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過年越來越近了,這段時間豆坊那邊也被牛奶奶的子孫兒媳們搜刮了幾遍,當然因為轉讓書的原因,所有跟做豆腐有關的東西他們都無權拿走,但是對于牛奶奶的積蓄和銀飾等,還是被他們在爭奪中分了個干干凈凈,甚至就連之前沐春生帶著女兒上門時送的兩斤白面都被二牛媳婦像寶貝一樣偷偷的藏到了衣服里給帶走了。
看著他們這個樣子沐筱玥很是無奈,等到所有人離開,這才轉頭對沐春生問道“爹,白面很金貴嗎?怎么二牛嬸子還要偷偷拿,像是怕其他人搶似的。”
對于女兒總會問出這些常識性問題沐春生早已經習慣了,一邊收拾著被他們翻亂的雜物一邊說道“這白米白面都是精糧,糧店里都要賣上十文一斤,這臨近過年更是價格瘋漲,昨天聽你娘說,店里的價牌都改成了十五文一斤了。這豆腐才值幾個錢,一塊豆腐一文錢,一板豆腐二十塊也才能買上一斤多的白面而已。”
沐春生這一解釋沐筱玥算是徹底懵了,她聽牛奶奶說過,一斤黃豆才不過兩文,能出四斤豆腐,沒想到這一斤白米白面竟然要這么貴。難怪之前牛奶奶寧可頓頓吃豆腐都不肯煮點面糊,還說是什么不喜歡吃,留著過年給孫子包餃子。感情竟是這精糧太貴的原因啊。
沐筱玥跟著沐春生收拾著被弄亂的房間,這幫人就像是日本鬼子進村一樣把幾個屋子都翻得亂七八糟的,不過那豆腐房那邊倒是都沒有人動,想必也是知道哪里肯定沒什么能用的東西吧。
“咚咚咚”門口處傳來了幾聲清脆的敲擊聲,沐筱玥和沐春生的目光幾乎同時轉向了聲音響起的方向。兩人收拾的起勁,不知道什么時候門口竟站了七八個人。而為首的一個中年女人看到自己敲門聲吸引了兩父女的注意,也滿臉堆笑的從門口擠了進來。
這個“擠”字用的一點不差,距沐筱玥的初步觀察,這女人應該也有四十多歲,身材肥胖差不多能有兩百多斤,看著她從那窄小的門里擠進來都讓人不由得心頭一緊,生怕她一不小心就能卡在里面,或者是帶著門框一起出來。
不過還好,女人胖雖胖,肉還挺有彈性,只見那身肥肉擠了擠勉強的也進來了,剩下的六七個人也跟著她一起走了進來。看著眼前的來人沐春生不由打趣道“呦這不是胖嫂嗎?你小心點我家門框,可別給我擠壞了。”
這話一出,身后的幾個人頓時哄堂大笑,被叫做胖嫂的婦女直接氣的白了一眼沐春生說道“門壞了你還能照顧照顧我家生意,正好你李哥閑著沒事,給你家門框擴大點不是更方便嗎。”
這胖嬸兒的老公是北邊這一片有名的木匠,平日里周圍鄰居的座椅板凳,家具柜子啥都是找他,前幾天沐春生還說過豆腐托盤要多做幾個,沒想到今天就主動找到這兒來了。
“行了行了,誰不知道你剛從娘家回來老李就兩天起不來炕,還出門給他拉生意了,我們可是找春生有事的,你別跟著添亂。”說話的人是街角賣餑餑的劉叔,這個人沐筱玥認識,因為李香蘭經常打發她去劉叔劉嬸的攤子那買雜糧餑餑,沐筱玥最喜歡吃他們賣的那個大餅,雖然粗糙,但是越嚼越香。
劉叔話一說完,就被胖嬸那大胖拳頭懟了一下,一個趔趄差點就著雪滑就摔了,胖嬸不以為意的白了一眼說道“你個老劉頭嘴上沒個把門的,這還有孩子在呢,再說就你找春生有事啊,那你以為我們這些人來是看熱鬧的?”
眼看著跑偏的話題總算回歸了正地兒,沐春生也趕忙問道“對啊,大家伙這大清早的都跑我這兒干啥,這牛嬸家的人剛剛搜羅了一圈,實在太亂,我們爺倆跟這收拾收拾也就回去了。”
胖嬸嘿嘿一笑這才說到“春生兄弟,這我也是剛聽說牛嬸去了的消息,咱望江縣就牛嬸一個做豆腐的,這老太太一走想吃個豆腐都成了難事兒。聽他們說你家筱玥跟這牛嬸學了些日子,這看你們盤了這店,是不是也有打算干豆腐坊啊?”
沐春生點了點頭,眾人都是眼前一亮,劉叔也急忙說道“春生,這往年啊家里過年都要備上些豆腐,可是這老嬸子走的突然,豆腐坊說停就停了,你們這打算什么時候開工?能不能緊著鄰居們過年,幫忙先做上幾板,也讓大家年夜飯上多道菜不是。”
聽著劉叔的話,周圍的幾人都是連連點頭,甚至還有人說家里的孫子吵著鬧著的要喝豆漿。
沐春生有些手足無措的看了看女兒,沐筱玥想了想直接來到了父親的身前說道“承蒙各位叔伯嬸子們的信的過,牛奶奶雖然去了,但是還留下了百十斤的豆子,這眼看就要過年了,我就辛苦些做上幾天,錢就免了,算是我的一點心意,大家吃了覺得好,年后開張就請多捧捧場,要是不好吃也多提點,我學的日子也不多,以后積極改正。”
聽到沐筱玥這么說眾人也是一陣道好,為了防止門框被擠壞,沐筱玥直接就將院里不常開的側門打開。
送走眾人,沐春生也是滿臉欣慰的站在女兒后頭,牛奶奶走了,確實留下了百十斤的豆子,因為轉讓書里說過,與豆坊有關的一切全部屬于沐家所有,這才避免了被牛家那群人一起帶走。
如今這沐筱玥走了一手好棋,因為實際學徒不過七八天而已,但是這免費贈送豆腐卻為他們未來開張鋪了堅實的路,夫妻二人對豆腐坊還需要磨合,真正實操的只有沐筱玥一人,如今也算是給了兩口子學習的機會,這樣過了年豆坊開業也能夠順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