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老師站在樹蔭的下面,桌子前的三個孩子都很規(guī)矩的坐在那里,只有丫丫一個人雙手托著個下巴,準(zhǔn)備傾聽瞿奶奶的故事。
瞿奶奶背對著陽光,而清晨的陽光穿過樹蔭照射在她的背脊上,雖然瞿奶奶也是上了六十多歲年紀(jì)的老者,但是站姿依舊挺拔,像一顆不老的青松。將一副插畫打開,微笑著對幾個孩子說“你們有誰對這位老爺爺有印象,或者知道他是誰嗎?”
阿寶探頭張望了一下,搖搖頭,子楓則看了一眼后,略有所思,但是有點(diǎn)不確定,不過按照他的性格還是選擇了沉默。
不過他的表情沒有逃過瞿奶奶的注視,瞿奶奶微笑著鼓勵子楓說道“子楓是不是知道,說錯了沒關(guān)系,就算是猜的也沒事,你說說吧!”
子楓有點(diǎn)局促,他不太愛開口,一旁的阿寶看到子楓不開口,呲著牙笑著說“你肯定知道,你知道的比我多多了。”
阿寶的鼓勵給子楓的猶豫劃上了句號,也給子楓的局促不安打了一針安定劑一般,子楓掙扎了一下吐出兩個字“孔子!”
阿寶不知道子楓說的對不對,用詢問的眼光看著瞿奶奶,而瞿奶奶笑容更甚,拿出一朵很漂亮的小紙鶴放在了子楓的面前,紙鶴非常漂亮,小小的只有一厘米多點(diǎn),但是折的非常的好,小而精致讓人看的有點(diǎn)愛不釋手。
瞿奶奶笑著對子楓說“回答對一個問題,就能得到一只小紙鶴,紙鶴是一種祝福,你可以留著,也可以送給你喜歡的朋友,這也是一種最好的祝福和禮物。”
子楓聽到這里臉上浮出了笑容,他還是想學(xué)著阿寶那樣呲著牙笑,他認(rèn)為阿寶的笑容很好看,而且讓人很開心。雖然還是看起來有些不自在,但其實(shí)這個笑容比起第一次阿寶看到他學(xué)自己,要好了很多。
看到子楓這樣學(xué)自己笑,阿寶也咧著嘴回應(yīng)著,而丫丫不知道什么事情,也學(xué)著兩個哥哥呲著牙笑著。
瞿奶奶看到這一幕,心里也很開心,這幾個孩子多有意思,多可愛,多淳樸。
子楓想了想將紙鶴捧在手心里,向阿寶的方向遞了過去,阿寶以為要給自己,結(jié)果子楓的手沒有停留在自己身前,而是穿過自己遞到丫丫面前。
一旁阿寶沒有因為紙鶴沒有送給自己而失落,反而臉上的笑容更綻放,因為是送給妹妹,阿寶覺得子楓做了他想要做的事,而且感覺這樣的子楓更是自己的好兄弟,這是一種愛屋及烏的感情。
丫丫的眼睛亮了起來,瞇著眼睛,小心翼翼的接過這只紙鶴,帶著甜甜的笑容,側(cè)頭開心的笑著對子楓說“謝謝,哥哥!”
這一聲哥哥,讓子楓白皙的臉蛋露出微微的紅暈,此時的子楓心里是特別的滿足,因為他感覺自己有了可以守護(hù)的對象。
瞿奶奶繼續(xù)說道“子楓說的很對,這位老爺爺是我們中華名族的文壇圣人,今天我們就講一段他說的話,當(dāng)然古人和我們現(xiàn)代人說話的方式不一樣,我先用孔子的原話來講一遍,然后再給你們解釋是什么意思。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段話什么意思呢?
阿寶能知道嘛?”
阿寶搖搖頭,不過還是開口說道“我只聽懂了,有朋自遠(yuǎn)方來,什么樂乎。是不是有朋友從遠(yuǎn)方來,很開心的意思。”
瞿奶奶沒想到阿寶能有這樣的解讀能力,因為按照進(jìn)度來說,論語要四年級才會接觸到的,這個孩子看來在語文上有不錯的悟性。
而且是子楓是知道的,因為很早的時候晚晴就給他講過,但是他無法用言語將出來,看到阿寶回答出來一部分,也替他高興,但是自己有點(diǎn)好強(qiáng),但是有點(diǎn)著急,因為自己說不出來。
瞿奶奶想得到子楓這樣的家庭教育,應(yīng)該很早就接觸過論語,但是這個孩子的情況,其實(shí)建中和自己接觸的時候就講述過。
瞿奶奶先是又掏出一枚小紙鶴,獎勵給阿寶,阿寶很開心,他得到了瞿奶奶的鼓勵,將自己的小紙鶴也給了丫丫,丫丫開心極了,她覺得兩個哥哥都好棒,最主要他們厲害,自己就有小紙鶴拿,心里更是開心不已。開心的微笑,最后連兩只腳都跪在了椅子上,朝著兩人呲著牙笑著。
瞿奶奶這時候?qū)ψ訔髡f“子楓你是不是有什么想說的,要么你寫下來,慢慢念好不好?”
子楓聽到這里點(diǎn)點(diǎn)頭,然后拿著一支筆,將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寫了下來:
按時溫習(xí)功課不也是件開心的事嗎?有遠(yuǎn)方的朋友來一起學(xué)習(xí),不也是件高興的事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應(yīng)該生氣,這樣我也不就成了一位德才兼?zhèn)涞娜肆藛幔?/p>
瞿奶奶和阿寶,丫丫都盯著子楓在書寫,每個人的眼神里透漏出來的都是不同的眼神,瞿奶奶是欣慰,阿寶是羨慕,而丫丫是崇拜的眼神。
而瞿奶奶看子楓最后的一段解釋,覺得這個還真算是這個孩子最真實(shí)的寫照,是呀,孤獨(dú)癥的孩子多么需要別人了解,但是有多少人能試圖了解他們,理解他們,而子楓對這句古語的理解非常到位,說明他記得很清楚,可能那句“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何嘗不是子楓的內(nèi)心獨(dú)白。
兩個孩子的表現(xiàn)都看在瞿奶奶的眼里,她覺得這兩個孩子都很高的悟性,也有很不錯的理解能力。基本上子楓的注解翻譯,不需要太多的調(diào)整,瞿奶奶先開始對古語里的每一個字進(jìn)行了詳細(xì)的詮釋,孩子們都認(rèn)真的聽著。
瞿奶奶并且講起了孔子的一些典故,讓兩個孩子聽的聚精會神,而丫丫今天也學(xué)到了不少,她現(xiàn)在知道孔子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不管在世界上,還是在中國,是影響整個華夏名族的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而且他還有那么多弟子,竟然有三千人。
丫丫聽到這里,冷不丁好奇的問瞿奶奶“奶奶,三千是不是很多很多,您有也是老師,您也有很多弟子嗎?有三千那么多嗎?”
瞿奶奶沒想到這個小寶貝問出了一個那么多問題,走到丫丫的身邊擼著她的頭,寵愛的看著丫丫笑著說“三千是很多很多,估計要是排隊呀,從這里排到小區(qū)門口,要好五六個那么多,都不一定排的小呢。不過奶奶可比不了孔子,不過奶奶教過的學(xué)生,可能還不止那么多。”
阿寶和子楓在旁邊聽的一下就愣住了,他們兩個是知道三千這個數(shù)字意味著什么體量,他們沒有想到瞿奶奶竟然教過那么多學(xué)生。
丫丫呲著牙笑著說“奶奶好厲害,我長大了也要做奶奶的老師,教好多好多人。”
聽到丫丫說這個,瞿奶奶心都化了,怎么會有那么懂事,那么可人的小丫頭,連忙滿臉都是期望的笑容說“好,好,好,以后我們丫丫肯定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老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