眾都充滿期待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