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讓人不放心?
肖遠東懵了,何清兒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是看起來花心的意思嗎?
肖遠東突然感到自己有點冤枉。
帥是自己的錯嗎?
帥就能代表這個人花心嗎?
不過,不得不說,何清兒除了這點,看人還是蠻準的。
“既然答應別人了,那我自然不會敷衍了事。”
肖遠東不明白何清兒為什么在這個時候說這件事,回道:“我明白一個學生現在最重要的是什么,只不過沒辦法,我有我的野心,比如,大學一畢業,就讓你當老板娘。”
何清兒:“……”
何清兒雖然知道蘇江四狗創辦“四只小狗”的事,但無論是海產運輸還是準備承包學校超市的事,肖遠東都沒有告訴她。
他在擔心,要是何清兒認為自己是有個名利心很重的人怎么辦?
但肖遠東自己也明白,依照自己對何清兒的了解,她絕不會這么想。
總之,肖遠東還是決定,等一切都安定下來,再一五一十的告訴對方自己的一切,當然,除了自己重生這件事。
……
第二天一早,肖遠東起了個大早,何清兒早上沒有課,兩人便再一次來到了辯論賽會館。
不過,這次,肖遠東和何清兒并沒有進會場,而是去了袁心蕊所在的調度室。
一進屋,肖遠東看著袁心蕊正指揮著眾人調控燈光,正是忙碌的時候。
不便打擾,肖遠東便和何清兒隨意找了個空座。
調度室在會場三樓,能俯瞰整個舞臺,就觀賞性來說,雖然有點遠,但也不失為一個完美的觀看位置。
袁心蕊注意到肖遠東兩人的時候,已經離辯論賽開始沒幾分鐘了,兩人簡單的打了個招呼,便不再多多言語,反而專心在了比賽的進程當中。
“今天是那兩所大學的比賽?”何清兒伏在肖遠東耳邊悄悄的問道。
“燕京大學和南大的。”肖遠東如實回道。
這也是肖遠東為什么一定要來看這場辯論的原因,燕京大學辯論隊是每年比賽的常客,一直以來也都是冠軍的熱門人選,南大雖然往年成績不好,但兩所大學,蘇大至今都還沒有遇到,作為蘇大辯論隊的幕后“黑手”,肖遠東確實需要觀察一下兩所大學的實力。
隨著裁判將辯題抽出,決定正反雙方之后。
燕京大學辯論隊抽到了“相比發展經濟,我們更需要關注保護環境。”
而南大的辯論隊則是反方,辯論題目為:相比保護環境,我們更需要關注發展經濟。
肖遠東聽到辯題,翹起二郎腿,摸索起了下巴。
燕大和南大抽到的這個辯題,一直以來,也是無數文人騷客不斷爭論的主題。
“你有什么想法嗎?”
肖遠東想的入迷,不知什么時候袁心蕊突然出現在了自己的另一邊。
“沒什么特別的,我在筆記本里也寫到過,這個題目其實關注的并不是兩者的優先級,辯論的勝負,其實主要還是在兩邊誰找的例子和論點更能站得住腳。”
“只要不失誤,勝負很難說。”
袁心蕊是最早看到肖遠東筆記本的人,自然知道關于這個題目,肖遠東的主攻方向是什么。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看似兩者毫無關聯,但若是關心全球氣候變化和多數發達國家的成長史,就能明白,這兩者,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比如英國。
二次工業革命后,英國的輕工業發展極為迅速,尤其在船舶和手工業的發展上,大量的機器代替手工業,影響可不光只有勞動力的銳減,更多的還是對環境的破壞!
樹林的大面積砍伐,河水的污染,再加上手工業的衰落,致使人民怨聲載道,而其中最出名的還屬于1952年的黑色星期五事件。
其實不光是英國,還有1930年的比利時馬斯河谷霧霾事件,1943年美國洛杉磯光化學霧霾事件,以及1948年美國多諾拉霧霾事件。
作為反方,南大辯論隊完全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再細致分析,由大入簡,層層剝離。
至于燕大,想要獲勝的方法也是如出一轍。
旨在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就好了。
比如冰川消融,比如紅色冰川,再比如霧霾對人體的影響。
無一不是切入點。
但環境和經濟的關系,更深層次還可以引申,那便是作為“家”,我們更需要優先注重那一邊。
鄧爺爺曾經就說過,優先發展經濟,環境以后保護。
如是連鄧爺爺都這么說了,那肯定注重的就不光是這些淺表的東西。
經濟的發展直接關系的是國家的綜合實力,是一個強國最重要,也幾乎是唯一指針。
作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環境毋庸置疑是最好的吧,但相比起美國,為什么沒多少人青睞呢?
很簡單,還是國力,經濟支撐起來的國力。
不過,這些對于話泡在書堆里的學生而言,言之過早,現在兩隊的勝負,也就僅此而已了。
依照肖遠東自己的看法而言,這種題目其實有些偏重于反方,也就是南大這邊。
不過,燕京大學辯論隊作為已經蟬聯第一好幾年的辯論強隊,雖然起步就出于弱勢,但也不是不能辯論。
“現在出現的題目,以后比賽是不是就不會出現了?”肖遠東突然想到了什么。
袁心蕊點了點頭,“沒錯,為了避免重復題目出現重復論點,這樣會大大減少觀眾的觀賞效果,當然,也是為了讓各個學校的辯論隊涉獵的題目更廣一些。”
袁心蕊說完,肖遠東突然放心了不少。
因為肖遠東覺得,這個題目相對于大學生來說,著實有些難了,現在燕大和南大將題抽走,那后面的比賽題目,蘇大的四個人,不僅可以重點關注,但還提前豐富一下正反雙方的論點。
比賽接近了尾聲,在銅鑼甕聲響起,勝利的一方毫不意外,是燕京大學辯論隊的四人。
“你覺得兩邊的實力怎么樣?”袁心蕊盯著舞臺問道。
“南大這四個人太拘謹了,也看的出,他們有些緊張,好幾次說話都斷斷續續,磕磕絆絆的,這是辯論的大忌,就論點而言,中規中矩吧。”