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筆1號很憂傷,已經很久沒有人來使用它了,它感覺自己失去了價值。
“唉,真羨慕你們,還有心情曬太陽。”畫筆1號靠在角落的水桶里,望著躺在桌子上沐浴陽光的文具說。
“這么好的天氣,浪費了多可惜呀,你不來嗎?”鉛筆3號睬了眼畫筆1號,繼續閉上眼問。
“去哪里還不是一樣,反正都沒有人會注意我。”畫筆1號消極地說。
“想引起關注,首先你得讓人印象深刻。”鋼筆2號側著身體在做平板支撐。
“怎么說?”圓珠筆4號正曬著背,突然側過來問。
“比如經常制造驚喜,時刻表達關心,隨時給予幫助,那個人就會喜歡你、重視你,直到最后離不開你。”鋼筆2號又在做俯臥撐。
“原來如此,那具體該怎么做?”圓珠筆4號好像在問自己的問題。
“自己想!”鋼筆2號趴下來轉過頭去閉著眼說。
畫筆1號聽完,變得更加煩惱。
它很懷念開始的那段日子,和同伴們一起,每天都很快樂。
不像現在,只有自己被人遺忘。
蠟筆1號就這么待在角落,看著日升月落。
“唔,下雨了。”圓珠筆4號站到窗口。
“最近的雨水好像特別多。”水筆1號跟了過去。
“下吧,下吧,下吧,反正,淋不到,我身上。”鉛筆3號跳著五線譜上畫好的音符說。
“那個人這幾天都在學這個?”鉛筆1號斜架在筆盒上面看著底下的樂譜問。
“誰知道?也許又是心血來潮。”鉛筆3號輕輕給其中一個音符加了個尾巴。
“前段時間不是還在跳舞?…哎,變得可真快。”鉛筆1號嘆了口氣。
“這很正常,你早該習慣。”鋼筆2號躺在筆盒內部,向里面翻了個身。
“那個人總是這樣,真叫人難過。”圓珠筆4號失望地靠在玻璃上。
“至少那個人對我們都是這樣,想開點。”水筆1號拍了拍圓珠筆4號的背。
畫筆1號在角落里默默聽完,發覺原來它們也一樣,心里似乎好受了些,但轉念一想:“一樣又怎樣,我還是被忽略的那個。”,很快便又低落了下去。
“你又在做什么?”鉛筆1號疑惑地問。
只見鉛筆3號又在電腦鍵盤上蹦來蹦去。
“制造驚喜。”鉛筆3號頭也不回地說。
聽到“驚喜”二字,畫筆1號忽然一下來了精神,它彈起身湊近望向文具的位置。
“什么驚喜?”鉛筆1號接著問。
“一點意外。”鉛筆3號賣起關子。
“什么意外?”鉛筆1號繼續追問。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鉛筆3號不愿多談。
“那好吧。”鉛筆1號只能作罷。
“那個…我想向你請教…”畫筆1號忍不住開口了。
“你要問什么?”鉛筆1號以為是在問自己,轉身看過來。
“究竟,該怎么制造驚喜?”畫筆1號請教鉛筆3號。
“用心就好,對方會感受到。”鉛筆3號一邊專注在打字上,一邊輕描淡寫地回答。
看來,還是得自己去尋找答案。
“好的,謝謝…”畫筆1號識趣的沒有再問,繼續靠在水桶里,等待著暮去朝來。
“啊,啊秋——”鋼筆2號打了個噴嚏,它被脫掉蓋子以后,在桌子上躺了很久。
“你還好吧?看起來你著涼了。”圓珠筆4號站在筆筒里關切地說道。
“沒事,死不了。”鋼筆2號說完吸了吸鼻子。
“當然死不了,你是鋼筆——”鉛筆3號靠在筆筒里打趣道。
“那倒不一定,都說真金不怕火煉,它又不是金子,哪有那么結實。”水筆2號從筆盒里跳起來說道。
“可你別忘了,還有一句話叫做百煉方能成好鋼,再怎么說,它也是經過鍛煉的,這一點考驗它還經得起。”鉛筆3號也說的有理有據。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再這么下去,它一定會感冒的。”圓珠筆4號有些著急。
“有什么辦法?那個人隨時會回來,它只能那么裸著。”鉛筆1號躺在筆盒里一動不動地說道。
“唉,真是可憐。”鋼筆1號被插在筆架上,同情地望著鋼筆2號說。
“但愿那個人能快點回來。”圓珠筆4號為鋼筆2號祈禱。
“有人關心真好。”畫筆1號在一旁暗自羨慕。
從開始到現在,已記不清過了多少個日子,畫筆1號還是沒有再被那個人拿起來過,相比之下,那些文具就要幸福許多。
某天,門外忽然傳來一陣美妙的音樂。
“這是什么聲音?真好聽。”圓珠筆4號躺在桌子上一臉陶醉。
“這是鋼琴聲。奇怪…”鉛筆3號在一旁說道。
“鋼琴?那是什么?”圓珠筆4號第一次聽說。
“就是一種樂器,”說著,鉛筆3號看到圓珠筆4號還是一副不解的表情,立刻又補充道:“就是一種能用手指彈奏,就能發出好聽的聲音,具有魔力的東西。”
“真是神奇!那你剛才在奇怪什么?”圓珠筆4號想到鉛筆之前的反應,不禁好奇地問。
“沒什么。”鉛筆3號欲言又止。
“那個人什么時候開始學會了這個?”鋼筆2號滾過來說。
“可能是那段時間…管它呢!”鉛筆3號似乎有些不高興。
“出什么事了嗎?”圓珠筆4號悄悄地問鋼筆2號。
“不知道,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鋼筆2號不加掩飾地說。
“這彈的是不是那個譜子上的?…”鉛筆1號好像聽出了點什么。
“什么譜子?”圓珠筆4號不知道這件事。
“就是上次…”鉛筆1號說話吞吞吐吐的。
“上次?什么時候?”圓珠筆4號想問清楚。
“呃…可能是我記錯了,呵呵…”鉛筆1號怕惹怒了鉛筆3號,不敢說實話。
“搞什么?!這么不靠譜…”圓珠筆4號埋怨道。
“鋼琴?那個人又有了新的東西…”畫筆1號心想,它再次陷入了負面情緒,它不明白究竟還要等待多久,聽夠多少,那一天才能到來,自己才能走出困境。
“或許,這就是那個人對我的考驗吧。”畫筆1號真的很想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