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二十年三月,魏博軍變,冉懷忠囚嫡兄懷憶,自任留侯。
真定公劉豫勾結冉懷忠反,仿魏惠王齊威王徐州相王故事,劉豫稱趙王,建都邯鄲;冉懷忠稱魏王。
三月,甲午,陽泉。
李客聚議伐豫。
魏博傳回密報“偽囚救子,兄友弟恭”。
謝珩雍議曰:“魏博冉懷憶子冉魁質于京,皇太子好謀而惡戰,必不愿興師動戈,而欲以魁控魏博,送魁返鎮,如此正中魏博之計。如此兄友弟恭,天助善緣,也是好事,只怕……”
客接言道:“只怕黃雀在后,有人半路劫殺,嫁禍太子。”客即令郭方領燕紫軍精銳南下暗中護送。”
京都,東宮。
皇太子深恨冉懷忠弒兄之行,欲先伐魏博,又欲令冉魁返魏博權魏博節度使,猶豫未決。
京都,五豐樓。
二皇子李翊與四皇子李竣對坐,李翊接過蔡家密報:“冉氏兄友弟恭,懷憶衣食如常。”
李翊輕哼:“兄友弟恭。”
“囚兄軍變既為假,真意十有八九是要把冉家質子誆回去。太子大哥多疑似曹操,吾等可助一助冉家。若冉氏得逞,太子大哥選誰護送冉小子?”
李竣機敏答曰:“不是石保吉便是全青。”
“唔,如此甚好,叫保吉或傷或病躲幾日。”
李竣試探道:“二哥要動控鶴了嗎?”又一思忖道:“二哥好謀劃,滅全青掌控鶴,傷冉氏弱魏博。一箭雙雕啊。”
李翊含笑頷首,又指著竣所攜木匣,問為何物?竣打開匣,恭敬奉上,答曰:“冉懷忠小有詞名,文辭優美,尤善豪放蘇氏詞牌。弟著人收集了一些,二哥看看,文如其人,這冉懷忠是為何等心性。”
李翊捏著文稿,細細琢磨,“飛鷹攻天天欲塌,驚得落葉尋歸路。果然豪氣逼云霄。”“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翊臉上漾出笑來,曰:“吾等借老三的東風,送一送冉家小子。”
李翊親訪三皇子李端于清暉書院,兄弟寒暄,兄友弟恭。翊盛贊冉懷忠文辭之豪放,感其行事之傾險,深嘆文君子內奸賊,文不堪立人。端素信文如其人,聞此言急急辯駁。久之,翊忽地似不經意笑道:“若果如三弟所言,這魏博之事莫不是有詐吧。”
端默然不能對。
李端甫一回到王府,破天荒召集謝家幕僚議“魏博有詐”是為何意?皆曰:“魏博有詐,旨在迎回質子,此作局深遠,主人不可輕涉。”
端怒道:“先賢子產曰:茍利社稷,死生以之。”言罷,竟夜叩宮門求見太子。
李端力稱魏博有異,冉懷忠文詞慷慨豪放,定然不會行此陰毒之事,此必有詐。萬不可放行質子冉魁,太子淡然勸導,端固執己言,太子欲退,端輒引太子衣,令其復坐,急言曰:“殿下三思而行,不可貪小利而壞大謀,以致有傷國體!”太子冷笑,以完顏亮詞句對,曰:
“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豈非豪放?天下陰毒第一人,海陵王舍其者誰?
端默然無以對。
次日,冉魁拜謁東宮,泣淚出血,求朝廷申天道于魏博,拯烝民于豺狼。
太子送冉魁返魏博掌權之心愈堅。
御史劉若欽劾三皇子夜闖東宮,居心叵測。太子以兄弟情篤不忍斥責,不問。以若欽不懼皇貴,秉義直言,有詔嘉獎,轉二官,賜金帛。
石保吉五豐樓助抓賊人,傷臂。
庚戌,控鶴都指揮使全青領勁卒護送冉魁自京返魏博。至湘州,遇伏,全青先不察無備,死傷殆盡,僅護冉魁逃出,匿于農家。魁誤作懷忠接應,伺機重傷全青以應賊,后悟,已為賊人所挾。魁佯作軟弱無害,暗求助杜氏商隊,竟得救,賊人盡死。
全青卒,太子命石保吉代領其務,遷控鶴都指揮使、領虔州刺史。
三月,下詔,二皇子韓王李翊改封秦王,三皇子李端晉封襄王,參知政事,以均勞逸。四皇子李竣晉封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