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拼音與標點符號。”
顏路給荀況與圍觀上來的韓非解釋道。
“拼音是一種輔助文字讀音的工具,而標點符號則是用來輔助文章斷句的工具。”
“學生之所以編寫七國字典,除了讓人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時方便查閱之外,更主要的便是想推廣拼音。”
荀況思索了一下,問道:“這標點符號倒是簡單,一看便能明白用意所在,可這拼音又是怎么回事,如何能夠輔助文字讀音?”
顏路當下又將拼音介紹了一下。
聽完之后,兩個古代人被震驚了,良久之后才回過神來。
韓非拍手稱贊道:“妙啊!用短短二十多個符號,便能準確發出絕大多數文字的讀音,這樣一來,學習文字的難度瞬間便降低了無數倍……”
荀況則嘆了一聲,輕輕拍了拍顏路肩膀。
“先是紙,再是印刷術與拼音,你對儒家的貢獻,可比孔圣。”
如此高的厚贊,顏路哪里敢當,連忙回應。
“不敢不敢,學生哪能與圣人相提并論。”
這是真心的,想他顏路在現代不過一個普通人,現在弄出的紙張與拼音,都只是后世學來的而已,并不是自己發明的,又怎么敢與真正的圣人比肩。
荀況也沒再多提這個,笑道:“有了你發明的這些東西,過不上多久,儒家學子數量定然成倍數增,儒道大勢來矣。”
這點顏路倒是敢確信。
后世從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世上便一直是儒家當道。
可其實自古以來直到新中國初期,讀書人的基數并不高,只是世人的一小部分而已,其原因便是因為讀書太難,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成本太高。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大部分人只占了前半句,終其一生苦讀,最后無所作為的大有人在。
這種成功概率和難度,先就嚇退了大多數人。
而自新中國成立以后,讀書人的數量便每年成倍增長,到了現代更是人人都讀過書,這其中政策扶持當然是最大的原因。
但是學習的成本與難度都大大降低,也是一個巨大的因素。
而拼音的對文字學習的輔助居功至偉。
學會了拼音,哪怕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能準確讀出生僻字的發音。
“禮物你帶回去吧,老夫也算是儒家門人,為儒家做點事情理所應當,怎能收你禮物。”
對于顏路,荀況不再將他當做普通儒家弟子,而是當作自己的弟子一般對待,言語之間親切了很多。
可送出去的禮物哪有再收回來的,再說了……這買都已經買了,古代也不支持退貨啊!
因此顏路好說歹說還是把圍棋留下了。
接下來,顏路便開始準備起了活字印刷術的材料。
中國的印刷術其實經過了好幾個階段的發展,一開始是雕版印刷,之后才是活字印刷。
而活字印刷也是經過了好幾個階段的發展的。
顏路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泥活字。
因為當今世界的冶煉技術有限,還無法制造先進的合金,反倒是泥活字最為方便快捷,成本也不高,很適合當下。
不過當下有個難題,就是活字板的制作工作量太大,不是一個人短時間可以完成的。
顏路只得先研究制作方法,等到制作方法成熟了,再想辦法。
時間慢慢過去,顏路又回到了學習的日常。
在學會七國文字之后,顏路快速將學習進度拉滿,超越了絕大部分的同齡學生,完成了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
其實這是因為他腦中的知識量遠遠大于這個時代的大部分人,所缺的恰恰就是最基礎的語言知識而已。
補足了這塊,自然學什么都快。
而且,他記憶力本來就不錯,穿越之后靈魂融合后還被加強了,基本上學啥都能一遍記住,比起過目不忘也差不了多少。
作為從后世高考大軍中闖過來的人,顏路表示,比學習速度,你們古代人都是渣渣。
顏路的表現,自然也贏得了老師們的肯定,從一個不被重視的差生變成了老師們人人喜愛的好學生,成為了學院中的名人。
魚兒經營的造紙產業已經走上了正軌,雖然市面上已經出現了少量的同行,但眼下紙張需求量太大,遠遠還沒達到飽和狀態,因此魚兒的產業沒受到什么影響。
而小魏言快一歲了,已經開始牙牙學語,見到顏路時,能夠清楚的喊出哥哥兩個字。
這讓魚兒都吃醋不已,因為小丫頭連娘親都還說不清。
不過可能因為早產的原因,小魏言身體比起正常的嬰兒要弱一些,還只能滿地打滾,連爬都學不會。
“魚兒姐姐,你賣紙賣了這么久,有沒有發現什么商業突出的人才?”
“這倒沒有,怎么,你有什么生意需要打理嗎?”
顏路搖搖頭沒說,如今的造紙產業已經能夠保證魚兒母女生活無憂,何必再給她們增添負擔。
魚兒獨自帶著小魏言已經很辛苦了,又要看管造紙廠,已經夠累了,顏路希望她們能活得輕松自在,如果再給兩人添加負擔,豈不是顛倒了主次。
再說了,如果產業做大了,容易引人關注,別到時候再把羅網的人引來了,反而會擾亂她現在的生活。
魚兒看出顏路沒說實話,但兩人相處這么久,她很熟悉顏路的性格了,知道他是不想給自己添麻煩。
她想了想,最后說道:“我們現在的生活挺好的,錢也足夠用了,你好好讀書就是,若缺錢來找我就行了,又何必想著做什么生意。”
“我倒也不是想做生意……”
顏路有些無奈。
只是活字印刷準備得差不多了,總得有人來做,不然他這么長時間的努力豈不白費了。
罷了,回頭去問問小圣賢莊的同門們,那些人大多出身王公貴族,人脈很廣,相信有愿意做這個的。
顏路正準備回小圣賢莊,卻意外地在路上遇到了個熟人。
“老板,你看咱們都這么熟了,就賒我一壇吧,我又不是那種會賴賬的人。”
“去去去,看到這里寫的沒有,概不賒欠。再熟都沒用!”
遠遠的,顏路便看到韓非在一家酒莊面前,與掌柜的拉拉扯扯。
顏路走上前去,拍了拍韓非的肩膀。
“韓非師兄,你怎么說也是個韓國王族,怎么連一壇酒都不能買不起了?現在的王子都這么窮了?買東西還要賒賬?”
“顏路!”
韓非如同見了救星,對顏路的調侃毫不在意,急切道:“你來得正好,我下山買酒,到了這里卻發現錢囊不見了,你快快借我點錢。”
“借錢?沒有,告辭!”
顏路轉身就走。
“哎哎哎,別走呀!”
韓非忙拉住了他。
“你就借我點嘛,回到小圣賢莊我就還你!”
“沒有,告辭!”
“別呀,我給你利息可好?”
聞言,顏路停了下來。
“emmmm……那么,九出十三歸?”
“你……高利貸啊你!”
“不要算了,告辭!”
“別別別,我要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